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楠 (許昌學院)
隨著國內教育事業(yè)和網(wǎng)絡科技手段的迅速發(fā)展,以及近期新冠病毒疫情的突然來襲,國家號召利用網(wǎng)絡線上資源停課不停學,各類網(wǎng)絡課程平臺層出不窮提供服務,讓學生在家也能順利上課,使得網(wǎng)絡課程在教育的效率提升和質量提高方面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拔⑿耪n堂”作為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產物,在教育事業(yè)中的應用可以借助于微信的便捷性、互動性來提升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的質量。特別是在鋼琴即興伴奏這類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可起到幫助價值更加明顯。筆者試圖在本文中談如何做好基于“微信課堂”模式下的鋼琴伴奏課程改革工作,努力實現(xiàn)二者結合的同時,打造新教育模式,提升整體的教育效率。
為了提升鋼琴即興伴奏課與“微信課堂”的結合效果,需要充分地了解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尤其是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如今社會對鋼琴學習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度提升到了新層次,這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體系的改革不無關系[1]。此外,新時期格外重視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提升,以及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這對鋼琴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有極佳的促進價值。鋼琴即興伴奏課作為鋼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是學生提升自我、提高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獲得技巧提升的重要辦法。在新時期大部分高校和專業(yè)機構都開設了相關課程,可以講十分重視,整體上的普及度也在與日俱增。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課程,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參與者必須具有比較好的應變能力,也要有基礎能力打底,無論是在個人的音樂知識基礎積累、還是在演奏技術的培養(yǎng)上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只有如此才可以及時地對作品做出分析和二度創(chuàng)作[2]。在實際的課程學習中,很多學生會覺得有困難,沒有辦法展現(xiàn)合適的即興伴奏作品。這和他們的個人基礎不夠扎實、以及如今的教育側重點不太準確都有直接的關系。
當前高校對學生的鋼琴的即興伴奏指導,大部分都是結合教師自己的經(jīng)驗和積累來展開的,如果教師水平很高、經(jīng)驗十分豐富,那么學生學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進步速度很快。反之,如果教師個人實力一般,那么就很難帶給學生進步幫助,以至于很多學習都是照本宣科,學生很快就會失去了興趣。所以,對于教師而言,提升自己的教育規(guī)范度和專業(yè)性是必須要做的內容。其次,很多高校在即興伴奏的教育體系設計上存在問題,沒有按著自己的實際目標和情況來做調整,大部分都是按著政府的要求在落實,這就導致其教育的可行性較低,整體上效率和質量很難把控。此外,教師數(shù)量和投入資金、物力的不足,也會嚴重制約整體項目的推進。
結合筆者所在地區(qū)院校,在音樂課特別鋼琴的即興伴奏課中引入“微信課堂”的作用來看,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首先,給其他教學模式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所在地區(qū)的高等院校都開設了相關課程的引入,將“微信課堂”加入到了課程講解,給其他模式的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比如翻轉課程模式?!拔⑿耪n堂”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優(yōu)勢,但是在具體應用中需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調整,無法完全代替其他的課程模式,需要充分的和其他科目、其他技術、其他品類做結合。翻轉課堂是“微信課堂”模式的深入,也是其新延伸。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可以借助網(wǎng)絡優(yōu)勢,對學生做多樣指導,落實課堂內容和技術的結合[3]?!拔⑿耪n堂”的出現(xiàn)可以有效地促進互聯(lián)網(wǎng)和實際教育的結合,不過這需要參與者具有較強的積極性、主動性,否則在具體應用中還是會存在問題。翻轉課堂的引入則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這個問題,學生們可以隨時的看課程、做訓練、提升自己的效率,相互結合打好基礎。
其次,提升教育效率。在傳統(tǒng)的鋼琴學習和教育中,提升其效率和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微信課堂”的引入則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在實際教育中,“微信課堂”的引入可以將那些枯燥的、晦澀的知識具體講解,比如和弦編配等。在講解連接和弦時,根據(jù)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將譜例一筆一劃的都寫在黑板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但是“微信課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節(jié)約大量時間,使得教師可以有時間去做其他教育,這就是提升效率的證明。此外,各類軟件編寫速度極快,學生們也可以隨時的“學以致用”,這自然是過去模式下無法獲得的。從這一角度來進行理解,“微信課堂”引入所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不可低估的。
再次,“微信課堂”的引入可以打破傳統(tǒng)模式的制約。傳統(tǒng)的鋼琴即興伴奏課教學中,教師學生必須面對面才能上課,學生們實踐練習大部分都是在課下,教師基本上沒有時間去指導,這就會導致學習的脫節(jié)。“微信課堂”引入打破了時空限制,使得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溝通,滿足各類需求,整體上教育質量提高。
除此之外,學生和教師們的感情也會因此而提升。音樂科目講解和其他的科目不同,除了基礎的知識以外,教師學生的感情要素也相對比較多,特別是鋼琴演奏時十分重視情感。在傳統(tǒng)模式下,學生們因課程體系的枯燥性和無聊性,所以很難激發(f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然也就不會和教師有太多的感情。鋼琴即興伴奏課中“微信課堂”的引入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保障師生雙方在線信息溝通互動,可以做到及時的互動溝通情感認知,就音樂問題和生活感觸做出信息交換,這對于專業(yè)知識學習也很有好處。
微信消息傳播的重要機制就是結合平臺的優(yōu)勢,在最短時間,以最低成本來傳遞消息。所以在具體改革中,鋼琴教育也可以充分結合微信平臺的這一優(yōu)勢,將各類消息及時的傳遞出去,對教師端、學生端和家長端等不同主體傳遞不同消息,進而使得學生們可以結合著平臺優(yōu)勢來學習掌握體會相關知識。
在具體教學工作中,高校負責人和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育目標和體系設計情況,在微信平臺注冊專屬的公眾號,打造一個教育平臺。在通過微信群設計,與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主體構建起來相互溝通機制,使得每個主體都可以及時地掌握信息。教師需要以班級為主體,根據(jù)相應班級的要求來建立多個平臺。在完成注冊后,結合二維碼方式來邀請各個主體加入。在這個過程中,保重學生完成實名認證,從而便于日后的教學管理。微信自身具有備注功能,可以修改自己的信息比如個人的姓名、班級、專業(yè)等。在完成平臺建設和注冊后,需由技術人士制作具體使用的說明書,方便各個主體查詢。這是所有業(yè)務推進的基礎。
在完成平臺的打造和注冊等基礎任務后,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教育情況來上傳自己的素材,將其相關資料和視頻都傳遞到平臺上。與其他的科目相比,鋼琴的即興伴奏課程顯然是十分抽象而繁雜的,其中有大量的樂理知識和編配的內容,需要參與者具備相應的基礎知識。所以,教師在上傳自己視頻時,也可以借助網(wǎng)絡來獲得大量的基礎素材,比如和弦的知識、基礎樂理講解和歌曲譜例等,這對于接下來業(yè)務很有幫助的。
在微信平臺幫助下,學生可以結合自己需求來獲取知識以及信息,及時地跟進掌握知識,提升個人實力,查缺補漏。教師們也可以隨時的了解學生們的進度,也可以隨時就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做在線溝通和互動,就共性問題給出講解、就個性問題單獨指導。這相比于過去整體效率自然是巨大的進步。
此外教師在錄制視頻時,也可以做指向字幕,比如結合超鏈接技術,標注學習的難點,避免學生花費過多的時間查詢,提升講解效率。在視頻的開始部分加入預習字幕、在結束部分加上復習字幕,這是提升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
對于音樂課這類實踐性很高的科目,大部分評價都是以作品論的,這也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標準,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4]。對于本文的研究對象鋼琴即興伴奏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在其微信課程的設計上,同樣也需要打造專屬的優(yōu)秀作品及設計展示平臺,給學生們提供足夠的展示空間。比如,在微信平臺中,可以設計筆記區(qū)域和討論區(qū)域、作品區(qū)域。
在筆記區(qū)域,參與者可以及時將自己所生產出的閃光點記錄下來,包括作品設計、音樂片段設計、素材積累等,給其他人提供思路和靈感。
在討論區(qū)域,則可以將自己的看法和對音樂的觀點和其他人溝通,在專業(yè)平臺幫助下,及時地獲得回復。
在作品區(qū)域,教師則可以及時地去查看學生們上傳的新作品,打造出榜樣、優(yōu)秀作品專區(qū),給其他的學生和專業(yè)人士展示。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出詳細的分析和研究,讓學生學生們創(chuàng)作作品的水平、優(yōu)勢以及具體的創(chuàng)作思路,進而給他們帶來可供參考和借鑒的價值[5]。
此外,也可以結合網(wǎng)絡來尋找到相關的片段做延伸的講解,這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無法開展的教學活動。結合“微信課堂”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學機制,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體會相應的知識,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積極地進行學習,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引入“微信課堂”模式對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效率提升很有幫助,因此,對于實際從業(yè)者需充分結合時代發(fā)展引入新技術,在充分考慮所在學校實際的目標前提之下,做好二者相互之間的技術結合,提升業(yè)務的效率,保障業(yè)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