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文霞 商青霞 郭瑾
(山西省軍區(qū)太原第八干休所門診部 山西 太原 030006)
雙硫侖反應(又稱雙硫醒反應、酒醉貌反應),系指雙硫侖抑制肝臟中乙醛脫氫酶活性,阻撓乙醇正常代謝,使乙醇氧化為乙醛后再分解氧化為乙酸的反應受阻,導致體內乙酸蓄積,從而引起一系列乙醛中毒的癥狀與體征。許多藥物如頭孢哌酮、甲硝唑等,與乙醇聯(lián)用也可出現(xiàn)類似的反應,稱為雙硫侖樣反應。近年來,雙硫侖樣反應逐漸增多,在臨床診療中,如果對其認識不足、搶救處置不當,易造成不良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F(xiàn)將2012 年1 月—2019 年10 月臨床工作中收治處理的頭孢哌酮致雙硫侖樣反應36 例進行分析總結,以引起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我院對2014 年12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使用頭孢哌酮前后接觸乙醇所致雙硫侖反應病人中選取36 例患者,男30 例,女6 例,年齡3 ~86 歲,平均年齡43 歲。用藥種類:頭孢哌酮舒巴坦鈉28 例,頭孢哌酮8 例;用藥劑量和給藥途徑:均為常規(guī)劑量、靜脈注射。接觸酒精種類:白酒27例,紅酒6例,啤酒3例;飲酒量:10 ~200ml。發(fā)病時間:25 例為用藥期間飲酒出現(xiàn)反應,均在飲酒后5min ~2h 發(fā)病,其中<30min 17 例,30min ~1h 7 例,1 ~2h3 例;2 例為停藥1 ~5d 飲酒出現(xiàn)反應;7 例為飲酒后使用頭孢哌酮出現(xiàn)反應,均在用藥后30min ~12h 發(fā)病,其中<1h 4 例,1 ~3h 2 例,3 ~12h 1 例。以上36 例患者既往均無頭孢哌酮及乙醇過敏史。
36 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現(xiàn)全身皮膚潮紅、軟弱無力、眩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8 例患者出現(xiàn)心悸、血壓下降等癥狀,2 例患者出現(xiàn)胸悶、氣促等癥狀,1 例患者出現(xiàn)嗜睡、幻覺等癥狀。全部病例完善血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胸片、腹部超聲等檢查,其中心電圖示心動過速18 例,ST-T 改變11 例,房性早搏5 例,心肌酶(CK-MB)輕度升高2 例;1 例意識障礙患者同時行頭顱CT 檢查無陽性發(fā)現(xiàn)。所有病例中,飲白酒者癥狀重于飲紅酒、啤酒者,飲酒量多者癥狀重于飲酒量少者,用藥與飲酒間隔時間短者重于間隔時間長者。
接診后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癥狀、用藥史、過敏史、飲酒史,36 例患者應用頭孢哌酮前后均有乙醇接觸史,結合臨床癥狀迅速做出診斷。處置過程中所有病例完善相關化驗檢查以排除其他急癥,明確有無多種疾病共存。全部病例中7 例患者病情較重(均系伴發(fā)基礎疾病患者,且于用藥期間飲白酒,飲酒量也高于其他患者)住院治療,其余患者門診治療觀察。
雙硫侖樣反應實質上為乙醛體內蓄積所誘發(fā),故治療可參照急性乙醇中毒處理[1]。首先立即停用乙醇制品及相關藥物,積極對癥、支持治療。癥狀輕者如僅有全身潮紅、惡心可以不做處理,多飲水,密切觀察;癥狀嚴重者同時予以持續(xù)吸氧、靜脈補液、應用糖皮質激素、生命體征監(jiān)測,并備齊除顫儀、吸痰器、氣管插管等急救器材以及升壓藥、擴冠藥、抗心律失常藥、呼吸興奮劑等急救藥品。對于飲酒量大、發(fā)病30min 內就診、無嘔吐癥狀的患者,可進行催吐或洗胃,以加快乙醇排泄、減少乙醇吸收;對于嘔吐患者給予奧美拉唑注射劑40mg 靜脈滴注以保護胃粘膜,保持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誤吸及呼吸道引起窒息;意識障礙合并嘔吐者注意及時清除口腔內嘔吐物及鼻腔分泌物;嘔吐頻繁且癥狀嚴重者,可給予胃腸動力藥物以減輕嘔吐癥狀,避免食管粘膜撕裂;對于呼吸困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去除緊身衣物,減少胸部壓迫,抬高床頭,將體位調整到舒適位置,必要時給予鹽酸納絡酮0.4 ~0.8mg 靜脈滴注以減輕呼吸抑制;對于ST-T 改變且血壓正常者給予硝酸酯類藥物應用;對于心律失常患者可給予β-受體阻滯劑及抗心律失常藥物;對于有休克癥狀患者采取“V”型體位、建立雙靜脈通道、快速補液擴容、糾正酸堿失衡、注意保暖、記錄24h 出入量,必要時給予多巴胺靜脈注射以升壓;對于意識障礙患者,可給予胞磷膽堿500mg、鹽酸納絡酮0.8 mg 靜脈注射促進患者蘇醒;對于患者及家屬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責難等情緒,應及時做好解釋安撫和心理疏導工作。
36 例患者經急救處置后,15 例患者40min 內癥狀消失,14例患者40min ~3 h 內癥狀完全緩解,7 例患者住院2 ~3d 后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半月后隨訪均無不適。
雙硫侖是一種橡膠硫化催化劑,人體微量吸收后即能引起面部潮紅、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尤其是飲酒后這些癥狀更嚴重,稱為雙硫侖反應。利用這一特點,雙硫侖可作為酒增敏藥物用于戒酒治療[2]。
雙硫侖反應發(fā)生的主要機制為:通過其代謝產物阻斷多巴胺β-羥化酶形成,致腦內多巴胺濃度增加,而產生不適癥狀。另外,雙硫侖中的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可競爭抑制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活性,使乙醇在體內氧化為乙醛后,不能再繼續(xù)分解氧化成乙酸,乙醛在體內蓄積而產生中毒現(xiàn)象[3]。而在服用具有雙硫侖結構或作用機制相同的藥物前后使用含乙醇的制品,也會出現(xiàn)一系列類似的癥狀,稱為雙硫侖樣反應[4]。
臨床報道可誘發(fā)雙硫侖樣反應的常見藥物有4 類:①頭孢菌素類:包括頭孢哌酮、頭孢唑啉、頭孢曲松等;②硝基咪唑類: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等;③其他抗菌藥:如莫西沙星、呋喃唑酮、酮康唑、氯霉素等;④降糖藥:如苯乙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此外,也有報道藿香正氣、尼膜同、氫化考的松、華法林、異煙肼、水合氯醛、硝酸甘油、奧美拉唑等藥物引起類似反應[5]。
頭孢哌酮為高效廣譜第三代頭孢菌素,對各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多種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胸腔、腹腔、皮膚、軟組織、骨、關節(jié)等部位的感染。頭孢哌酮致雙硫侖樣反應的發(fā)生機制,是因其化學結構上存在與雙硫侖化學結構相同的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從而引起類似雙硫侖反應的一系列癥狀。
雙硫侖樣反應起病急,進展快,癥狀不典型,缺乏特異性,容易漏診、誤診,而危害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因此,分析總結雙硫侖反應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概括其診斷要點:①起病急,迅速出現(xiàn)“類醉酒樣”癥狀;②發(fā)病前1 周內有頭孢菌素類、硝基咪唑類抗生素等用藥史;③用藥前后有乙醇接觸史;④發(fā)病前所飲酒量較平時預期酒量明顯減少;⑤排除藥物食物過敏、藥物食物中毒、乙醇過敏、乙醇中毒、低血糖、輸液反應等急癥;⑥排除冠心病、慢阻肺、腦血管病等相關基礎疾病及其并發(fā)癥。根據以上幾點大致可以做出初步診斷。
通過本組病例觀察,頭孢哌酮致雙硫侖樣反應的病情輕重與乙醇的接觸量呈正相關,與用藥和接觸乙醇的間隔時間呈負相關。另外,兒童、老年人、有基礎疾病及過敏體質者反應重于正常成年人。結合臨床所見,現(xiàn)多數(shù)醫(yī)師認為,使用頭孢哌酮期間以及停藥后1 周內,應避免接觸乙醇及含乙醇制品,同時,接觸乙醇及含乙醇制品后1 周內也應避免使用頭孢哌酮等雙硫侖樣反應相關的藥物。
近年來,隨著飲酒人群的增多,及頭孢哌酮等抗生素廣泛應用,雙硫侖樣反應發(fā)生越來越常見,在臨床工作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雙硫侖樣反應的發(fā)生,多數(shù)情況下是由于患者對本癥知曉率低、缺乏安全合理用藥相關知識,以及臨床醫(yī)護人員對本病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宣教指導不到位,因此提醒廣大醫(yī)護人員要提高對雙硫侖樣反應的認識水平。臨床工作中,對于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應在外包裝上注明禁止飲酒的警示標識;在臨床接診出現(xiàn)上述“類醉酒樣”癥狀的患者時,一定認真詢問患者的用藥史及飲酒史,避免漏診、誤診;在感染患者臨床治療中,要結合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果慎重選擇抗生素,對于確需使用雙硫侖樣反應相關的藥物,開具醫(yī)囑和處方之前,除要認真詢問患者過敏史以外,還應仔細詢問患者的飲酒史,耐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合理用藥宣教,特別交代注意事項,明確告知患者酒后用藥、用藥后飲酒不但可能影響藥效,而且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危及健康和生命,再三提醒患者對此類藥物用藥期間及用藥前后1 周內不能飲酒,不能使用含酒精的藥物、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和飲料,不能用酒精消毒皮膚或擦浴外用,以降低雙硫侖樣反應的發(fā)生。雙硫侖樣反應屬藥源性急癥,一旦發(fā)生易產生醫(yī)療事故和糾紛,因此明確診斷后應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救治措施,以確?;颊呱眢w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醫(yī)療事故和糾紛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