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園
(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法律援助,指由司法行政部門構建專門法援機構,給予經濟條件窘迫或符合特定條件的公民無對價司法幫扶的司法救濟制度。未成年人1刑事法律援助則是指一國基于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司法保護的考量,由專門機構組織法援律師,給予他們免費司法幫扶的司法救濟制度。給予未成年人更高質量的刑事法律援助,有助于確保未成年人的有關程序權利,達成法律的理念。由此,筆者對中國未成年人刑事法援有關情況進行理論剖析和價值探討,并努力滿足實踐需要,探尋改良方法,期待中國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是不是有完備的法律援助立法體系是權衡一國公平與正義的重要試金石。在中國數(shù)量龐大的法令法規(guī)中,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部法律真正系統(tǒng)、詳細地規(guī)定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制度,只有極少部分如《刑訴法》和《條例》,對未成年人刑事法援有相對完整的描述。而剩下的規(guī)定都十分零散、瑣碎,分散于各相關文件中。此外,除《條例》外,目前沒有支持未成年人刑事法援的有關配套實施措施。其中,《律師法》只就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作出簡略的概要性規(guī)定,缺乏確切詳細的實施操作規(guī)則。因此,當下中國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制度的有關立法規(guī)定,立法不完善且水平參差不齊,散落于《條例》、《未保法》等多個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及政策法規(guī)之中,在內容上不具有完整性,在程序上也沒有形成可操作的體系,實際運用性不強。
首先,法律援助的刑事辯護成效較低。當前,我國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制度在運行層面首先表現(xiàn)出來的漏洞就是法律援助的刑事辯護有效性較低。中國當前的司法實務中,有著這樣的普遍傾向:應付了事——法律援助律師們?yōu)榱送瓿梢?guī)定的任務,一年幾個案件象征性參與了就行了,怠于行使辯護權,不對案件開展深入調查研究,不講規(guī)格、標準、質量,只求盡快走完辯護流程。
其次,未成年人刑事法援服務質量無監(jiān)督保障 目前,中國法援工作的法律監(jiān)督只反映為由法律協(xié)會、司法行政部門實施監(jiān)督,但是關于如何實施監(jiān)督的細則卻予以忽略。
提高有關立法的效力層級,并完備相關實施細則,尤其是要為未成年人構筑專門的刑事法援制度。筆者建議以“教育、感化涉罪未成年人”的理念為指導,構建專門的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制度。首先,有必要確保公眾擁有憲法高度的法律援助的基本權利;其次,在國家立法高度,考量中國基本國情與司法實務特點,吸收各項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條律令的內容,由全國人大專門制定出一部包含未成年人權利、義務等特殊保護制度的刑事法律援助的法律;最后,各地方也應該根據各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因素,及時、準確、高效執(zhí)行和細化中央的政策法規(guī),制定地方法規(guī)、規(guī)章,由此形成一套結構完整、層次鮮明的未成年人刑事法援立法體制。
通過考試、公開招聘等方式,從社會上廣泛選拔優(yōu)秀律師組成一支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專職隊伍,提升刑事辯護法援工作的有效性,增加涉罪未成年人對法援服務的接受程度。
法援機構仍然要大幅度宣傳、推廣,向社會公布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專職律師的成員名單和及其專業(yè)特長,提升其知名度與接受度。此外,法律援助中心還可以定期安排咨詢接待日,讓涉罪未成年人及其近親屬能夠當面向律師進行法律咨詢并得到專業(yè)解答,簡化程序、手續(xù)以提高效率。
國家有必要增加對培訓未成年人刑事法援社會律師的財政支持,并按期對社會律師開展專門培訓,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法援社會律師團隊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水準。
未成年人刑事法援案件的處理質量是頭等大事,事關千千萬萬未成年人的幸福、福祉,因而有必要構筑健全的監(jiān)督機制。對此筆者提供幾點改進建議:
首先,國家立法機關應對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單行立法或專章立法,制定更為細化的評價和考核機制,為律師辦理此類案件提供程序性的技術引導。
其次,司法行政機關理應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對未成年人刑事法援狀況的日常監(jiān)控、管理,通過制定嚴格、規(guī)范的相關評測與督查機制,保證法援機構和人員廉潔奉公??紤]依托互聯(lián)網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律師網絡大數(shù)據庫,將律師的個人基本情況、從業(yè)經歷、獎懲考核記錄等向涉罪未成年人及其近親屬開放,并允許其在數(shù)據庫內自主選擇。
最后,法援機構內部應當進一步明確援助律師提供法援服務的工作規(guī)范和服務標準,保證律師真正重視未成年人刑事法援工作,避免使其流于表面、浮于形式。
法援資金是開展法援工作的經濟脈搏,是助推法援事業(yè)向前邁進一步的燃料。如果一國能夠給法援工作注入豐厚資金,那么該國法援工作的質量、水平極有可能是高水準的,反之則可能是低效的。為了補償政府經費支持的缺口,滿足我國公民不斷擴張的法援服務需要,這就要求創(chuàng)設帶有中國特點的法援資金供給機制。不僅要大幅度增加政府資金注入的政策傾斜力度,還要動員所有積極有利因素,擴大宣傳廣度、力度,廣泛募集國外國內贊助、捐贈,借鑒外國募集資金的有關經驗,積極探索訴訟保險、青少年權益保護基金會、發(fā)行法援公益彩票等資金籌措新方式,緩解資金緊缺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