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
(三峽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家綜合素質要良好,鋼琴教學在如今教育體系下已進入了大班授課階段,各大高校將目光放在培育學生技術能力上,但卻缺少對他們心理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因此,建議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演奏心理進行訓練,在多個角度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關注,為后續(xù)走上舞臺奠定堅實的根基。
本質上,演奏心理屬于心理素質,展現(xiàn)著鋼琴演奏者的藝術特點,在鋼琴演奏階段中也是呈現(xiàn)藝術的一個過程,需要演奏者融合自身情感和對音樂的理解。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信心。這對促進心理健康,培育綜合素質均有一定意義。
總體上來分析:再現(xiàn)性,對象性,調控性是演奏心理的三大特征,再現(xiàn)性特指音樂表演者借助藝術方式再現(xiàn)藝術作品,在藝術再現(xiàn)的階段中也是磨煉表演者心理素質和各個技能的過程,同時,表演者也會實現(xiàn)音樂情感和個人情感的有效融合,讓自身對作品更加了解。對象性特指在表演階段中,表演者除了再現(xiàn)藝術作品的情感內容,也將個人情感融入其中,本質上,在演奏階段中也是演奏者再現(xiàn)個人情感的一個過程。調控性特指表演者在再現(xiàn)性和對象性之余,可以自主調整,比如配合音樂作品調動自身情感,實現(xiàn)個人情感和作品情感的全面統(tǒng)一。
高校鋼琴教學和一般知識教學有所差別,要求從事鋼琴教學的人員表演技巧要高超,同時也能解決學生在訓練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除此之外,也要涉及理論儲備,了解鋼琴課程背后的內涵和理論基礎,還要結合鋼琴教學學生的狀態(tài),選擇適當?shù)慕虒W模式。教師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不但要關注學生的訓練成果,技能訓練,也要培育學生的心理素質。通常情況下,各大高校的鋼琴教師僅關注培育學生的表演技能和人才素養(yǎng),對學生藝術表現(xiàn)能力并未做出充分關注,結果讓一些學生雖具有培訓機遇,但參與鋼琴水平考試或取得的鋼琴成績卻差強人意。再加上很多學生表示在舞臺表現(xiàn)中心理素質不佳,會影響舞臺上的表現(xiàn)。在高校,學生心理素質至關重要,在參與演奏或鋼琴考試時,一些平時鋼琴水準相似的學生最后的成績存在差距,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每位學生心理素質和技能參差不齊,所以在鋼琴訓練時,教師不但要讓每一位學生掌握演奏技巧,同時也要著重訓練他們的心演奏心理素養(yǎng),讓他們在表演時可以輕松應對,來獲得與其水準相匹配的鋼琴成績。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演奏技巧,同時也要培育學生面對突發(fā)問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鋼琴曲目,鍛煉他們的基礎技巧,要讓每一位學生可以沉著冷靜,應對演奏階段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問題,來培育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也會消除焦慮和緊張情緒。
教師在鋼琴授課階段中,不單單要訓練學生的基礎技能,培育他們的演奏能力,也需給予他們上臺表演的機遇,讓學生在歷練中豐富自己的演奏實戰(zhàn)經驗,一定程度上也能鍛煉他們解決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但如今我國高校鋼琴演奏,很多學生缺少實戰(zhàn)和演奏經驗,甚至對專業(yè)大型鋼琴演奏平臺并未做出充分了解,導致在舞臺表演中,學生缺少解決突發(fā)問題的能力,一些心理素質不高的學生也會存在心理障礙,比如對自身演奏和解決問題缺少自信心,這就需要教師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機遇,給予他們站上舞臺獨立表演的機會,來提高他們的技能和素養(yǎng),這樣也能讓他們在大型鋼琴比賽中感知鋼琴自身的魅力,讓他們和觀眾情感交流,融入其中,發(fā)揮更好的水準。同時,學生心理狀態(tài)也會受到舞臺表演經驗的影響,一些表演經驗不充足的學生,自身容易產生焦慮和緊張情緒,需要教師在鋼琴訓練中,引導他們如何快速調整個人情緒,讓他們在大型比賽中也能保持優(yōu)越的心理狀態(tài),沉著冷靜應對比賽。
在鋼琴演奏和教學階段中,教師要刻意訓練學生演奏心理,來培育他們面對問題的能力。建議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悅放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也要引導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演奏興趣,培育演奏自信心。為了豐富學生的演奏經驗,建議教師可以舉辦演奏大賽,給予每位學生平等的機遇,讓學生在互相激勵,互相欣賞中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引導鼓勵學生演奏一些鋼琴名曲,比如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國內,國外,古代,現(xiàn)代的鋼琴名曲,也可以向學生解釋鋼琴大師演奏鋼琴的心路歷程,讓學生了解表現(xiàn)音樂再現(xiàn)情感的途徑,以此提高后續(xù)鋼琴演奏的靈性和深度。
總的來說,讓學生可以正常演奏鋼琴的基礎條件是基礎技能扎實。一般來說,當學生的表現(xiàn)水平較低時,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會有心理焦慮,從而影響他們以后的表現(xiàn)。同樣,如果學生不理解,不熟演奏曲目,即使他們處于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難免會自己對表演的恐懼,使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建議學生盡力提高自己的基本鋼琴技巧,清楚地了解鋼琴演奏的基本意義,并理解鋼琴演奏的基本含義,以克服表演的焦慮和緊張,以達到最佳表演效果,并在表演階段與觀眾達成共情,否則只能單純學會鋼琴曲目。無法了解背后的內涵,也無法讓學生在演奏中去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建議教師也應在教學階段中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鋼琴比賽,來豐富他們的表演經驗。
建議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例如讓他們有機會走上舞臺,走出課堂的舒適區(qū),或定期組織慈善表演,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歌曲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夠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彈鋼琴前做好準備,提高他們的自制力。例如,避免犯錯誤??梢栽谘葑嘀凹訌娪柧殻谧约喝菀壮鲥e的地方反復訓練,來消除心理緊張情緒。
因材施教特指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個體差異針對性展開教學,因為表演者心理素養(yǎng),個人能力,性格有所差別,所以演奏質量就會有所區(qū)別。建議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預設出學生演奏的多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演奏者在演奏階段中需要去了解音樂內涵,再現(xiàn)音樂作品,和觀眾引發(fā)共情去傳遞情感,有的作品溫柔,有的作品狂野,屬性均不同,所以演奏對象和作品互動交流風味較獨特。對于教師來說,如何培育學生本性和作品的融合,在之后也應成為教學的一個方向。
因景施教特指教師為培育演奏心理素養(yǎng),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多種情境,設想演奏階段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并讓學生在此種現(xiàn)狀之下有所進步,并適應環(huán)境,有所成長。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鋼琴演奏階段中,安排其他人員敲門進入,這些臨時打斷演奏的情形,也會鍛煉學生較硬的心理素質。
高校教學如今處于規(guī)模擴大,招生隨年遞增的狀態(tài)之下,所以無法避免存在著以學術為重的情況,也導致各大高校在鋼琴教學中普遍關注學生的技能培育,對學生演奏心理并未做出探究。很多學生在上臺表演中不可避免存在著焦慮,緊張情緒,也影響了鋼琴成績和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要針對性培育學生的演奏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演機會,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思想,推進日常鋼琴教學工作的完善和發(fā)展,做好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實現(xiàn)他們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