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杰
(河北省順平縣蒲上鄉(xiāng)辛莊學區(qū),河北 順平 07225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獲得更高的英語能力和素質,使他們適應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教師應該從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通過英語課堂的學習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隨著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精心設計下的英語課堂展現(xiàn)學生的活力,激活他們的積極思維,使英語教學獲得實效。
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小學英語課的主要內容,要構建高效課堂,可以從教學方法的改進入手,強化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受年齡特點的影響,小學生具有好奇心旺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和被新鮮事物吸引的特點,對語言學習的把握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教師要找到適合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如采取游戲教學法等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還可以組織學生將教材中的內容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來。例如,教師在向學生介紹“Christmas Day”(圣誕節(jié))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模擬圣誕節(jié)的場景,請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圣誕老人”、“馴鹿”、“圣誕樹”等角色。此外,教師還要學會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英語課堂增添魅力,使課堂充滿趣味,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同時,借助多媒體播放圣誕歌和一些圖像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英語學習,幫助學生理解“Christmas Day”的有關內容,并加深印象。這遠比教師枯燥的講述有意思得多,不僅可以營造出一種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創(chuàng)造條件。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要實現(xiàn)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問題,有效掌握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容。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有明確的學習和探究目的,在積極的思考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問題的創(chuàng)設要巧妙,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使他們主動思考、分析,運用已有的英語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結合聽說讀寫各個方面,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問題教學中,教師除了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外,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通過認真探究教材內容,自己提出問題,并通過仔細分析解決這個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是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通過積極探究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知識,掌握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新興的教育技術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例如多媒體等教育設施的運用,能夠進一步增強信息的強度,充分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素質的發(fā)展,增強其多種感官的運用力?,F(xiàn)代教育技術豐富了英語教學的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教學的需要,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僅能營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提高其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在學習in,on,under,behind等一些方位名詞時,教師只用口頭表達是很難表述清楚的,若是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展示,就會變得形象很多。此外,前面已經(jīng)提到課前活躍氣氛所采用的一些音頻都需要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現(xiàn)出來,在背景音樂中引入相關內容的學習、在英文視頻中感悟西方的文化,這能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些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材料會將學生帶入一個更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
從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都習慣一起上學,一起玩游戲,一起寫作業(yè)等。這就說明小學生天生就有一種喜歡團體一起的特性,其實在學習中也是如此。很多時候,老師給學生講解學生不一定聽得懂,但是學生給學生講解,則很容易聽懂,這是因為同學之間的語言溝通交流比老師與學生之間更為親近和更容易理解。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學習中,難免有學得好的學生,也有學得不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當?shù)男〗M,每個小組中都有不同英語學習層次的學生,老師把幾個學生放在一起學習互幫互助,很多時候比老師單獨教學效率高很多。為了方便考慮,老師還可以實行同桌互幫互助的制度,這樣既方便學生隨時交流互相學習幫助,又有利于學生共同提高。英語老師在合作學習中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要引導學生往正確的學習方向前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合作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還可以實行一定的額獎懲制度,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到: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xiàn)出的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等為主要依據(jù)。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由于能力、興趣、學習方式的差異,他們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會有所不同。而且由于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的特點,往往不少有潛力的學生或朦朧狀態(tài)或由于種種原因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對學生的層次單純地以學習成績機械分類是不合理的。教師應以學生進行全面的動態(tài)的考察來決定學生所處的層次,就像在給學生的作業(yè)打分時,不能一味地看學生作業(yè)的好壞,而應根據(jù)其進步與否來正確看待。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及時褒揚,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對學生都能產(chǎn)生強大的激勵作用,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使教師評價、自評、互評相結合,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激發(fā)他們認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英語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