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曉杉 (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高師音樂專業(yè)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具有專門演奏或演唱能力的表演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綜合素質與復合藝術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能夠將他們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在從事教育行業(yè)中很好地得到展示,成為合格的音樂教師。
相對于本科生,高師音樂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對于眾多音樂技術課程,比如和聲、曲式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對于音樂史論及美學理論課程也有更多的了解。因此,電腦音樂課程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對高師音樂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知識學習上起到輔助作用,并能夠通過電腦音樂軟件綜合各學科的知識體系并統(tǒng)一展現出來。
研究生階段,各個相關學科之間不應該再是孤立地學習,而應該將各個學科所學知識相互融合,從而進一步加強理解。比如西方音樂史中的古典樂派時期就可以和和聲課程中的三和弦部分相互結合。因為在古典樂派時期,二度和七度都還作為一種不和諧的音響效果,因此在作品中,穩(wěn)定的陳述中更多地便是應用的三和弦,而一些七和弦只是在表達情緒比較激烈或者重屬副屬和弦中作為和聲色彩的變化才會出現。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古典樂派時期作品的音樂特點,學生可以分析出譜例片段的和聲后,并將其輸入進電腦音樂軟件中,便于從視覺上觀察和聲的進行以及它所制造出的音響效果。通過這種手段,不僅有利于理解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同時也有利于理解和聲學中和聲功能性、終止式等與古典樂派緊密相連的音樂知識,從而實現學科間的知識融合。
在西方音樂史巴洛克音樂風格學習的時候,課文中一定會提到復調技術手法在這個時期的產生和發(fā)展。而復調手法對于許多非作曲專業(yè)的同學來說其具體形式是比較陌生的。而作為高師音樂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理解復調手法是對于今后從事教育工作中如何排練好多聲部的合唱或小樂隊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此時的學習中,可以將巴洛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譜例片段輸入至音序器里,為了更清晰的理解聲部關系,還可以分聲部分音軌地進行輸入,輸入完成后,同樣可以先從視覺上感受到各個旋律線條的相互交織。通過音序器中旋律線條的運動,可以更好地理解模仿、對位、倒影等復調技法,從而感受到音樂史中多聲部旋律橫向運動的發(fā)展,并感受到復調技法帶來的美感。
由此可見,通過電腦音樂,研究生們可以將各個相關學科的所學知識進行融合,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點有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并能夠從宏觀層面把握音樂學科的知識體系。
對于高師音樂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來說,專業(yè)技能不僅僅是演奏與演唱,很重要的是他們的教學技能。如何合理應用電腦音樂來創(chuàng)新地展現音樂課堂的知識點,是值得研究生們思考的問題。
在研究生的課堂試講環(huán)節(jié)中,不少同學選擇高中音樂教材的交響樂來進行試講,試講流程大都是介紹作品背景,播放音樂同時用文字性的語言對音樂進行形象化的描述。他們往往忽略了音樂除了形象之外更重要的便是讓人如何理解音樂本體的魅力。
通過使用電腦音樂軟件,可以將交響樂譜例片段根據樂器與奏法的不同分軌分聲部輸入至音序器中,并在每個軌道加載相應的樂器音色。那么在課堂設計中,除了介紹樂曲的相關背景知識與音樂形象之外,將電腦音樂工程文件帶入課堂內便可以從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角度介紹交響樂的本質是不同樂器的交織。比如在講解弦樂器的音色的時候,便可以單獨播放弦樂器聲部,在課堂中介紹不同奏法時弦樂器表現力的區(qū)別;在涉及到木管樂器時,就單獨播放木管組聲部,從而介紹在不同音區(qū)中木管樂器的音色表現是大相徑庭的;以此延伸至銅管樂以及打擊樂。當分聲部分樂器講解完作品后,就可以將所有樂器同時播放,在課堂中展示樂器相互配合后的音色效果,并講解交響樂中音色交相呼應的本質,結合音樂形象便能更為完整地詮釋出交響樂的魅力。
交響樂除了最重要的音色組合概念的介紹之外,也可以通過音序器的視覺化音符形象,在課堂中較為簡要地介紹旋律、織體以及復調音樂的基本概念。比如為了講解旋律與織體的區(qū)別,可以將兩個聲部單獨播放;同時也可以將復調旋律去掉織體單獨播放,最后再將旋律與織體相互結合,講解結合前與結合后音響效果的區(qū)別,通過電腦音樂軟件將課堂內容講解變得更加多元化。
從以上教學設計可知,要在課堂中合理生動地應用電腦音樂,研究生階段的電腦學習將更為復雜與細致。本科階段的電腦音樂課程往往都只涉及到簡單的音樂編輯或音序器中的鋼琴編寫原理。而在研究生階段,如果涉及到較為復雜的和聲、復調以及交響樂配器知識,那么就要求研究生對音序器的分聲部音軌設計有更多的理解,對音色插件的掌握更加熟練,這些內容都提高了電腦音樂課程的難度與深度,對研究生的學習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當代,高師音樂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演奏演唱,還應該自覺地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電腦音樂技術也不僅僅是提供給專業(yè)作曲家的作曲軟件或者專業(yè)錄音棚的混音設備,它也應該走進課堂。同時,它不僅要走進高校的課堂,通過高校學生的學習,進一步走進中小學的課堂,使音樂課堂從最初階段就變得可聽、可看,超越教師的單純講解,通過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利于各個階段的學生吸收理解,促進高師音樂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學習與應用中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