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忠敏
漢字博大精深,可以說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就是以識字寫字教學為主,這個階段的孩子尚處于萌芽階段,語文老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建立對音、形、義的概念,從而完成獨立認字寫字的目標。雖然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為主,但是也不是簡單地把單個漢字教授給學生,而是要讓他們掌握漢字的構成基本要素,引導學生去認識漢字并書寫漢字。很多老師也對如何更好地進行識字寫字進行了探究,本文也對此展開了分析。
小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2年級為第一階段,3~4年級為第二階段,5~6年級為第三階段。三個階段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都不一樣,知識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也是遞進式增長。針對第一階段,也就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還需要掌握800個漢字的書寫,占到了小學階段識字總數的一半以上,所以這個階段的識字寫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不僅為后面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也是養(yǎng)成良好寫字習慣的關鍵時期。
很多學生在入學前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書本的第一單元基本上是以象形字為主,象形字的突出特點就是直觀有趣,直接從實際物體演變而來,就算是沒有基礎的學生也是能夠很快認識。老師要運用好象形字的特點,開展有趣的教學。比如在學習“鳥、山、火”這樣的象形字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準備一些漢字演變的小動畫,將漢字演變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象形字的含義,也可以在動畫中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趣味性,這樣也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展示完動畫之后,老師可以準備幾幅和象形漢字字形很像的圖畫,一座山,一塊田等等,讓學生用彩筆描繪的形式,找出圖畫里藏著的漢字。
課堂教學之后,老師還要布置一些任務去鞏固教學成果,將當天學到的漢字規(guī)范地寫在田字格上,然后讓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象形字,比如店鋪的招牌,或者廣告標語,一方面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趣味性,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掌握了漢字的讀音和字形以及規(guī)范書寫的方法。除了象形字可以進行歸類識字外,形聲字以及偏旁部首都利用運用這個方法,老師還可以編寫幾個順口溜和小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個體差異比較大,有些孩子在入學前就有了一定的識字量,而有些孩子在入學前沒有任何的識字基礎,這也會導致同樣的課堂教學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效果,而且每個學生上課的專注程度以及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別,這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所以這也要求老師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既不影響理解能力好的學生的發(fā)展,也不會讓理解能力弱的孩子落下太多。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就應該進行分層設計,基礎教學為主,但是也要設置一個拓展版塊,引導學生的發(fā)展。比如在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課文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孩子們認識“船、的、里、星、看”等漢字,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老師要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梢越Y合漢字本身,進行動作模擬,比如“看”這個漢字,老師可以用手搭在額頭上方模擬看這個動作,還可以編一些字謎,讓學生來猜,然后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漢字之后再進行拓展,將課文里的疊詞組合“小小的船、藍藍的天空”等詞組進行交換搭配,讓學生自己思考這些疊詞還可以和哪些已經學習過的漢字詞語進行組合。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并指定每組的小老師,輔助組內的同學完成識字和寫字目標,對于不規(guī)范的筆畫順序進行糾正和講解。一方面可以幫助識字量比較多的同學鞏固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識字量少的同學的學習,老師再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老師也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針對識字量比較少的學生,要多給予幫助,也可以和家長進行溝通,多開展親子閱讀,增加學生的識字量,而且在學生進步的時候要給予鼓勵,增強這些學生的學習信心,將班上學生之間的差異化盡量縮小。批改作業(yè)的時候,也要對書寫不規(guī)范的學生進行指導,可以將正確的書寫步驟標注在旁邊,針對那些改正比較困難的學生要多溝通,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低年級的小學識字寫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個體差異比較大,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首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然后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開展多樣且有趣的課堂教學,增加學習漢字的趣味性,其次要關注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和輔導,最后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