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為老師減負 讓學生學習”
2020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方舟評論
現(xiàn)今,家長更焦慮,老師更煩心,為的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態(tài)度的缺失。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拼死拼活、忙前忙后,報許多培訓班,買許多課輔資料,幫孩子整理知識點等等,希望能給孩子更好的學習條件,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這樣看似在幫助孩子,可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你給的是他需要的嗎?你為他做的,真的能替代他自己做的嗎?
往往家長急得不得了,孩子卻絲毫沒有緊迫感,因為家長參與過多,學生自然形成了依賴,“反正你會幫我解決問題的,我又何必想那么多呢?”久而久之,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還會剩下多少呢?
家長要擺對自己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位置,可以適當引導和監(jiān)督。學生才是學習上的主人公。獨立的、自主的學習能力才是孩子應該具備的能力。作為家長,不輕易插手,而只需默默地配合,多傾聽,多交流,在孩子明確需要幫助時,再給予鼓勵和支持,這樣更合適。
湖北武漢?汪圣銘?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