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競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一門課程一般是有對應的學科和基礎理論的研究。課程與學科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源與流的關系。我比較了現(xiàn)有的幾門課程,其他4 門課程都有相應的學科支撐,基礎理論研究都比較深入而扎實,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比如“馬原”課程涵蓋了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兩個學科。可以閱讀的經典文獻真可謂是汗牛充棟,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資本論》原著,《反杜林論》《哥達綱領批判》,恩格斯寫的《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等文章,對于提升學術水平和教學效果起到莫大的作用?!懊拧闭n程可以和黨史結合起來,甚至可以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斗爭經驗結合起來,理論上是非常成熟的,歷史材料豐富,所以資源的獲得比較容易而且有保障。這些都是開展教學的有利條件。在文獻上,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相應圖書作為補充,還有其他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選集”和“回憶錄”,其中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胡喬木寫的一本書,填補了黨史上的很多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其他兩門課程在理論上和文獻上都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在此我就存而不論。
“形勢與政策”課程由于存在“學科支撐”和“基礎理論”這兩大缺陷,導致教學或多或少存在隨意性大,教學內容零碎化、表面化、改動大、邊界不明確、理論積累差、科學性差等問題。這給教師增加了很多難度。教師要搜集很多新聞資訊,時事熱點,各種新聞評論,搜集政策文件和相應的輔導材料,備課量極大。在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上,由于沒有成熟的教材體系和完整的知識結構,所以就沒有精確和合適的評價標準,在教師的職業(yè)能力提升和課程質量的改進上帶來了負面影響。
目前,形勢與政策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程,應該獲得與其他課程平等的教學資源,但許多學校形勢與政策課程在硬件設施套建設方面尚未完全達到課程開設標準。大多數高校忽視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規(guī)范化建設,沒有劃撥專項的資金購進關于形勢與政策教育方面的圖書,圖書資源相對缺乏;在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的學術能力方面,許多高校往往缺乏對教師培訓經費的資助,忽略青年教師參加形勢與政策教學培訓的重要性;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團隊建設方面,因為這門課程 的授課教師大多數是來自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老師,所以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高校缺乏建立選拔具有學科專業(yè)背景的形勢與政策課程專任教師的選聘機制,專職教師人才流失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教學管理科學化是“形勢與政策課程”規(guī)范化建設的必要保障。運用科學的現(xiàn)代管理學原理,遵循“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管理理念,完善形勢與政策教育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課程教育管理模式,實現(xiàn)高效的管理過程,建立管理組織體系等是高?!靶蝿菖c政策課程”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教育部和社科司每年都會印發(fā)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教學的要點,同時中宣部和教育部還定期組織編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參考資料》《時事》《時事報告大學生版》等參考資料。這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的選定起到了重要的規(guī)范作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具有非常強的變動性,大多數這門課程的教師在編寫教材時主要參考教育部和中宣部下發(fā)的教學要點,教學內容基本由高校自主確定,這就造成了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隨意性較大的情況。“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內容隨意性嚴重具體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有的高校編寫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內容時,不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將教學參考直接作為教學內容,沒有專門編寫課程教學專題,這違背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要求;有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編寫課程教學專題時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或是較熟悉的教學內容,任意編寫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專題;有的教師由于個人教學能力有限,針對知識融合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即便是大學生比較關注、現(xiàn)實性也比較強的教學熱點內容,但教師對這部分教學內容也較少涉及。有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更加隨意,教師通過播放有關的教育影片、開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學生自學等形式開展形勢與政策課程教育,這樣設置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會使大學生對課程產生疑,制約了課程規(guī)范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