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眾
(遼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4)
要將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一代人才,班導生也會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每一個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能否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每一位高職院校的學生都需要將個人的努力和教育引導有效地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出新的教學思路。本文從幾個方面具體分析班導生在高職院校班級中的作用。
所謂“班導生”指的就是能夠在班級內(nèi)部領(lǐng)導學生的人員。輔導員將會從上一級的學生中選擇出品學兼優(yōu)和能力強的學生,并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班導生能夠真正實現(xiàn)學生教學生[1]。他們不僅和新生年齡相仿,而且能夠更好地了解新生本人的思想動態(tài)。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生學習過程中。
告別高中的生活,一部分學生考上了大學,另外一部分學生進入了高職院校。這些學生在面對新環(huán)境時充滿了不適應的感覺。如果不加以引導非常容易出現(xiàn)彷徨、猶豫、焦慮和失望的情緒,也會在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方面有很多障礙。
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都屬于獨生子女,因為遠離了父母,所以會有諸多不適應之處。在家時,父母會給予其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在學習開始的階段,他們也往往會對生活缺乏必要的信心。很多學生由于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所以經(jīng)常會感覺不適應。
高職院校的教育和高中教育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讓理論更好地聯(lián)系實際,并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豐富[2]。很多高職院校內(nèi)部也不存在期中考試,大一新生就會不知道真正學習的內(nèi)容。
多數(shù)高職院校學生的年齡都不太大,人生閱歷也較淺,所以也就不會直接處理人際關(guān)系。在和不同地域內(nèi)部的學生進行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一般都沒有辦法適應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所以,在實際相處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鬧矛盾的現(xiàn)象。
由于各大高校招生錄取的人數(shù)逐步增多,所以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面臨著重重挑戰(zhàn)。高職院校學生繁雜的事物經(jīng)常會讓輔導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多余的事情。因此,班導生制度也就彌補了這些工作的缺失,班導生也確實能夠讓輔導員從高強度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方便輔導員做好后續(xù)學生工作。
正因為“班導生”和新生并不存在年齡差異,相互之間也更加容易溝通和交流。又因為“班導生”原本并沒有教師的威嚴,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更加愿意和他們進行交流?!鞍鄬钡难孕型@得更加有說服力。不僅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本人的思想動態(tài),也能夠更好地反映內(nèi)在的問題。所以容易成為老師和新生中間的一種紐帶。
正因為多數(shù)“班導生”都是剛剛進入到學校內(nèi)部,同學之間并不熟悉,所以班級非常容易出現(xiàn)分散的局面[3]?!鞍鄬眲t能夠更好地將整個班級更好地凝聚在一起。正因為每一位“班導生”都屬于學生的師哥和師姐,所以可以和新生打成一片。當他們帶領(lǐng)新生開展一些有特色的活動之后,就可以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多數(shù)班導生會將一些不好的習慣傳遞給新學生。在向高職學生介紹課程時,會將自己認為一些重要的課程傳遞給學生,難免會帶有一些個人主觀思想。最終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誤導。
多數(shù)班導生屬于輔導員老師的助手,但是多數(shù)班導生并不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經(jīng)常采用強硬的態(tài)度去讓他們做一些事情,所以就會讓學生顯得非常反感。甚至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
不同班導生之間的工作難度有所不同。但是多數(shù)班導生在課外也有屬于自己的課程,不同班導生的時間安排也不同,所以沒有辦法直接進行量化比較。最終就很容易挫傷班導生的工作積極性。
大家可以以公平公開的原則來完善選拔制度。這樣才能夠真正選拔出一批具有高素質(zhì)的班導生。這些班導生不僅有著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更具備著一定的工作能力。一般可以采用自薦和測評的方式來選擇班導生。只有在較好的選拔制度下,才能夠選出高質(zhì)量的班導干部。
可以全方位加強對班導生的培訓,從而讓他們能夠被老師和同學信任。他們往往能夠在工作中更好地鍛煉和提高自己。通常而言,只有加強崗前培訓才能夠讓班導生更好地明確工作的職責,并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好地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新同學的輔導。
先可以對班導生的工作進行定量評價,之后再對真正認真負責的班導生進行表彰。如果真正遇到了工作不認真的班導生,大家則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批評。
只有優(yōu)秀的學生才能夠成為班導生。平時一定要通過加強對班導生的培訓,才能夠更好地增強班導生本人的素質(zhì)。班導生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加強鍛煉。這樣不僅能夠讓班導生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甚至還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責任感。多數(shù)班導生非常容易采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工作,這樣才能夠產(chǎn)生好的工作效果。于是班導生才會更好地輔導學生。
正因為廣大班導生都是從干部中被選拔出來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和對待生活的素質(zhì)將會影響著高職新生[4]。甚至在之后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通過讓學生管理學生,就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和意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就會更好。好的班導生實際就是一種好的榜樣,能夠激勵著學生不斷地前進。
班導生和學生在年齡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之間也不存在諸多代溝,彼此之間也會更加容易交流。另外,正是因為班導生沒有教師的身份和威嚴,所以總是以高年級學長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學生之間的地位是對等的。所以,過來人的說法往往顯得非常有說服力,班導生也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學生的管理工作也有著更強的實效性。從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也就會更強。
“班導生”的制度往往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其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會影響著高職學生。另外,他們實際也會通過言傳身教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本身的組織能力和策劃能力也會更好地被提高。最終才能夠促進班導生更好地發(fā)展。
班導生確實能夠在培養(yǎng)和管理大一新生的過程中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素質(zhì),還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優(yōu)勢人才。班導生的存在也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最終讓整個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的風氣。另外,正因為班導生制度是對輔導員工作的一種有益的補充。只有不斷地加強對班導生的培訓和管理,才能夠讓班導生制度在高校管理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