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雯
【摘要】在我國民法體系中,情勢變更作為一種可以有效平衡雙方利益的工具,擁有著一定的存在地位,但是,在對應的合同法中,對于情勢變更卻沒有給予明確。在本文中,將會以各國當前情勢變更原則發(fā)展現(xiàn)狀為切入點,結合我國當前合同法現(xiàn)有的規(guī)定,對于情勢變更原則適用意義以及未來的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地位做出一定的建議分析,希望可以對相關從業(yè)人員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情勢變更 合同法 利益平衡
近些年,隨著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利益平衡問題的現(xiàn)實需求,我國與國外的法律體系中均確立了情勢變更原則的地位,但是,這一原則在我國是通過司法的形式來進行確立,而對應的合同法中卻沒有相關的指引。這一現(xiàn)狀造成了情勢變更原則存在一定的漏洞,相應的制度沒有做到足夠的完善。
一、歐美國家在情勢變更原則上的適用現(xiàn)狀
1、德國對于情勢變更原則的確立。德國是在2002的債法修訂案中,將情勢變更原則納入其法律體系中,而德國對于情勢變更原則的解釋歸納為:交易基礎的干擾,其適用范圍與條件相對廣泛,在其修訂案中對情勢變更與法律效果的相互關系進行了說明,如果合同所對應的情勢發(fā)生變化,并且造成合同雙方的利益受到損害,對應的合同喪失公平性,那么合同的不利方可以發(fā)起解除合同的請求。德國對于情勢變更的解釋雖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礎,但是,其模糊性較強,對于相關的標準沒有進行明確,這就造成了最終的審判結果有著更多的活動空間。
2、英美法律體系中對于情勢變更原則的解釋與適用。英美法律體系中,對于情勢變更原則的主要應用為:合同落空原則,而這一原則包括了兩種不同的應用場景,分別為履行不能和目的落空。英國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需求,早在1863年的“泰勒訴考德威爾”法案中就將原本的絕對契約原則進行適度的否定,其規(guī)定當發(fā)生非被告原因導致的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被告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這就為英國的情勢變更原則打下開端,而真正讓這一原則在英國合同法中得以落實的是“克雷爾訴亨利案”。相比于我國的情勢變更原則,英國所確立的不能履行和合同目的落空規(guī)則的范圍更廣,適用性更強。
二、情勢變更在我國當前發(fā)了體系中地位
我國對于合同中存在的情勢變更現(xiàn)象納入較晚,相應的法律規(guī)范如《合同法》與《民法通則》,這兩項對于合同雙發(fā)帶有約束性的法律并沒有納入情勢變更原則,只是在《<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6條,在解讀該項法條后,可以對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條件與最終的法律效果進行一定范圍的解讀。
1、情勢變更原則基礎構成。在情勢變更原則中一共有著五個構成,其分別為客觀、客觀、時間、主觀、原因、結果,以下內容將會分別以這五個角度出發(fā)進行相關說明。
1.1、客觀。判斷情勢變更是否成立,需要確定其是否有著對應的客觀事實??陀^事實就是真實發(fā)生的并影響合同自身公平性的外在情勢。變更的情勢的范圍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是對于情勢自身,要求其發(fā)生不可逆的轉變性變化,變化后的情勢讓原本公平的合同顯得不再有著公平的效能。
1.2、時間。情勢變更需要發(fā)生在對應的合同期內,即合同對應的雙方簽訂合同之后,并且該合同到期之前。
1.3、主觀。情勢自身的變更,對于合同的雙發(fā),沒有具體的責任性質,這一變更并不是合同雙方意志所能控制與影響,對應合同履行人員不能夠對其進行克服,例如:經濟危機等等。
1.4、原因。情勢變更需要有著明確的不可控性,也就是情勢變更的原因不受合同雙方控制,并且,這一變更也是無法預知。
1.5、結果
情勢變更后,在相關人員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合同喪失了公平性,那么就可以判定為情勢變更。
2、情勢變更原則所能產生法律效能
2.1、變更合同:可將合同原有內容進行變更。在情勢變更原則中,變更合同的前提是不將合同的全部效力進行否決,在對其中已經失去公平性原則的內容進行更改后,其他內容將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變更合同的行為中,其具體包含增加或減少需要進行的給付,或者是改變對應的給付期限等等。
2.2、解除合同:解除因情勢發(fā)生變更而喪失公平性的合同。情勢變更后,如果原合同已經不能平衡當事雙方的利益時,就將會對合同的所有效力均予以否決,讓合同變成無效狀態(tài)。查詢我國相關的《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法條內容,當合同的全部效力被否決之后,這一合同是否仍然存在溯及力,就需要征詢當事人的意見。
對于情勢變更后的合同變更與合同解除,雖然相關法律條款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這兩項效用的先后原則以及順序,但是,從法律自身的公平性與穩(wěn)定性來講,對于合同自身的處理,首先需要以合同變更為主,如果變更后仍然無法讓雙方的利益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那么就需要解除該合同。
三、情勢變更原則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的實際狀況以及未來建議
1、情勢變更原則而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實際狀況:缺少相關法律的具體支持。情勢變更原則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并沒有被納入《民法通則》與《合同法》,僅僅是在司法解釋中對于其進行了一定的說明,情勢變更原則在法律中的實際地位較低,這就造成了在實際法律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大的漏洞與不足。司法解釋中雖然對情勢變更原則進行一定的規(guī)定的,但是其界限十分模糊,實際法律效能也相對貧乏,對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各類利益矛盾沒有很好的處理。對此,我國需要對情勢變更原則在立法上給予支持。
2、情勢變更原則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未來地位:基本法進行確定以及明確效能。隨著我國情勢變更原則在實際司法應用中的逐漸普遍,需要確立其在民法典中的必要地位,確保民法典對于司法解釋的基礎指導地位,并需要在《民法通則》與《合同法》中明確其相應的基礎適用條件以及所擁有的法律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情勢變更原則的基礎是平衡合同雙發(fā)的利益沖突,當合同中原有的效能受到不可預見因素影響后,需要對合同相關的效能進行變更,歐美國家已經在相關的法律文件進行了必要的確立,我國當前司法應用中也有著較為普遍的實際基礎,所以需要對情勢變更原則在法律條文上做出進一步的確定與保障。
參考文獻:
[1]符亞均.論合同法情勢變更原則的認定與適用[J].法制與社會,2019(08):71-72.
[2]惠倩男.論情勢變更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適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03):148 -149,
[3]韓靜靜,合同法中的情勢變更原則[J],法制博覽,2017(20):192+191.
[4]馬芳.合同法中情勢變更原則的司法適用[M].江蘇法制報,2016 -11-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