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對北平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整合

        2020-12-01 05:21:19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東北大學張學良北平

        劉 毅

        東北淪陷后,大批東北軍民背井離鄉(xiāng)流亡關內(nèi),形成了以東北軍為主體,包括大學、中學、小學、文化團體等單位,大批名流、學者和幾十萬百姓在內(nèi)的東北流亡團體,其首領是張學良將軍。這個群體在當時的北平處境頗為艱難。據(jù)進步學生領袖宋黎回憶,“北京人由于對奉系軍閥的印象很壞,譏笑我們?yōu)椤鍪∨?,有的理睬我們,有的根本不理睬我們,我們的心情十分難過?!雹俅筮B市史志辦公室編:《宋黎紀念文集》,大連:大連出版社,2003年,第8頁、第100頁。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和特殊的政治處境,使他們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抗日復土的愿望。除吉林大學外,東北其他學府如東北大學、馮庸大學、東北交通大學的多數(shù)學生均流亡北平。除了東北高校的學生外,也有部分東北中小學生隨著家人流亡關內(nèi)。為解決其教育及生活問題,“東北中學、東北成城中學、念一中學、知行中學、廣安中學、東北難民子弟補習學校、東北交通職業(yè)中學、東北中山中學等先后成立”②張萬杰:《“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抗日救國實踐評析》,《長白學刊》2018年第1期。。這些愛國流亡學生與九一八事變前已在北平讀書的東北籍學生一起,共同構成了東北流亡學生群體,成為東北流亡群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皬屯吝€鄉(xiāng)”是東北流亡群體的最堅定意志,為此,他們積極參與北平的歷次抗日救亡運動,為各方政治勢力所看重。

        一、國民黨向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滲透

        九一八事變后,日偽敵人仇恨東北青年到平津去。東北流亡學生“過關時的心情,可說是恐怖萬分,誰不知道為了什么,有的許可通過,有的挨打挨罵,拘押,甚至處死也說不定,全憑敵人高興與否”。①王作新:《東北青年在平津》,《東青通訊》1944年第2期。東北大批愛國青年不甘心當亡國奴,受日偽的奴化教育,大批流亡關內(nèi),至1931年11月,從東北各地陸續(xù)逃亡來北平的大批東北難民中,大中學校教師、學生達千余人。在東北抗日救國會的呼吁下,張學良決定建立東北學院,收容流亡師生。1932年初,東北大學復校后,秉承張學良命令,東北學院改為東北中學。當時,東北中學政治情況復雜,學校成立不久,“就有國民黨、藍衣社、勵志社、國家主義派(青年黨)等黨派活動,也有共產(chǎn)黨”②李快:《從九一八到七七的經(jīng)歷》,見李劍白主編《流亡青年的腳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第138頁。。東北中學同學大都是失掉了家鄉(xiāng)、離別了爹娘而流落關內(nèi)的,他們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但在他們之中,“也有左中右之別,積極參加救亡運動的骨干分子是少數(shù),持中間態(tài)度的是多數(shù),思想反動的是極少數(shù),叫作兩頭小中間大。教職員也是如此”③張樹權:《抗日烽火燃燒在雞公山上——東北中學抗日救亡運動片斷》。見李劍白主編《流亡青年的腳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第107頁。。1935年起,華北局勢日趨緊張,繼《塘沽協(xié)定》之后,喪權辱國的《何梅協(xié)定》接踵而至。國民黨中央軍、憲兵團、黨部、政訓處、藍衣社、勵志社等帶有排日色彩的組織,均在日本侵略者的要挾、壓迫下退出北平,張學良支持創(chuàng)立的“東北中學被日寇視為反滿抗日的軍事學校自不例外”,“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則按日方意愿,迫使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停止工作,并強令東北中學遷出北平”④《東北中學簡史》,見李劍白主編《流亡青年的腳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第5頁。。

        在東北淪陷后,鑒于云集北平的東北流亡群體人數(shù)眾多,國民黨中央于1932年在北平成立東北黨務辦事處,“至于流徙后方之東北各學?;蛉嗣駡F體亦皆有黨務組織與活動,最重要者如東北大學之中央直屬區(qū)黨部、東北中山中學之區(qū)黨部等皆其例也”⑤東北大學編:《東北要覽》,三臺:東北大學,1944年,第133頁。。東北流亡青年,在當時是國民黨積極爭取的對象。據(jù)進步學生回憶,國民黨東北黨務辦事處的梅佛光“創(chuàng)辦了一個東北中山中學,有固定經(jīng)費,生活待遇較好,冬季服裝是青呢制服,以此誘惑東北青年。東北中學同學有的報考中山中學,一旦被校方發(fā)現(xiàn),立即開除;而中山中學也有個別學生愿來東北中學報考,被校方發(fā)現(xiàn)后,也是立即開除”⑥張樹權:《抗日烽火燃燒在雞公山上——東北中學抗日救亡運動片斷》。見李劍白主編《流亡青年的腳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第102頁。。由此可見,早在西安事變前,在北平分別隸屬于國民黨系統(tǒng)與張學良東北軍陣營的流亡學生學校,早已是涇渭分明、水火不容。

        據(jù)進步人士閻寶航回憶,以齊世英、梅公任為首的國民黨東北籍CC派,由東北逃亡進關的徐箴、周天放、臧啟芳以及早在關內(nèi)的曹德宣、李錫恩、王星周等國民黨勢力在北平積極發(fā)展勢力,在方方面面與張學良影響下的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相對抗。在組織民眾方面,由周天放出面主持、組織“東北行健學會”,網(wǎng)羅東北上層人士,以國民黨員為骨干;由曹德宣出面主持、組織“東北青年學社”及其核心組織“力行團”,宣傳國民黨官方正統(tǒng)思想,并在北平各院校發(fā)展“力行團”成員。在青年教育方面,國民黨先后設立“知行中學”及“念一中學”,由梅公任、周天放分別主持。國民政府教育部又在北平設立“東北青年教育救濟處”,以周天放、李錫恩為正、副主任,并由該處直接創(chuàng)辦東北中山中學,以李錫恩兼任校長。當時東北中山中學、知行中學、念一中學收容從東北進關、食宿無著落的大量流亡學生,與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所領導的東北中學和在北平復校的東北大學相對立。①閻寶航:《流亡關內(nèi)東北民眾的抗日復土》,見《閻寶航紀念文集》編委會編《閻寶航紀念文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頁。在輿論方面,由梅公任創(chuàng)辦“九一八周刊社、東北青年半月刊社、東北行健月刊社、北強月刊社”②李云漢、林泉訪問,林泉紀錄:《栗直先生訪問紀錄》,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第47頁。等機構。設立民友書局(附設有印刷廠),出版《東北月刊》《東北旬刊》《東北青年》《行健月刊》《行健叢刊》《北強月刊》《蒙古月刊》《黑白半月刊》等刊物,以此與“救國會”的刊物相對抗,積極維護國民政府在事變后被動的輿論地位,把東北喪失的責任推到張學良身上,宣傳“安內(nèi)攘外”的現(xiàn)行政策。國民黨的宣傳,曾使一些在北平的東北上層人士及流亡學生受到很大影響。③中共東北軍黨史組編:《東北軍與民眾抗日救亡運動》,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年,第58頁。以上國民黨主導下的機構解決了大量東北流亡學生的生計教育問題,擴大了國民黨在北平東北流亡學生群體中的政治影響力,按照官方標準培植了一定的“復土還鄉(xiāng)”愛國勢力。但同時,其積極打壓異己,妄圖壟斷東北流亡學生群體主導權的行為,也為各方進步救亡勢力所批判。

        二、國民黨對北平“青年黨”勢力的整合

        1919年五四運動后,隨著以反帝反封建為初步綱領的共產(chǎn)主義黨、團在中國的誕生,以曾琦、李璜為首的國家主義派,也提出“內(nèi)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口號,以與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爭奪群眾。張學良為擺脫日、俄兩強的壓迫,與其幕僚曾一度寄希望于國家主義派。這樣,在張學良任校長東北大學和馮庸任校長的馮庸大學,曾有國家主義青年黨的活動。九一八事變后,張、馮二人辦的大學均遷來北平。張學良為收容入關的東北流亡學生,為復土還鄉(xiāng)作準備,也資助王化一、李孟興等辦有東北中學、東北難民子弟中學等,與國民黨CC 派辦的東北中山中學等學校分庭抗禮。因為國家主義派曾受到張學良的支持,故王卓然、王化一、李孟興等主管的學校青年黨人活動甚烈,他們除與國民黨對抗外,當然也詆毀共產(chǎn)主義,但是廣大東北流亡學生遭亡省之痛,大多數(shù)人參加青年黨是為了抗日救國。④遼寧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王卓然史料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序第4頁。

        東北青年黨人的實際領導者是馮庸大學秘書長霍維周,他在九一八事變后當選東北抗日救國會常委、政治部副部長,此后,他極力發(fā)展組織,擴大影響,在東北大學、東北中學及一般東北流亡學生中吸收了不少黨員,如苗可秀、高鵬、紀亭榭等東北青年,一時盡入其網(wǎng)羅。據(jù)閻寶航回憶:“在1933年春,青年黨領袖曾琦、李璜與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勾結,以承認日本占領東北為條件,接受日寇百萬元巨款,名為反蔣活動費?;艟S周發(fā)覺此事后,不久即與王捷俠登報揭發(fā)青年黨的這一通敵賣國事實(全稱為國家社會主義黨)”。①閻寶航:《流亡關內(nèi)東北民眾的抗日復土》。見《閻寶航紀念文集》編委會編《閻寶航紀念文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4頁。1933年4月,霍維周等1,500 多名黨員不滿青年黨政策,宣布集體退黨,另組國社黨,青年黨在東北流亡學生中的威望大打折扣。②張萬杰:《“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抗日救國實踐評析》,《長白學刊》2018年第1期。1933年6月7日,霍維周被青年黨派人刺死于西單北大街石虎胡同口。轟動一時的“霍維周被刺案”與國社黨的宣布成立,增強了國社黨成員王捷俠的聲勢。國社黨成立后,在東北中學、東北大學中確實吸收了一些黨員,他們有時與進步學生為敵,有時也與國民黨分子作對。王捷俠聲稱“東中、東大以及東北軍人中均有國社黨黨員或同情者”,引起了北平國民黨勢力的高度警覺。國民黨CC 派成員密報蔣介石,謂“東中、東大、東北軍都已‘國家主義化’”。蔣介石遂派戴笠來北平,會同國民黨北平軍分會政訓處長劉健群進行調(diào)查。戴笠、劉健群經(jīng)過調(diào)査研究后,認為國社黨已無足輕重,并采取了壓迫手段,于1935年1月逼令其宣布解散,王捷俠被張學良軟禁于武昌,短命的國社黨遂告夭折。③閻寶航:《流亡關內(nèi)東北民眾的抗日復土》。見《閻寶航紀念文集》編委會編《閻寶航紀念文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頁。

        三、東北大學的“國立化”紛爭

        東北大學作為培養(yǎng)東北軍政干部的“后備學?!?,一向為各方勢力所看重。東北大學在北平復校后,1933年3月起,王卓然以秘書長身份主持校務三年,勉強支撐。④臧啟芳:《國立東北大學二十周年紀念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9頁。1935年后華北危機爆發(fā),民族矛盾空前高漲,在學生運動中東北大學學生是主干,東北大學也是“一二·九”運動的基地。

        東北大學在九一八事變前是東北的地方大學,國民黨勢力一向有覬覦之心。1933年張學良下野出洋前夕,東北大學秘書長王卓然與其討論辦理東北大學的方針,結論是“宗旨在訓練復土還鄉(xiāng)的干部,管訓上要超黨派,不論學生的思想是左是右,要一視同仁,啟發(fā)大家的團結力與愛國心”。王卓然建議將來有聯(lián)俄抗日的需要,應當創(chuàng)立俄語學系,以培植聯(lián)絡與通譯人才,得到張學良的贊許。1933年秋季開學,東北大學招收俄文系第一班,“收進40 多名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左傾前進分子”。這件事引起了國民黨的注意,以齊世英為首的東北CC 派向陳果夫報告:“東北大學是培植黨團的很好地盤,應當拿過來,免為張學良造黨或被共產(chǎn)黨利用”。齊世英攜陳果夫信函到廬山見蔣介石,希望由其接辦東北大學,蔣電令時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黃郛照辦。那時東北大學的經(jīng)費是由華北政務委員會財務處長王克敏經(jīng)發(fā),所以他對東北大學的組織比較了解。王克敏認為,“東北大學的校長是張學良,若是齊世英接校長職,得由政委會先下令免張學良職,王卓然的職責是秘書長代行校長職權,若是齊世英接秘書長職去代行校長職權,那么就得致電海外的張學良,請他加委”。黃郛考慮當時在北平及華北的東北軍勢力依然很大,無意得罪已被迫出洋的張學良,給人以落井下石之感,于是回電蔣介石建議暫緩。此后,國民黨CC派暗中鼓動校內(nèi)CC 學生,企圖以鬧風潮方式由內(nèi)部逐王卓然岀校,當時“教育部長王世杰為見好CC,對于王卓然調(diào)整院系,結合實際努力,處處掣肘,意在迫王卓然自動辭職”⑤王卓然:《自傳》。見遼寧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王卓然史料集》,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45頁。。由這次接收失敗起,齊世英和王世杰日后竟發(fā)展成為王卓然的政治死敵。

        1935年《何梅協(xié)定》簽訂后,國民黨黨部勢力停止在北平公開活動,華北形勢危如累卵,已有步東北后塵之勢。“一二·九”運動爆發(fā)后,東北大學學生身背國仇家恨,在歷次罷課游行中站在最前線,遂成為北平各方保守勢力中的眼中釘。東大秘書長王卓然在各方壓力下,為避免東北大學身處險境,在東北大學校委會董事長劉哲授意下,讓北平東北憲兵司令邵文凱直接鎮(zhèn)壓了校內(nèi)學生風潮。東北大學進步學生代表宋黎等人赴西安面見張學良告狀,王卓然黯然辭去秘書長職務。1936年暑假后,由新任秘書長周鯨文接管風雨飄搖中的東北大學。①臧啟芳:《國立東北大學二十周年紀念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1頁。周鯨文掌校期間,東北大學在華北特殊化地帶,真正名副其實變成了抗日大學?!澳菚r北平所謂的進步教授都在那里教課,許德珩、楊秀峰、張友漁、徐冰(邢西屏)、齊燕銘……”“北平當時的學生運動指揮部,東大占有相當分量,雖然不能說它在領導,由在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東大學生所擔負的職務和所起的作用可以證明”②東北大學史志編研室編:《東北大學校志》第一卷上冊,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6-37頁。。在周鯨文掩護之下,東北大學成了進步學生和左派學生(包括化名的共產(chǎn)黨員)的避難所。教職員、學生不論左派右派,都配合在一起,變成“萬眾一條心”——抗日。但是,這僅是西安事變爆發(fā)前短暫的寬松境遇,這種相對開放的政治空間,并不是國民黨主導下東北流亡學生運動發(fā)展的“正軌”,其后東北大學急轉(zhuǎn)直下的“國立化”進程正印證了這點。

        1936年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扣,東北軍集團勢力瓦解。1937年1月,國民政府教育部突然改東北大學為國立,以臧啟芳為校長,到北平接收,學生們反對,全體起來展開護校運動,臧啟芳接收不成。學生有言,“東大之存廢,實系東北光復繼續(xù)之機。我們正希望它能蒸蒸日上,充分發(fā)展,為亡省同胞留一線生機,為救國事業(yè)增一分力量。誰知教部卻在這全國政治大計尚未全定之際,該校校長滯留京門之時,貿(mào)然派人前往接收,弄得該校上下惴惴不安,甚至地方治安亦不免受其影響,我們雖不便說教部有趁火打劫之嫌,總覺此種措施,有點操之過急”③《“新學生團體”的出現(xiàn)》,《時代文藝》1937年第1卷第5號。。1936年冬,“教育部即以遲發(fā)每月補助經(jīng)費(兩萬五千元)來控制東大。當臧啟芳接管東大本校計劃受阻后,即宣布東大為非法,停發(fā)了經(jīng)費,使東大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秘書長周鯨文被迫去職”④張在軍:《戰(zhàn)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第141頁。。1937年2月間,臧啟芳在河南開封設國立東北大學辦事處,宣布東北大學已是國立,已遷往開封,把滯留在北平的東大學生全部開除學籍。僵持了半年,到了1937年7月,七七事變后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原東北大學秘書長周鯨文認為:“東北大學國立與護校之爭就不再提了。因為北平巳淪陷,無??勺o。臧啟芳在河南開封領少數(shù)學生稱為國立正統(tǒng),又接收原已在西安的東北大學工學院,后又把河南的一伙學生遷并到西安,這是西安事變后一年的事”⑤寧恩承:《百年回首》,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28-229頁。。東北大學的“國立化”過程伴隨著激烈沖突,東北人士,包括東大師生,認為“這一任命是國民黨中央政府要從張學良手里搶走東大的指揮權,用CC 派背景的臧啟芳介入,達成任務”⑥張在軍:《戰(zhàn)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序第8頁。。而臧啟芳次子臧英年則認為:“先父堅持立場,力陳東大不能停辦”,“先父不是求名求利,而是用心良苦的要維持東大存在,讓家鄉(xiāng)子弟有就學和棲身之所”①張在軍:《戰(zhàn)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序第8頁。。在政治立場迥異的情況下,東北流亡學生群體的所有沖突均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結 語

        東北流亡群體曾經(jīng)是地方意識濃厚的群體,但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該群體亦經(jīng)歷著嬗變。“一方面,作為整體的東北流亡群體積極推動和參與抗戰(zhàn);另一方面,這一流亡群體也因國共對峙發(fā)生了分化”②王春林:《東北流亡群體的歷史貢獻》,《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2月8日。。各種進步勢力激烈抨擊國民黨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政策,國民黨及其外圍組織“力行團”則積極宣揚“一個主義,一個黨,一個領袖”③張萬杰:《救亡圖存東北魂——東北救亡群體與西安事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頁。,北平的東北流亡學生群體在這兩種截然對立的政治氛圍下生存,內(nèi)外部沖突不斷。九一八事變后,國民黨勢力在維護國民政府權威的同時,積極倡導抗日救亡,企圖掌握北平東北流亡群體的主導權,但因事變前國民黨在北平及華北地區(qū)缺乏穩(wěn)定的群眾基礎,政治勢力薄弱,人員又多屬由東北流亡入關的國民黨勢力。致使國民黨勢力雖位居正統(tǒng),也多方爭取,但大多情況下取放任方法,未積極有效整合北平的東北流亡學生群體?!案鼽h派之人員,極易潛伏,有國主派、青紅幫、紅槍會、天理教等等,均以抗日名義號召民眾,秘密樹立各自勢力”④李云漢、林泉訪問,林泉紀錄:《栗直先生訪問紀錄》,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第47頁。。九一八事變后,北平的東北流亡學生命運起起伏伏。國民黨作為法統(tǒng)的化身,積極爭取流亡學生的主導權,但因其對日態(tài)度因時而變,由“不抵抗”到“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直至七七事變后的“全面抗戰(zhàn)”。北平東北流亡學生運動的發(fā)展恰處于這一劇烈演進程中,時常為政治紛擾所左右。國民黨勢力深恐失控的抗日救亡運動威脅統(tǒng)治,不能也不敢徹底發(fā)動流亡學生群體,在九一八事變后初期及“一二·九”運動中,常常被東北流亡學生運動所裹挾,反而處于疲于應付之勢。各方勢力趁機而起,使東北流亡群體也隨形勢變化出現(xiàn)進一步分化??v觀九一八事變后的北平東北流亡學生群體,更多時是出于自發(fā)的愛國熱情,實現(xiàn)復土還鄉(xiāng)的志愿。國民黨對北平東北流亡學生的整合,由于自身缺陷帶有局限性,未能取得實際上的主導作用。就之后的歷史而言,東北流亡學生群體在各種困境中,對喚起民族覺醒,將各方勢力團結在抗日救亡的主線上,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
        東北大學張學良北平
        北平的秋
        十路大軍進北平
        河北畫報(2020年3期)2020-06-24 06:03:50
        十路大軍進北平
        河北畫報(2020年5期)2020-06-10 01:50:20
        張學良:新舊動能轉(zhuǎn)換絕非一日之功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4
        想北平
        學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4
        張作霖竟然這么帥,比張學良顏值更高
        東北大學成功實現(xiàn)“零污染”低成本制取金屬鈦粉
        新疆鋼鐵(2015年3期)2015-11-08 01:59:35
        張學良六愛
        海峽姐妹(2015年8期)2015-02-27 15:12:59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to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科技視界(2014年35期)2014-08-15 00:54:11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探索素質(zhì)教育新模式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本中国内射bbxx| 久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 边喂奶边中出的人妻|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V日韩V精品v无码专区小说|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五月综合丁香婷婷久久| 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精品| 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英文字幕正常|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a片 | av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精品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成人综合网亚洲伊人| 538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精品 | 给你免费播放的视频|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99| 国产丝袜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男女啪啪在线视频网站| 免费观看羞羞视频网站|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又紧又爽视频| 国产在线拍91揄自揄视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