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七十年(1949-2019)

        2020-12-07 01:01:03景月親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音樂學院館藏西安

        ●景月親

        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七十年(1949-2019)

        ●景月親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西安,710061)

        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其前身系成立于1949年的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圖書館。歷經1949-1977的創(chuàng)建、起步、曲折前進階段,1978-1999的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步入2000以來現代化、數字化、再上臺階的新階段,圖書館前進的行行足跡,見證了西安音樂學院七十年來的歷史變遷。

        西安音樂學院;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圖書館事業(yè)

        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發(fā)端于1949年成立的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圖書館。隨著學院數次變遷,圖書館幾經分合。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西安音樂學院恢復獨立建制①。至此,西北地區(qū)唯一的音樂專業(yè)圖書館正式確立。

        一、創(chuàng)建、起步,曲折前進(1949-1977)

        1949年5月,為配合國家解放大西北、培養(yǎng)文藝干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需要,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原興國中學舊址上,成立了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學院隸屬于西北軍政大學,為軍隊院校建制。創(chuàng)建藝術學院的同時,即建立了圖書館②。

        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以抗日軍政大學總校和分校為基礎,相繼成立了不同類型的軍隊院校。當時的軍隊院校非常重視圖書館的建設,并且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1](P21)圖書館“有專門的地點、固定的人員,并設有閱覽室、出納室,制定有圖書目錄。藏書分軍事、政治、文化三大類,每一大類又分為若干小類?!边@其中,“以晉綏解放區(qū)軍事學校為基礎建立的西北軍政大學的圖書館有6個分館,藏書量達數萬冊,有專業(yè)人員10余人?!盵1](P21)由于軍校向來重視圖書館建設,剛剛成立的、年輕的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自然沿襲了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建校的同時即在原興國中學圖書室的基礎上建立了圖書館。其主要工作內容是接收和改造舊有的中學圖書室,逐步形成適應軍政大學藝術學院發(fā)展需求的大學圖書館。創(chuàng)建初期,館藏文獻數量有限,僅數百冊,主要以解放區(qū)報刊資料為主。圖書館負責人為段言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新中國的圖書館事業(yè)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國家制定了關于發(fā)展圖書館事業(yè)的若干方針政策,各類型圖書館得到較快發(fā)展。[2]1950年初,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轉交地方,更名為西北人民藝術學院,設文學系、戲劇系、美術系、音樂系,后來又增設少數民族藝術系①。適應這一變化,這一時期,圖書館先后采購了大量相關書籍,除解放后出版的圖書以外,還陸續(xù)補充了一批解放前出版的古籍文獻資料。藏書數量快速增長,累計館藏文獻有30000余冊。音樂專業(yè)文獻相對較少,主要是一些教學用圖書、樂譜資料和少量唱片。

        1953年,隨著全國藝術院校調整,原西北人民藝術學院改為西北藝術??茖W校,學校設音樂和美術兩個系(原文學系、戲劇系、少數民族藝術系分流,或并入其他高校、或組建新的文藝機構),此后又幾度分合①。與此同時,隸屬音樂系管理的圖書館積極加強圖書資料建設,除了采購服務教學所需的圖書、樂譜資料以外,又陸續(xù)購買了一些唱片資料以及唱機等設備。

        這一時期,隨著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專業(yè)增多,教師人數也在相應增加,作為教學一線單位的音樂系規(guī)模不斷擴大,工作頭緒日漸繁雜。而文獻數量越來越多、工作相對自成一體的圖書、唱片資料工作也需要加強業(yè)務管理,以便于更好滿足師生的文獻資料需求。因此到了1956年,專門管理音響資料的唱片室正式成立,并且與原來管理圖書、樂譜等紙質文獻的圖書館一起,同時從音樂系剝離,并列成為兩個獨立的科級單位,統(tǒng)一接受教務處直接領導。

        這一時期的圖書館,從直接隸屬于音樂系,到后來相對獨立、隸屬于教務處、成為獨立的兩個科級單位,其作為教學輔助機構的服務職能與特色體現得非常明顯。與此同時,李敬慈、張巨榮、吳鳳陽、李雄飛等人先后擔任圖書館主要領導,兼職負責圖書唱片資料工作??傮w來看,作為教輔部門,圖書館從業(yè)務到管理,正逐漸步入正軌。

        196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整個中國圖書館事業(yè)遭受嚴重破環(huán)。學校停止招生,圖書館實際上處于關閉或半關閉狀態(tài),剛剛步入正軌的學校圖書館工作陷入停滯甚至倒退時期。1977年11月,學校恢復高考制度,77、78兩屆大學和附中同時進行考試招生,新生于次年2月、9月先后入學①。圖書館走出停頓,開始正常工作。

        二、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平穩(wěn)發(fā)展(1978-1999)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無疑是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由此開啟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乃至社會各個領域都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國家著力加強和改善對圖書館事業(yè)的領導,各類型圖書館得到快速發(fā)展,圖書館業(yè)務工作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駛上事業(yè)發(fā)展的快車道。

        此時,“文革”結束不久,剛剛恢復獨立建制的西安音樂學院百事待興,正面臨著一系列重建行政與教學工作新秩序的事務。然而令人欽佩的是,領導班子十分看重圖書館對教學研究、學科建設、藝術實踐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經費不太寬裕的情況下,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果斷決策,在學校的黃金地段建設一座專業(yè)化的圖書館大樓。這一舉措,在當時的全國藝術院校可以說是絕無僅有。1982年底,圖書館大樓破土動工。三年后,一座現代化U形三層圖書館大樓拔地而起,總建筑面積3714平方米。與此同時,圖書館(以收藏紙質文獻并提供利用為主)和唱片室(以收藏唱片資料并提供利用為主)正式合并,遷入新館。圖書館升級為處級單位,直接歸學校領導。這一時期,李雄飛、吳鳳陽、張仲伏、張希乾等先后擔任圖書館主要領導。他們不負學校重托,承上啟下帶領全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建章立制,規(guī)范圖書館工作。

        入駐新館舍之后,按照專業(yè)建制,新的圖書館將原來分散幾處、各自獨立開展業(yè)務的唱片室、圖書館有機合并,成立專門統(tǒng)一負責文獻資料采訪業(yè)務、分類編目業(yè)務的“采編部”;第二,成立專門負責文獻資料典藏和讀者服務的“流通部”。流通部下面,又細分為音樂資料室、音響資料室(含3個教師欣賞室、6個學生欣賞室)、普通資料室、閱覽室等服務窗口,分別向師生提供相應的音樂圖書、樂譜資料、音響資料、普通圖書、期刊、報紙的外借、欣賞、閱覽等服務。其三,成立專門提供為圖書館和學校師生進行樂譜資料復印、音響資料轉錄及復制業(yè)務的“技術部”。三大部門及其下設資料室、欣賞室、閱覽室,覆蓋了當時圖書館全部的業(yè)務與服務。同時,每個部門都建立或健全工作制度,對部門業(yè)務、服務和管理提出明確要求。上述舉措,為此后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的快速平穩(wěn)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專業(yè)機制和事業(yè)基礎。

        (二)館藏優(yōu)先,加強資源建設。

        館藏資源是圖書館為音樂教學、專業(yè)研究、藝術實踐開展服務的物質基礎,是圖書館業(yè)務的重中之重,深受館領導重視。圖書館制定了年度采訪計劃和長遠文獻建設規(guī)劃,文獻采訪工作除了有專人負責以外,館長、部門主任和學有專長的館員積極參與,使有限的文獻購置經費最大程度發(fā)揮效益。經過多年建設發(fā)展,圖書館文獻數量迅速提升,形成了以音樂文獻占比全部館藏2/3之強、并且多種類型、多個語種共融的文獻資源格局。樂譜文獻館藏增長迅速,特別是外文原版樂譜版本眾多,例如,前蘇聯俄文版、德文版(包括騎熊版、亨勒版、朔特版等)、匈牙利文版、波蘭文版、日文版等,不一而足。唱片資料,從粗紋快轉的、密紋慢轉的,以及后來的激光唱片等等,各種材質載體的中外原版音響資料紛紛有序入藏。不僅如此,自1987年起,還特別籌建“西北地區(qū)民族民間音樂資料室”,形成館藏音樂文獻特色中的西北地域性民族民間音樂文獻特色。正是這樣的經年積累建設,在1989年的全國文獻資源調查中,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被確定為西北地區(qū)唯一的音樂文獻資源中心。[3]到建校45周年之際,圖書館館藏文獻已接近26萬件,其中代表著館藏特色和重點的音樂書譜、音響資料占17萬件。此外還有8萬多冊社科圖書、期刊報紙合訂本、線裝古籍文獻等。[3](P41-43)日漸豐富和專業(yè)化的館藏,為圖書館開展各項服務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保障。

        (三)強化服務,注重資源開發(fā)利用。

        有了館藏的基本保障,圖書館為了進一步滿足越來越多的附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對于圖書和樂譜資料,逐步建立健全了讀者目錄體系。分類目錄、書名目錄、著者目錄基本完善,架設起讀者和館藏利用之間友好溝通的橋梁。工作人員隨時指導讀者,提供書目檢索咨詢服務。同時,各書庫檢索大廳設置常用文獻、最新入藏文獻推薦書架,方便師生及時獲取目標文獻。

        其二,對于音響資料,由于具有檢索意義的信息點太多,且不同專業(yè)師生檢索需求復雜多樣各不相同。若是簡單借用揭示書譜資料的目錄方法,根本無從滿足師生們極其個性化和專業(yè)化的檢索需求。于是,工作人員外出取經、深入研究、大膽探索,終于建立起一套凝聚了圖書館人心血智慧的音響資料目錄體系:包括中外作品分類(體裁)目錄、責任者(作曲/作詞、演奏/演唱、指揮/樂隊)目錄、曲名目錄等等。尤其是曲名目錄,由于大多數唱片或磁帶上的曲目(特別是聲樂曲目)數量比較多,從幾首到十幾首甚至20來首不等,在完全以手工作業(yè)的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從卡片著錄到刻寫蠟板、油印、卡片排插等等,工作量相當巨大。但是,以李雄飛、石明珍為代表的老一輩圖書館人,為了師生讀者知難而上,以分析著錄的理念逐曲揭示,踐行了目錄學史上“別裁”思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其精神令人感佩。另外,他們還聯合專業(yè)教師,策劃、編寫“館藏立體聲唱片欣賞目錄”、系列“音樂欣賞會推薦目錄”等,不定期發(fā)布,精準滿足了專業(yè)師生的需求。

        其三,針對中外音樂學術資源開發(fā),圖書館成立情報編譯室。諶國璋、戴明瑜等先后負責翻譯介紹俄文、英文圖書和唱片資料,王富民等負責期刊學術資源組織揭示。系列成果《西北民族民間中文資料索引(1978-1987)》、《館藏音樂期刊論文索引(1980-1991)》以及“音樂欣賞推薦書目”、“素質教育研究專題索引”等在傳統(tǒng)文獻資源和手工檢索環(huán)境下,有效緩解了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藏—用”矛盾,極大地提高了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四)加強聯系,開展館際協(xié)作。

        圖書館在積極做好館內業(yè)務的同時,還以開放的理念,與省內外的兄弟院校圖書館同行開展廣泛交流,努力提高工作水平。1983年6月③,由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倡議、川鄂陜三院校聯合發(fā)起、西安音樂學院主辦,并有中央、中國、上海、沈陽、天津、廣州等共9所音樂學院以及云南、南京2所藝術學院48名代表參加的“圖書館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學校舉行。這是建國以來首次舉辦的全國性音樂藝術院校圖書館工作經驗交流會議,作為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圖書館領域比較有影響的事件,已被編入《中國圖書館事業(yè)1983年大事記》。[4](P56)這次會議由時任副院長劉大冬主特,“川音”馬惠文副院長、“湖藝”黃力丁副院長以及來自陜西省文化文物廳、省高校圖工委等部門的領導同志到會。來自各院校的十多位代表在大會上作了專題發(fā)言,交流了編目、藏書、體制改革、館員培養(yǎng)等方面的經驗和學術理論問題,制定了“音樂、藝術院校圖書館館際交流協(xié)作辦法”,并通過了“關于請求召開全國高等音樂院校圖書館工作會議的建議”上報文化部。[5](P50)1986年6月,川鄂陜三院校圖書館工作交流會議再次在我校舉辦。這一年,圖書館積極促成“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圖書館協(xié)作組”成立,參加了協(xié)作組的一系列業(yè)務會議及活動,與兄弟館開展了廣泛的交流。[6]

        與此同時,圖書館還主動參與陜西省高校圖書館系統(tǒng)牽頭的協(xié)作活動,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分類、編目業(yè)務水平因此得到進一步提升。以上會議與院際圖書館協(xié)作活動,對開闊圖書館人專業(yè)視野、提升辦館層次及服務質量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如此,圖書館鼓勵館員鉆研業(yè)務,進行學術研究。1987年,圖書館舉辦“首屆學術研討會”,并對論文進行評獎。會議邀請到附近多家兄弟院校圖書館代表參加,學校領導到會祝賀,給了圖書館人以極大的鼓舞。

        (五)新增設備,工作條件得到改善。

        隨著時間推移,圖書館的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現代化的設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品質。新館舍專門設計了9間音樂欣賞室,其中3間教師欣賞室,6間學生欣賞室,可同時提供50人到館聽賞。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各種唱片、磁帶中記錄的音樂作品,借助老唱機、激光唱機、錄音機等得以鮮活地還原,穿越時空帶給師生以極大的音樂藝術享受,深受廣大音樂學子歡迎,最大程度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藝術表現力。一時間,音樂欣賞室門庭若市。另外,珍貴而復本有限的原版唱片、樂譜資料,借助速錄機、復印機,得以快速復制,有效解決了同一文獻多人同時利用的困惑,同樣給廣大師生帶來極大便利。據建校45周年統(tǒng)計,當時圖書館累計有唱機、錄音機、速錄機、英文打字機以及復印機等共70多部。[3]步入90年代中期,圖書館擁有了第一臺486電腦,全體館員集中培訓,學習電腦操作知識。此后,文獻采購、編目、目錄卡片打印進入了半自動化工作狀態(tài),工作環(huán)節(jié)大大減少,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這一階段,圖書館注重業(yè)務培訓,由圖書館多名學有專長的館員為全館進行圖書館學理論、圖書館業(yè)務、文獻檢索利用等方面知識培訓。同時,圖書館響應國家教委關于在高校開展《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的要求,積極承擔教務處《音樂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任務,前后編著印制教材兩部④。此外,圖書館還拓展服務范圍,開辦音樂書店,為本校師生和社會愛樂者提供服務。一時間,影響很大,吸引了大批省內外用戶上門求書。

        三、現代化、數字化,再上臺階(2000-2019)

        2000年以來,我國圖書館事業(yè)進入大發(fā)展、大繁榮時期。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國民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國家制定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受到極大重視。與此同時,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各類型圖書館的發(fā)展已經不僅僅是量的增長,更是質的飛躍。

        新的世紀,新的千年,西安音樂學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了全方位新的征程。作為教學研究、學科建設、藝術實踐的服務部門,圖書館也以全新的姿態(tài)啟程了。期間,圖書館分別于2004年、2009年進行過兩次搬遷工作。這一時期,楊舵(2000-2008)、劉榮弟(2008-2017)、馬波(2017-今)先后擔任圖書館館長。

        (一)未來,啟動圖書館現代化集成管理系統(tǒng)工程。

        2000年伊始,圖書館廣泛調研,先后赴中央、中國、天津音樂學院及省內部分高校圖書館,與同行展開交流,深入了解各館藏書特色、業(yè)務開展以及自動化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與進展情況。同時,對本館資源、用戶現狀等展開摸底調查,分析研究各種管理系統(tǒng),探索并確立適合西安音樂學院館藏特色和讀者需求的集成化管理方案。在圖書館人與承建公司共同努力下,2005年10月,圖書館“妙思”V6.5增強版的“文獻管理集成系統(tǒng)”正式向全院師生開放。該系統(tǒng)包括圖書采購子系統(tǒng)、編目子系統(tǒng)、典藏子系統(tǒng)、流通管理子系統(tǒng)、連續(xù)出版物子系統(tǒng)、公共檢索子系統(tǒng)以及行政管理子系統(tǒng)等。借助計算機系統(tǒng)管理平臺,實現了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業(yè)務與服務管理手段從傳統(tǒng)手工作業(yè)到現代計算機操作的歷史性跨越。

        (二)轉變觀念,建設“小而專”的音樂文獻館藏體系。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發(fā)展應與學校的建設發(fā)展相適應,根據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和教學科研需要,制定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館藏體系,為教學科研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保障。隨著知識更新加快,進入新世紀以來,出版物數量激增與圖書館經費緊張的矛盾日趨突出,以往館藏建設中“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已無法適應現代專業(yè)圖書館的發(fā)展要求。2002年以來,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轉變觀念、擯棄以往“小而全”的藏書建設思想,逐步代之以“小而?!钡男碌牟貢砟睿懤m(xù)減少對非音樂專業(yè)圖書的采訪,圍繞各個傳統(tǒng)以及新設立專業(yè)方向,重點采訪中外各類音樂藝術類文獻。同時,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發(fā)揮與陜西省圖書館相鄰而居,以及作為陜西省圖書館學會成員館的優(yōu)勢,共享陜西省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條件,逐步緩解了師生對非音樂專業(yè)圖書的需求。目前,圖書館作為會員單位,共享陜西省圖書館實體圖書24萬冊。在多功能室開辟有“陜西省圖書館共享服務專區(qū)”,向全院師生提供數字資源與人文、社科等領域館藏書目信息服務。

        新的文獻建設理念下,圖書館音樂專業(yè)文獻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形成以音樂圖書、工具書、樂譜、音像資料、期刊、報紙為主,基本藏書、教學用書有保障,館藏特色、學科特色、地域特色明顯的館藏格局。其中,以陜北民歌為代表的地域性音樂文獻漸具特色;館藏外文原版樂譜、作曲家全集已初具規(guī)模;中外文音樂期刊報紙累計300余種;大部頭中外音樂工具文獻基本齊全,從十部“文藝集成”系列(400卷)、《琴曲集成》、《華樂大典》系列、《西安鼓樂大典(1-20)》、《西安鼓樂全書(1-5)》、《延安文藝檔案(1-60)》、《音樂百科全書(1-2)》到《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1-29)》、《音樂的過去與現在(MGG,1-7)》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特色化館藏,為西安音樂學院的專業(yè)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藝術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文獻信息資源支持,是學校發(fā)展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三)與時俱進,加強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

        網絡信息時代,數字資源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為人們工作、學習、研究帶來極大便利,數字閱讀日益成為新信息環(huán)境下獲取資料信息的主要途徑。與之相適應,2009年以來,圖書館加快數字資源建設步伐。首先,實現圖書館通網、建立圖書館門戶網站,引進“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超星電子圖書館”“中國知網”“新東方”“牛津音樂在線”“萬方”“維普”等數字資源。其次,發(fā)揮優(yōu)勢,先后策劃、立項、建設了“西安鼓樂數據庫”“陜北民歌數據庫”“歌劇《唐璜》專題數據庫”“研究生學位論文數據庫”“館藏聲樂教學曲目數據庫”“西北民族音樂學術資源數據庫”“趙季平音樂數據庫”“饒余燕音樂數據庫”“魯日融教授數據庫”“本科生/研究生音樂會數據庫”“隨書光盤數據庫”“樂譜資料數字服務平臺”等16個數據庫。其中的樂譜數據庫,截止2019年7月,已累計擁有曲目25000首、曲譜300000頁。數據庫集樂譜資源建設、后臺管理、檢索查詢、在線預覽、全文下載功能于一體,實現了對樂譜資源的永久保存和傳播利用。這些自建數據庫立足館藏資源特色、音樂學科特色、地域人文特色,集文字、圖片、樂譜、音頻、視頻資料為一體,實現音樂作品從樂譜、音頻、視頻一條龍、高保真、多層次展示,為用戶帶來全新應用體驗,在服務教學科研、創(chuàng)作表演以及特色音樂資源的保護開發(fā)、傳播利用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重要成果。

        在此同時,圖書館關注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謀求事業(yè)發(fā)展的新路向。于2016年建立了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搭建起圖書資料信息發(fā)布和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先后發(fā)布館藏資源、書目信息、《音樂文化信息》、業(yè)務動態(tài)等二百余期,用戶訪問量累計數萬人次。這些貼近“互聯網+”時代廣大師生需求的新舉措,順應了讀者需求,也拓展了圖書館傳統(tǒng)的服務功能,使圖書館服務走上新臺階。

        (四)倡導閱讀,連續(xù)舉辦“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2011年起,圖書館開始舉辦首屆“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積極引領“好讀書、讀好書”的校園文化風尚,助力西音校園文化建設。截止2019年,已連續(xù)舉辦9屆,累計進行各類“學術講座”“中外名著改編電影欣賞”“學術沙龍”“新書/樂譜展覽”“老唱片展覽”“作曲家作品全集展覽”“數圖中外名畫展覽”“期刊義賣”“書庫尋寶”“最美朗讀者”“隨手拍”“讀書征文”“與名師相約”“志愿者在行動”等活動數十場次,參與學生人數累計上萬余人次,成為近十年間西安音樂學院校園文化活動的一道獨特景觀。

        (五)業(yè)務與研究并重,成果顯著。

        圖書館歷來重視業(yè)務實踐和理論研究,要求館員在業(yè)務實踐中學習研究、鍛煉提高、不斷成長,涌現出大批專業(yè)成果。

        2000年以來,以單亞莉、龐竹蓮為代表,圖書館先后編制完成專題索引9部,包括《館藏中外聲樂教學曲目(鋼琴伴奏譜)索引(上/下冊)》《館藏外國歌劇曲目索引》《館藏中文版手風琴(五線譜)曲目索引》《館藏電子琴曲目索引》《館藏中外鋼琴曲目索引》《館藏中外小提琴曲目索引》等等,成為圖書館樂譜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重要成果,直接支持和促成此后諸如《館藏聲樂教學曲目數據庫》《樂譜資料數字服務平臺》等樂譜數字資源平臺項目的建設。

        這些年來,以劉榮弟、馬東霞、單亞莉、馬波等人為代表,先后獲批并完成省級、市級、院級科研立項10余個,成果形式有圖書多部、數據庫5個、論文20余篇。此外,圍繞音樂文獻學、文獻分類、藏書建設、讀者服務、數據庫建設等主題,圖書館人發(fā)表專業(yè)論文近百篇,其中10余篇論文先后獲得國家級與省級圖書館學會、圖工委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表彰。

        2001年以來,圖書館創(chuàng)辦內部刊物《音樂文化信息》,內容包括音樂、綜合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專業(yè)學術信息、館藏資源信息、新書推薦等等。迄今為止共計出刊146期,線上線下同時發(fā)行,累計發(fā)布各類書目學術信息數萬條、300多萬字。在2014年我校65周年校慶前夕,圖書館廣泛收集整理資料,編輯《西安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摘要匯編(1987-2014)》,集中展示學院近30年來研究生教育的理論成果,被列入“西安音樂學院建院65周年文叢”,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成為當年“學術校慶”的一個亮點。

        2010年以來,以劉榮弟為代表,先后有10多人次參加近20場學術會議,并有多人次進行專題講座、大會主題發(fā)言或專題發(fā)言10余場次,擴大了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的學術知名度與影響力。2013年,圖書館申請“音樂文獻學”碩士生研究方向獲批,景月親研究館員獲批為該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次年開始招生。如今,由圖書館人支撐的“音樂文獻學”方向正以其交叉性、邊緣性的學術特色躋身于學院的研究生教育行列。與此同時,圖書館鼓勵館員走出去,開闊專業(yè)視野,學習國內外圖書館先進管理思維和成功經驗,先后有數十人次赴國際國內音樂高校圖書館、綜合院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參觀學習。多少年的積累沉淀,圖書館已逐步形成實踐理論并重、勇于創(chuàng)新、勤奮務實的良好氛圍,推動著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事業(yè)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

        (六)讀者至上,文獻信息服務多元化。

        “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搭建服務平臺”,這是圖書館一貫堅持的宗旨。如今,圖書館已形成傳統(tǒng)實體館藏與現代數字館藏共融的文獻資源體系,其中實體文獻32萬余件,共享陜西省圖書館人文社科藏書24萬冊;電子圖書80萬冊、可傳遞電子圖書近300萬冊;擁有數據庫21個,資源量近500T。讀者服務實現了館內文獻查詢、出借、閱覽、復制服務與網絡化、遠程化在線咨詢、書目檢索、全文瀏覽下載的多元模式。2009年以來,圖書館實現每周7天、每天10個小時向讀者開放,數字資源實現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開放、部分數據庫開通寒假暑假漫游服務功能。圖書館公共檢索大廳、借閱服務區(qū)、閱覽區(qū)實現WIFI無線網絡全覆蓋。除此之外,圖書館設立多功能廳、報告廳、專家工作室,可面向師生舉辦小型學術沙龍、小型會議、報告以及專題文獻信息服務、科研跟蹤服務等等。這些以用戶為中心、讀者至上的多元化服務形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圖書館職能,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師生需求。

        結束語

        70年披荊斬棘,70年耕耘奮進。

        那些紙質泛黃、紙張變脆的圖書,那些粗紋、密紋的老唱片,那些鋼絲、盤式、盒式的老磁帶,以及加蓋在藏書上那些不同時期、不同名稱、不同形制的館藏圖章,無不直觀地、默默地訴說著西安音樂學院歷史的變遷。從只有幾百冊藏書的一個鄉(xiāng)村中學圖書室一路走來,到如今數十萬實體館藏與數百T數字資源共融的文獻格局,以及線下線上于一體的多元化讀者服務模式,圖書館前進的行行足跡,無不見證著西安音樂學院70年的創(chuàng)業(yè)、曲折、夢想與輝煌!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圖書館的發(fā)展仍然存在著一些瓶頸、困惑和問題。面對建設“高水平、有特色”西安音樂學院的宏偉藍圖,圖書館人任重而道遠。新時代,我們有信心在學校領導班子帶領下,齊心協(xié)力,使圖書館工作再上臺階。

        注釋:

        ①詳參《西安音樂學院大事記(1949-2019)》(修訂稿)。

        ②本文所涉及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早期以及20世紀八九十年代相關信息,系根據圖書館前輩吳鳳陽、李雄飛、馬慧玲等回憶整理。此外,本文寫作也得到呼德福、劉榮弟、單亞莉、朱秋賢、毛建洲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③根據《中國圖書館事業(yè)1983年大事記》(詳見《圖書情報知識》1984年第3期第56頁,鄒華享 文)記載以及此次會議老照片題圖文字相互印證,此次會議確切時間應該是1983年6月20日至26日。原會議報道(詳見《交響》1983年第3期第50頁,馬文)的大會召開時間(1983年7月20-26日)月份有誤。

        ④這兩份教材分別是《音樂文獻檢索》(宋曉曼主編,1994年教務處印制)和《音樂文獻檢索實用教程》(宋曉曼、景月親主編,1998年教務處印制)。

        [1]祁長松.軍隊院校圖書館的歷史與發(fā)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3).

        [2]肖希明主編.中國圖書館史-現當代圖書館卷[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3]宋曉曼.音樂信息的噴泉:紀念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建館四十五周年[J].交響,1994(3).

        [4]鄒華享.中國圖書館事業(yè)1983年大事記[J].圖書情報知識,1984(3).

        [5]馬慧玲.十一所音樂、藝術院校圖書館工作經驗交流會在西安召開[J].交響,1983(3).

        G25

        A

        1003-1499-(2020)01-0144-07

        景月親(1967~),女,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碩導。

        2020-03-02

        責任編輯 春 曉

        猜你喜歡
        音樂學院館藏西安
        館藏
        現代裝飾(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西安2021
        Oh 西安
        音樂學院概況
        音樂學院簡介
        浙江音樂學院舉辦2021新年音樂會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藝術品鑒(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星海音樂學院六十華誕公告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桃av| 国产免费操美女逼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柠檬福利第一导航在线| 99国产小视频| 国产91九色视频在线播放| 真实夫妻露脸爱视频九色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女优av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亚洲香蕉视频| 日本一极品久久99精品| 亚洲av高清天堂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国产人妖直男在线视频|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成人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大片|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亚洲一码二码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一区二区在线|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 国产网友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俺也去|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黑色丝袜一区在线| 综合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一本大道久久精品一本大道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