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麗
(長春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小學,吉林 長春 130031)
任何一種教學方式的革新與實踐,本質上都是在教學改革更高效的前提下應運而生的,翻轉課堂就在這種需求下,不斷被一線教師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和教師培訓中,尤其是對教師審辨思維的培養(yǎng)上,更是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翻轉課堂是一種對傳統(tǒng)教學的顛覆。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中起著主導的作用,而在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倡導讓學生通過提前完成老師發(fā)布的跟教學有關的微視頻或者是學習資料,自己先獨立自學,產(chǎn)生思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交流討論,為學生答疑解惑,在交流與討論中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并將知識點吸收內化,尤其是較為難理解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背后的含義實質上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予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獨立學習內化的方式,并結合教師的講授,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與機會。
在翻轉課堂中改變了由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的方式,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備課中對于知識點由被動的接受與認知改變?yōu)橛嗅槍π缘膶W習,尤其是對于學科知識的表層化接受,很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游離在學科的本質教學與知識的內核伸展之外,對自己所教的學科缺乏深度的認知與理解,還有與實際教學內容之間的應有的深度認識不足。原因如下:
(一)教師將自己所講授的知識用過于簡單的符號化形式去理解,沒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其中的知識結構,尤其是邏輯層次與思維方法的研究,導致教學往往停留在淺層與表層教學中。
(二)中小學一線教師對于考試成績的追求,往往把基礎教學作為教學的核心任務,用基本的方法,基本價值與基本的教學經(jīng)驗做基礎,導致在教學中有一種排外性。
(三)由于在教學中很少能意識到知識的涉獵范圍之廣,不僅有重點、難點還有概念、經(jīng)驗、方法與價值的影響作用,這樣的固有結構明顯會影響對學科基本教學知識的把握,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存在粗淺的現(xiàn)象,這是我們在引導教師備課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核心素養(yǎng)的中國表達》一書作者成尚榮先生認為學科的本質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學科的本質屬性,學科的核心任務還有學科的特殊方式,這幾種模式相輔相成,是用學科所特有的所包含的精神和文化來塑造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其中就涉及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最應該關注的就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度,激發(fā)學生對學科內容學習的熱愛,喚醒學生對于學科學習現(xiàn)象及過程問題的意識與角度,還有學科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在教師培訓中,各位教師應過多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養(yǎng)成,這種個性化來自學科的獨特功能和任務,還有學科知識背后的文化精神和底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把對翻轉課堂的認識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真正落實到自己教學的落腳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教學服務于學科的特定需要與學科的精神。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翻轉學習中有效的教研活動,其實是教師本身對所教授的教材鉆研得很透徹與清晰,只有為師者在教學中把教材和教學內容鉆研得足夠深與足夠透徹,才能在教學時做到游刃有余。以語文老師為例,在語文教學方式和方法改來改去的過程中,在教法和放學方式不斷革新的背景下,老師最應該做的就是不斷地在鉆研教材上下深功夫,這樣才不至于出現(xiàn)教授了很多年的老師卻處于淺層的低水平狀態(tài)。例如老師對一篇反復教授過的課文,無論教了多少年的書,對課文的內容依然沒有自己的鉆研與思考,只是把自己的教學停留在簡單重復的教學參考書上,那就是對教學的重復與無知。身為教師,在集體備課中一定要讓老師們意識到自己在研讀教材的時候,要深讀教材,細讀教材,通過反復的鉆研琢磨教材背后所蘊含的深意與內涵,解讀出自己的智慧與個性化的理解,只有教師把教材鉆研深刻,感悟透徹,所以學生的學習活動才能達到翻轉,對學生能力才能有提升。
美國優(yōu)秀教師格蕾塔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一定要我說教學有什么訣竅的話,那就是問題。身為一名老師,當老師能不間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得到回答的時候,那就是接近理想的教學目標了。每個孩子天生都具備好奇心,還有對知識的渴求與探究,老師在教學中最為應該關注的就是學生這方面的需要。
(一)學生作業(yè)的處理
在翻轉課堂中,作業(yè)的布置涉及記憶性的考察,主要指簡單機械的背誦和歷史內容的復述,還有對知識拓展的延伸。課堂中的問題和自學的問題是思維的引擎,教師要在課堂中讓學生的思維發(fā)生,就是在圍繞著問題展開的。通過問題教學與思維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辨式思維,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經(jīng)過自己獨立思考而獲得的思想的延伸,讓學生不盲從、不依賴,在尊重客觀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不懈質疑的品質,還有面對復雜情況的耐心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審辨式思維,最重要的是也要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意識到很多問題的復雜性,即使對待不同的觀點,也要保持和平的心態(tài)。教師的觀念也是進行翻轉課堂培訓的一大障礙。很多教師由于能力上的局限性,對很多的新事物不想也不愿嘗試,由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繼續(xù)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對于課堂的知識也持有局限性,更不存在有提出質疑與審辨式思維的能力。其實翻轉培訓所要給予老師與課堂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面對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并且把問題及時的處理,以及完美的解決,這樣教師在課堂中的駕馭能力與掌控課堂的能力也會逐步提升。
(二)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由于翻轉課堂需要教師提前錄制視頻,微課或其他的方式,這里面很多都需要應用到信息技術手段,因此很多教師覺得麻煩,浪費時間,尤其是這種教學視頻的制作有局限性,還有時代性,很難傳承下去,也很難做到所有教師可以共用一個視頻,因此,對教師備課的內容與時長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課堂中應用到了翻轉課堂的內容,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而且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翻轉課堂中真正的學習活動主人事學生,因此在課前學生需要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提前老師錄制講解的視頻,并且在閱讀時翻轉課堂的實施依賴于信息技術,教學視頻的制作、觀看都離不開網(wǎng)絡設備的支持。但實際上很多學校在這方面資源仍是缺乏,無法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信息技術硬件設備。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家庭受經(jīng)濟水平所限,也無法給孩子配備所需的學習工具,這就導致這些學生跟不上學習的步伐。
(三)師生交流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但對于一些性格有些內向脆弱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與挑戰(zhàn),很多孩子不敢嘗試,越來越不積極,越來越膽怯與懼怕。長此以往,會導致教學中的兩極分化嚴重,優(yōu)秀的孩子對于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完全具備自學的能力還有學習的內驅力,但是對于那些自主學習性差,缺乏自律的孩子,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孩子,會使這些孩子對于學生失去興趣,最終導致教學的失敗。這也是在教學中必須考量到的問題,而且很多家長也存在著質疑,對于網(wǎng)絡游戲的抵觸,讓很多家長不想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chǎn)品,擔心電子產(chǎn)品的負面影響。
(四)適當?shù)脑u價方法
翻轉課堂涉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自學能力、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傳統(tǒng)的以分數(shù)高低為主的定量評價體系顯然是不適合的。雖然目前我國的教學評價體系中也一直強調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但現(xiàn)實中很少完全落實,而翻轉課堂中,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變化尤其要引起關注。所以,實施翻轉課堂,就必須對現(xiàn)有評價方式進行改變。
總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教師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要想實施好翻轉課堂,發(fā)揮其效果,會面臨諸多的挑戰(zhàn)。因此,對于新的理念或者技術的出現(xiàn),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或是持懷疑或是觀望的保守態(tài)度。翻轉課堂,真的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它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與實際解決應對問題的能力,而且會啟發(fā)教師與學生的審辨式思維,引導教師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在問題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