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姣,王培麗,孟方方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骨一科,河南 鄭州 450000)
腦膠質瘤是常見的原發(fā)性顱腦腫瘤,由于大腦和脊髓膠質細胞癌變所導致[1],是由先天的遺傳高危因素和環(huán)境的致癌因素所致[2]。由于腫瘤對腦周圍組織的擠壓及腫瘤細胞分泌一些因子,導致患者腦部水腫,阻礙腦部血液回流導致靜脈壓升高,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3]。目前為止手術依舊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可延長患者的存活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人性化護理模式一直遵守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患者提供心理、精神及生活上的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其要求。本文觀察人性化護理模式對腦膠質瘤患者應激反應及疼痛程度的影響。
選取2016-01~2017-01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收治的40例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5~64歲,平均(49.2±5.4)歲;其中發(fā)于幕上16例,發(fā)于橋腦4例。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38~65歲,平均(50.1±5.6)歲;其中發(fā)于幕上15例,發(fā)于橋腦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入院后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病房環(huán)境,對其進行腦膠質瘤相關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發(fā)生原因、治療意義、治療效果等,并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其多交流,以改善不良心理情緒,同時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等。觀察組給予全面綜合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如下:(1)建立系統(tǒng)全面的護理小組,由??漆t(yī)生、護師、責任護士組成,護理小組與每位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詢問其護理需求,并觀察其情緒,針對存在不良情緒的患者,了解其情緒來源,便于護理措施實施,同時向患者介紹疾病和手術的相關知識,與其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讓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心理護理:于術前1d進入病房內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以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針對情緒不佳患者采用多媒體、播放舒緩音樂等轉移注意力方式,緩解其負面情緒,同時與患者分享既往成功治療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3)讓患者術前進行各項體檢化驗,避免因其他疾病耽誤手術日程。于手術前對手術室消毒通風,保持手術室處于干凈、整潔狀態(tài),為患者營造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減少其心理負擔。術中尊重患者隱私,遮擋私密處,并應用被單包裹非手術部位,適當采用電熱毯及相應保溫系統(tǒng),維持患者體溫。(4)用藥指導:術后根據(jù)醫(yī)囑予以相應鎮(zhèn)痛藥物,并對家屬詳細講解藥物用量、用法等,避免誤用、錯用情況。(5)康復護理:術后根據(jù)患者飲食習慣為其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方案需以高維生素、高蛋白類食物為主,同時需嚴禁煙酒、辛辣、刺激類食物,并根據(jù)患者術后恢復的情況制定功能鍛煉計劃,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同時需對患者講解鍛重要性,以促進身體機能恢復,后期根據(jù)病情恢復情況再次調整鍛煉的計劃和強度;叮囑患者術后忌食腥辣生冷等物品、戒煙酒、多給予高蛋白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1)兩組血清應激標志物對比。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T0)、術前1d(T1)、氣管插管前(T2)、手術結束時(T3)及手術后3d時(T4)血清應激標志物,即血清IL-6水平和皮質醇。(2)兩組術后心理狀態(tài)及疼痛情況。采用焦慮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評價心理狀態(tài),兩者均包括20個項目,各項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為80分,前者臨界值為50分,后者臨界值為53分;手術后3d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0~10分,分別代表無痛至劇痛。
相比對照組,T0兩組血清IL-6水平和皮質醇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1、T2、T3、T4時間段血清IL-6水平和皮質醇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應激標志物對比
兩組術前SAS、SDS及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SAS、SDS及VAS評分均較術前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心理狀態(tài)及疼痛程度對比分)
臨床上腦膠質瘤早期癥狀不明顯,等到癥狀顯出時伴有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惡性程度較高。手術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式,但患者擔心手術風險,術后愈合、復發(fā)等方面的問題,容易造成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5]。應激反應是指機體受到強烈刺激作用下發(fā)生的非特異性防御反應,腦膠質瘤患者發(fā)生的應激反應主要分為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這兩種。針對上述情況,對腦膠質瘤患者圍手術期實施規(guī)范的護理措施在降低應激反應中尤為重要。
皮質醇、IL-6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血清應激標志物,其中皮質醇是機體內一種糖皮質激素,其為腎上腺皮質糖類代謝作用最強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于正常情況下,其水平較為穩(wěn)定,但當機體遭受創(chuàng)傷或感染時,其水平可大幅升高。IL-6是白細胞介素家族的一員,其主要由纖維母細胞、T淋巴細胞、上皮細胞等多種瘤細胞生成,具有刺激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增殖,提高細胞分化能力等作用,同時其濃度較高可誘導C反應蛋白合成,提高皮質醇分泌量,進而降低患者免疫防御能力,延長康復時間,而穩(wěn)定兩者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應激狀態(tài),利于身體機能恢復。人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護理模式,通過建立系統(tǒng)化護理小組,涵蓋了專科醫(yī)生、護師、護士等是一支專業(yè)的治療團隊,有助于為腦膠質瘤患者提供更好的醫(yī)療服務,全面系統(tǒng)了解患者的病情,實施符合實際情況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應激反應、負性情緒及疼痛程度均較低,可見人性化護理有助于降低應激反應,減輕了患者術后的疼痛感、降低患者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原因在于讓患者進行術前各項檢查,聽舒緩的音樂,有助于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的負面情緒,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改善負性心理可調經(jīng)應激反應水平,穩(wěn)定機體內環(huán)境,進而使IL-6、皮質醇水平較為穩(wěn)定,利于身體機能恢復。術后恢復階段根據(jù)個人恢復情況進行功能性訓練、飲食指導,有助于讓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用藥的習慣,制定合理膳食結構,加強術后鍛煉,定期復診有利于早日康復,同時還可以改善護患之間關系。人性化護理模式增強了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責任感、積極性,從注重患者疾病的護理理念向給患者提供全面系統(tǒng)的優(yōu)質護理轉變,從短期的護理行為向長期的護理行為轉變,展現(xiàn)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優(yōu)化護理質量。此外,為患者s提供優(yōu)質、全面、系統(tǒng)劃的護理服務,不僅優(yōu)化了護理質量,提高了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對護患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得到了改善。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模式明顯改善了腦膠質瘤患者的應激反應,同時降低了患者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