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階層——士……他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他們以純粹自由人的身份,出現(xiàn)在社會中;他們以其獨立的人格,在社會邊緣守望文化。這個特殊的群體,每當(dāng)中國社會動蕩不安時,就特別忙碌。他們心懷天下,在亂世當(dāng)中卓爾不群,熠熠生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彩篇章。
(邢旭梅《以史家之筆書寫“士”的人文精神傳奇》,第5頁)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我們身上。針在不停地穿動著,又過了些時間,一個香包終于被我完成了。我細細地觀賞著,輕輕地撫摸著它帶給我的獨特的感覺,聞著這股艾草香,不經(jīng)意間想起了《離騷》中的“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于是滿心歡喜,提著它走出這間小屋,慢慢悠悠,不慌不忙。它在風(fēng)中搖動,發(fā)出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動人肺腑……
(楊清瑜《游西江古村》,第24頁)
杉樹的葉,呈披針狀,像篦子一樣排列,我們叫杉棘。因葉尖很鋒利,小時候的我們沒有一個不被它刺過。幾次被刺得鮮血淋漓、號啕大哭后,我們一度聞杉色變。后來,在大人的示范下,我們學(xué)會了用手正面握杉棘的訣竅。從此,杉棘就乖乖聽話,不再咬人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杉棘讓我們初嘗到了生活的艱辛、人生的苦難。也因為它,我們單純的眼睛多了一種色彩。
(朱耀照《山上有杉》,第6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