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彪奇 鄭州譜尼測試技術有限公司
食品在貯存、加工、生產、包裝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被重金屬元素污染,食品安全是社會各界重點關注的問題?;诖?,對于食品重金屬污染來源危害及其檢測方法進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食品中的鉛污染主要來源于含鉛的食品加工劑和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與容器中的鉛溶出,食品原料農作物受到工業(yè)廢料的污染。食物鉛污染會對人體的腎臟造血系統(tǒng)產生嚴重危害,進而損害人體骨骼造血系統(tǒng),引發(fā)腦水腫、腦缺氧、貧血等問題[1]。
汞作為食品重金屬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大量含汞廢物且不符合相應排放標準的材料進入到食品的運輸、加工及原料生產環(huán)節(jié),會危及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人體腦部組織引發(fā)汞中毒,進而導致聽力困難、視野變窄、運動失調或四肢麻痹等癥狀。汞中毒嚴重者會出現(xiàn)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使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作物進行食品生產可導致食品中帶有砷,機體內的砷濃度達到一定標準后會引發(fā)砷中毒,進而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障礙、消化系統(tǒng)故障、神經系統(tǒng)障礙或皮膚病變等癥狀。
含鉻的食品容器或工業(yè)廢料也會污染食品,進而損傷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與骨骼,導致癱瘓、骨質疏松等病癥。
其特征譜線的檢測方法為原子吸收光譜法。通過譜線的減弱程度,定量定性分析食品中含有的重金屬元素,依照重金屬光譜的變動情況檢測出重金屬元素含量。原子吸收光譜檢測法具有針對性強、速度快、靈敏性高的特點,但存在儀器設備體積較大、操作要求較高等不足。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有了顯著發(fā)展,該種技術具有電感耦合電離高溫的特性,且將特有的接口技術與能夠靈敏快速掃描的質譜儀相結合,是一種靈敏性極高的分析檢測技術。電子倍增管、四極質譜儀、霧化室、等離子體發(fā)生器共同構成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檢測設備。電感耦合等離子檢測法更適用于鉻、砷、汞、鉛等重金屬元素的檢測,其工作原理為消解試驗樣品后經相關儀器設備進行測定,定性元素的特定質量數,借助外標法通過對內標元素質譜信號與待測元素質譜信號強度的檢測完成定量分析。該種檢測方法能夠同時檢測多種重金屬元素,具備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較高、速度較快的優(yōu)點。用該種方法能夠顯著提高食品安全檢測質量,快速獲得可靠、精準的檢測結果。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 nm波長條件下對物質的吸光度進行測定,主要用于定量測定、雜質檢查以及鑒別。當被測物質溶液被光穿過時,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可借助重金屬與顯色劑的反應并形成有色分子團的特點,依照物質的溶液顏色、物質溶液濃度狀況對食品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檢測,該種方法具有檢測設備體積小,操作簡便,速度快,靈敏性高的特點,但應用的局限性使其無法廣泛普及。
快速檢測法包括試劑比色檢測法與試紙法。試劑比色檢測法將重金屬元素與顯色劑混合,二者發(fā)生反應并產生相應的有色分子團,然后借助光度計快速檢測各類有色分子團。試劑比色檢測法的優(yōu)點較為突出,例如,技術成熟、儀器設備體積小、檢測成本低,是當前主要的食品重金屬檢測方法。但在開始檢測前應消解樣品,檢測其溶液形式。
試紙法主要是借助特效顯色反應檢測食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將待測重金屬元素溶液滴在相應的試紙上,即可發(fā)生顯色反應,通過對顏色的檢測,完成對重金屬元素的檢測。該檢測技術能夠迅速檢測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檢測時間通常小于10 min。
電化學檢測中所用試劑與設備包含電解質溶液、傳感器以及電化學檢測裝置。在該檢測技術的支持下,開發(fā)出了可靠性較強、靈敏性較高的重金屬元素傳感器。結合虛擬儀器裝置與微電子技術能夠獲得功耗較低的檢測裝置,滿足相應的檢測需求。
綜上所述,食品重金屬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yè)污染、超標農藥以及不合格食品原料、包裝材料和容器?,F(xiàn)階段,主要的食品重金屬檢測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檢測法、紫外可見光光度法、試劑比色檢測法、試紙法以及電化學檢測技術。通過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能夠保障食品安全,為社會穩(wěn)定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