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嫻平
吉安縣第三中學,江西吉安343100
當前的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作為受教育的群體,他所接收到的不應只是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在知識當中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對于學生的計算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學生在進行上機操作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行創(chuàng)新,那么會導致整個學習過程的僵硬化,僅為學生學習知識而教學。如果教師僅僅只是為了迎合考試,而不是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來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只是迎合了現(xiàn)在存在很多弊端的應試教育,這只會讓教學效果越來越退化。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學生很難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心理,由于計算機學科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缺乏很大的趣味性,這就導致學生更不愿意接觸計算機[1]。
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接受學習知識進行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輸送計算機知識的主體是教師。由于教師跟學生所處的階段不同,因此經(jīng)歷也不同。教師能夠一眼看出來的問題,學生并不一定能理解。有些簡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次講解讓學生理解透徹,但對于一些需要思考才能講明白的難題,總會存在一部分學生不理解且不愿意去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關于excel 這一部分中的相關計算公式時,由于公式較長進而顯得很復雜,這就導致學生不愿意進行接觸,且很多公式的來源推導過程較為復雜,學生即便課上做好了筆記課下也不會去鞏固,這對于計算機的學習而言并不有利[2]。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興趣是學生融入到學習里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取互動教學,讓學生在課上感受到輕快的上課氛圍;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計算機教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計算機的探討,可以幫助學生打開自己的視野。教師可以借鑒網(wǎng)上優(yōu)質(zhì)的將計算機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探究學習的資源,也可以線上線下互相結合,將這一門課程更好地提供給學生,從各個方面來達到兩者相結合的目的。中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時需要很強的引導,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依賴性和主見性都很強,如果教師敷衍了事,學生提不起對計算機的興趣,自然也無法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對中學生存在的特點以及他們喜歡的內(nèi)容進行探索,找到最適合他們的學習計算機的方式[3]。
首先,教師要先從備課出發(fā),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備課方案;其次,上課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帶動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參與到計算機學習的討論中并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當中感受到興趣,繼而在課下主動進行計算機的訓練,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比賽來增加學生對計算機的好感,并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更多的學習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訓練,計算機的學習離不開長久的訓練,只有不斷堅持訓練才有可能提高計算機水平。教師在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后,最后要進行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這個過程可能會稍顯枯燥,但只要越過這個階段,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就會有所提高。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主體,要在學生心理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帶領,如果有學生碰到困難堅持不下去,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勇往直前。最后,學生克服掉心理上的難題之后,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黾佑嬎銠C教學的難度,計算機是一個復雜且龐大的知識系統(tǒng),其里面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探索,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如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解決難題的喜悅,也能夠鍛煉到自己的創(chuàng)新水平,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要想學好計算機,不僅需要教師將知識與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帶動學生進行計算機的學習。還需要教師時刻注意學生的變向,不斷地與時俱進,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并創(chuàng)新計算機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符合當前教育背景,另一方面也是對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需要廣大計算機教師以及中學生引起重視,為了學生更好的提高計算機水平,需要廣大師生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