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是一座“移來的”城市,是一個不排外的城市。
據(jù)《貴陽城市發(fā)展史》記載,明代的“屯民”和清代的“客民”,是使貴陽成為一個“移民城市”的主要原因。如今,都說著地道貴陽話的本地人,其祖籍多在外省。來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融匯在貴陽這個小城,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了“和而不同、川流不息”的城市文化特點。
本期為大家介紹《博文貴陽(下函)》系列叢書第二輯《竹枝貴陽》。
竹枝,又名竹枝詞、竹枝辭,原是古代巴蜀一代的山野民歌,后經(jīng)文人加工采用,成為一種吟詠風土民俗的詩體,以歌詠一地的風土民俗為主要特色,周作人稱之為是“韻文的風土志”,其性質為“以詩為乘,以史地民俗的資料為載”。故竹枝詞除作為文學的詩歌外,還有一大功能就是能“志土風而詳習尚”。自中唐時起,歷代文人皆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因志一地風土的特點,其地域性極強。
貴州自明朝建省后,外籍官員、佐幕文人大批入黔,面對黔中風土民俗,他們多以竹枝的形式描寫黔地風土,本土文人也多以竹枝記錄鄉(xiāng)土風情,故而自明、清以至民國,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其中以清代張國華《貴陽府竹枝詞》和金國楠《金筑山歌》為代表。這本以竹枝為引,參照史乘,以散文之形式成篇的《竹枝貴陽》,既有對歷史的關照,又帶著對大自然的謙卑,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觀點以及對人文歷史的敬畏,以個人的所見所感,講述著這座其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小城。
細細品讀這本《竹枝貴陽》,過去一時一地之景象,一風一俗之情味,舊時風物、生活百相皆如歷歷在目。(來源: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老城記》編輯組 編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定價:¥62.80
推薦理由:與一座老城的美麗邂逅、細筆勾勒的山城記憶、領略獨特的黔貴風情、目睹層出不窮的新鮮事兒、感受人文薈萃的西南山城、品味綻放在舌尖上的別樣煙火、聽行商坐賈的喧囂市聲、忙里偷閑做一個爽朗的貴陽人、探尋文化名家的筑城足跡。
作者:( 美 )白立文
譯者:王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68.00
推薦理由:貴陽市所在的省份貴州,是遠古人類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遠古時期,這里的先民們就開始耕耘這片土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貴州的土著居民,與從四面八方遷徙而至的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起,共同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山川河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