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兒子今年10歲,學習成績較差。以前我常打罵他,近年來我改變了教育方式,親子關系好轉??梢豢春⒆拥膶W習成績,我又很著急。他的主要問題是學習被動,效率不高。上小學就如此,那上初中后怎么辦?我常跟他講道理,他光點頭,等真正做時又忘了。除不愛學習外,孩子其他方面還不錯,禮貌善良、樂于助人、不太嬌氣。針對他的學習,我不斷耳提面命,但收效甚微。
請問,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胡杰
答:一般來說,品格良好的孩子對學習都很積極。但為什么您的孩子品格良好,卻學習散漫呢?因為對于學習,他處在一種無法拒絕、消極回避的狀態(tài)中。無法拒絕是因為他是學生,必須學習;消極回避是因為從目前看,即使他不學習也不會產生太惡劣的后果,何況還不是一點都不學。
孩子之所以會這樣,通常有以下原因:
1.家長的不斷要求和干預,導致他厭倦了學習。家長的過度干預造成了孩子的反感。心理學研究有個著名的實驗:當孩子看見白胡子老頭時,研究人員就敲鑼把孩子嚇哭。五次三番后,只要白胡子老頭出現,即使不敲鑼,孩子也會哭。后來,孩子看見山羊也大哭起來。孩子因為家長的不當干預,對學習產生了不愉快的感受,以至于后來看到課本就難受。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需要研究一下如何杜絕給孩子帶來負面刺激了。
2.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出現學習困難。不喜歡學習,是因為沒有從學習中得到過快樂。愛吃糖的人是因為糖很甜才想吃,聰明的趕車人在驢的前面放把草,是因為摸準了驢想吃草的心理。就是說,假如一件事情你總做不好,就不容易對這件事產生熱情。而孩子一旦學習困難,就不容易對學習產生熱情。而孩子學習困難,有的是因為天資問題,缺乏基本智力;有的是因為發(fā)展問題,如小時候能力發(fā)展不足,但到一定年齡后自然就好了;有的是因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有問題……
家長要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孩子克服了學習困難,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
3.學校、教師對學生缺乏鼓勵和關懷。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學校是不是具備良好的學習氣氛,教師是不是學生的有效導師,直接影響學生是不是熱愛學習。
目前,有些學校采用優(yōu)等班制,造成差生不喜歡學校;有些教師教學采取題海戰(zhàn)術,也會造成學生對學習反感。
以上三個因素,家長能做的是改變自己:一是不要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要關注孩子的快樂。這里的快樂,不是吃飽就高興的生物性快樂,而是人能實現并超越自我的精神快樂。二是對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進行指導。如同練字帖,通過規(guī)范的訓練,短期內讓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得到優(yōu)化、強化。三是停止講大道理,對孩子學習上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