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 李 雅
新課標下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科學提升教學質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身于初中歷史學習實踐中。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巧妙利用歷史地圖,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認知,科學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素養(yǎng),繼而整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一直以來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當成知識接收的客體,盲目進行課程知識的傳輸與灌輸,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本身難以優(yōu)化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诖?,在新課標下,教師應該積極利用歷史地圖來開展歷史教學工作。
日常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地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僅僅憑借一張嘴來進行授課,一些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很難在較短時間內理解與消化歷史知識。為改變這一傳統的教學現狀,切實提升歷史教學質量,整體優(yōu)化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利用歷史地圖。一方面,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歷史地圖的輔助教學方式,能梳理學生的認知思路,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與消化歷史知識,不斷建構歷史知識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教師使用歷史地圖輔助教學,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地圖學習興趣。歷史地圖運用不同顏色的線條與各種符號將歷史地名成比例縮放,將歷史事實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些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與應用能力。總而言之,在日常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地圖具有很明顯的輔助學習作用。教師作為歷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整體發(fā)揮歷史地圖的教學輔助成效。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已經認知到歷史地圖的重要作用,也積極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嘗試采用歷史地圖這一新穎的教學手段。但總體而言,在歷史地圖的運用過程中尚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第一,學校缺乏對歷史學科的重視,歷史教學課時有限,教師無法實現歷史地圖的充分利用。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歷史學科的教學地位不斷提升。但在實踐過程中,仍有部分學校并不注重歷史學科,同時也沒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優(yōu)化歷史課時安排。在相對短的授課時間內,教師顯然難以充分利用歷史地圖來進行授課。同時,學校采購的歷史地圖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錯別字、錯圖等問題比較凸顯。第二,教師習慣采用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守舊缺乏創(chuàng)新。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歷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同時也是歷史地圖的倡導者,理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積極利用歷史地圖來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但現階段,部分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仍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甚至認為歷史地圖的運用,反而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造成歷史課時延誤等。同時,部分教師可能具有較高的歷史教學能力和素養(yǎng),但卻缺乏對學生心理特征的掌握與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實現歷史地圖運用與學生認知心理以及興趣的高度契合,這無疑影響著歷史地圖的運用成效。第三,學生缺乏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也沒有掌握歷史地圖的運用方法。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現階段,在初中歷史學習實踐中,學生明顯缺乏對歷史學科的興趣,甚至認為歷史學科是無用的。同時,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缺乏歷史地圖的運用能力和素養(yǎng),在歷史地圖的運用過程中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
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有效提升歷史教學質量,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歷史認知,教師應該在歷史教學中巧妙運用歷史地圖,不斷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歷史學習實踐中,積極利用歷史地圖以及歷史內容等來進行分析與探索。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歷史地圖來進行直觀性的授課。歷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踐具有一定的脫節(jié)性,若教師仍延續(xù)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特點,仍采用陳舊的“滿堂灌”的教學手段,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基于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科學發(fā)揮歷史地圖的直觀性作用,將遠離學生生活實踐的歷史內容,將一些抽象化的歷史知識,將一些復雜的歷史脈絡等展現在歷史地圖中,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性記憶與認知。初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科學開展歷史授課。
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可能都有這樣的認知障礙,即無法在時間軸上分別對應國內外的歷史事件,更多將這些相關聯的歷史知識割裂開來。因此,為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歷史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歷史地圖來組織教學。比如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橫向時間軸的方式來認知國內外的大事件,同時充分利用歷史知識儲備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聯性。比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縱向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當然,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依托于歷史地圖來強化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比如在“戰(zhàn)國七雄”的歷史地圖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地理學科的知識,來分析這些國家農業(yè)發(fā)展重點,以此來判斷他們的農業(yè)生產能力。
在初中歷史教材內容的編訂過程中,受教材編訂的影響,很多歷史內容往往只是一個相對抽象化的概念,或者簡單化的發(fā)展脈絡。為優(yōu)化學生的歷史認知,整體提升學生歷史知識的掌握水平,引導學生回顧整個歷史事件內容,教師可以借助于歷史地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教師通過深入分析歷史地圖中的朝代、社會事件、風土人情等,直觀形象地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歷史地圖中的時期,讓學生們能感受到當時發(fā)生了什么歷史事件,進而在整體上把握歷史內容。與此同時,教師充分利用歷史地圖教學,還能夠整體提升學生的歷史觀,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地評價歷史史實。比如《鄭和下西洋》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來展現鄭和一路的艱辛歷程,引導學生在認真觀看歷史地圖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鄭和下西洋過程中的重重困難以及不畏艱辛的可貴品質,繼而引導學生全面評價這一豐功偉績,同時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歷史責任感以及愛國精神。
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作為歷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積極迎合新課標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歷史地圖教學,充分發(fā)揮歷史地圖直觀形象的特點,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成效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