黎小玉
(仁懷市二合學校,貴州 仁懷 564500)
引言:有效的課堂提問一直以來都是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在語文閱讀課堂的組織過程中,合理的展開提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當前受制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提問的時候,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何針對這些問題做出有效的應對,這也是今后語文閱讀課堂優(yōu)化的必要選擇。
所謂的有效提問就是指教師在對教材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上進行點撥和引導,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來有效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問題是一切思維的源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語文閱讀課程中,學生只有產(chǎn)生了問題意識,才能夠延伸出解決問題的沖動和欲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教師之所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也告訴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展開引導。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把握教學節(jié)奏、控制學生學習進度等方面,努力將課堂教學控制在預設的框架之內(nèi)。這一特點在語文閱讀課堂的提問過程中,則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往往設置一些具有明確導向的問題去引導學生的思考。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思路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其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勢必受到了嚴重的束縛。除此之外一些教師過分地追求標準化的答案,將有效提問視為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答案的過程??傮w而言,在錯誤的教學觀念引導下,教學的有效性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實際需求加以把握,也是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方式。在閱讀課程的開展中,很多學生都會反映教師在表述問題方面不夠清晰,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難以理解,更無法針對教師的提問去做出有效的回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教師語言組織藝術(shù)的缺失,僅僅是根據(jù)自己的語言習慣去表述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和實際需求。
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其在閱讀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別樣的感受。同樣每一個學生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quán)利。所以教師的有效提問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闡述自己想法的機會。只有讓不同的靈感在交流中碰撞,才能激發(fā)出更多的火花。在面對教師的提問時,一些學生也會滋生出畏難情緒,這也是很正常的反映。為此也要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毓膭?,引導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有效提問的預期和目的。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認知情況都會有所不同,針對這一實際問題,教師在問題設計的時候也需要做出調(diào)整。首先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明確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實際水平。而后根據(jù)學生們閱讀水平上的差異去設計相關(guān)的問題。在問題難度的選擇上,不能過高,否則會讓學生望而卻步。也不能太過簡單,這樣難以讓學生體會到挑戰(zhàn)的樂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難度的問題,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積極地參與到課堂閱讀中。
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也在不斷地加深。作為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起疑、釋疑的過程中逐步地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要注重豐富學生的主觀性體驗。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為此在組織問題的時候,教師也樂意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提出屬于自己的問題。而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先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對于討論之后依舊難以解決的問題,再進行匯總并尋求老師的幫助。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針對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做出有效的應對,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間的交流。
結(jié)語: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效提問則是引導學生邁開步伐走上階梯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此為基礎,首先就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有效提問的問題進行討論,隨后結(jié)合教學實際,從面向全體學生提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及鼓勵學生發(fā)問三個角度,就課堂有效提問的優(yōu)化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今后閱讀課堂的升級做出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