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笑冰
混齡體育游戲是墨幼教育集團新宜分部開展的一項省級課題。本文著眼于游戲中的觀察與分析,闡述隨著課題研究推進該園幼兒在活動中的轉變。闡述混齡游戲中的策略支持對幼兒自主參與游戲的能力提升,最終為實現“以幼兒為主體”發(fā)展,提供可靠材料。
混齡體育游戲是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運動區(qū)域,提供不同的運動器械,打破幼兒年齡、班級界限,在大帶小的自由結伴中參與活動,發(fā)展體育動作技能,提高合作意識,在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學習等形式中自主進行體育活動,體驗合作、自主、探究的樂趣。自主性是每個參與和探索意識的幼兒具有的天性,他們希望將自己的新奇主意和各種奇幻點子在活動中分享,體育游戲這一形式不僅可以讓混齡幼兒有機會做主體者,更是在實踐中體驗自己做主的過程,改變了以往說教、遵守規(guī)則的傳統(tǒng)方式,幫助幼兒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混齡體育游戲自主性策略設計是探索當代幼兒自主性教學的必經之路。
游戲背景:
2017年我園成功申報省級課題《幼兒混齡體育游戲的活動設計與指導策略研究》。目前,開展混齡體育游戲已有兩年多。該課題研究分成四個板塊:技能性混齡體育主題游戲、合作性混齡體育主題游戲、體驗性混齡體育主題游戲以及探究性混齡體育主題游戲。
一、幼兒混齡體育游戲所蘊含的自主性
混齡體育游戲與常規(guī)體育活動相比,可以面向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游戲的開始和結束幼兒根據興趣,自主選擇活動項目、活動場地、活動次數等,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更好實現體育教育的目的。如:合作性主題游戲《玩轉端午》中共有四個場地,分別是:樓面操場的“裹粽子”、北操場的“運粽子”,南操場的“找荷包”“掛荷包”。大、中班幼兒自主與小班幼兒結伴,在交流過程中熟悉對方,并自由選擇場地游戲。活動中,一組幼兒邊走邊說:“這里排隊的人最少,我們先玩這個!”另一組幼兒說:“這游戲真好玩,我們再來一次。”在對話中,我感受到幼兒在選擇游戲上的自由,他們可以根據興趣、游戲開展情況自主安排時間及游戲活動,二次選擇自己喜愛的游戲,這對幼兒主體性的發(fā)展又有了一次提升。
二、組織實施幼兒混齡體育游戲中自主策略的運用
(一)劃分區(qū)域,引導幼兒自主形成體育游戲常規(guī)。
活動常規(guī)是游戲安全、有序的基礎,在體育游戲中尤為重要。此次,我們在戶外混齡體育游戲布置場地開始,就考慮每個游戲區(qū)域加設圍欄,設置等候區(qū)、游戲入場區(qū)及離場區(qū),讓幼兒自主遵守游戲規(guī)則。在混齡活動前遷移有關經驗,并觀看成人在社會場所有序排隊進出的視頻,了解圍欄的作用及不可翻越的要求。開展混齡游戲時,幼兒結伴自主選擇區(qū)域排隊,游戲開始、結束都可根據圍欄方向入場、離場。減輕教師為游戲常規(guī)及幼兒安全所分散的精力,加強幼兒自主性的常規(guī)意識,對于社會性規(guī)則的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提高。
(二)示意圖展現玩法及規(guī)則,提高幼兒理解游戲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體育游戲中,玩法及規(guī)則的設定基本是以幼兒探究、師幼討論、教師示范等方式進行。針對混齡體育游戲不同年齡層次技能水平發(fā)展的不同及游戲玩法規(guī)則設定的不同,活動前期開展一次活動“閱讀游戲圖”,做一做游戲動作,帶領幼兒了解游戲名稱以及玩法。與此同時,發(fā)動家長,在入離園的時候,帶領幼兒閱讀“游戲圖”加深認識和了解。在游戲場地中,我們把游戲圖擺放在等待區(qū)供幼兒瀏覽閱讀。多項舉措發(fā)揮圖示作用,培養(yǎng)幼兒自主熟悉游戲玩法的能力,同時也避免教師忙于介紹規(guī)則耽誤很多精力與時間,失去了觀察幼兒的機會。
通過幼兒自主理解及觀察,示意圖的投放在此次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技能性混齡體育游戲為幼兒不同年齡、技能發(fā)展水平設定了爬、投、攀巖、懸浮等不同的游戲玩法,針對大、中、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不同規(guī)則的要求,繪制游戲示意圖。簡單的小人及圖標讓幼兒自主理解,節(jié)約了游戲時間及幼兒游戲被動的狀態(tài)。在游戲中,幼兒自由不受限制地探索“玩什么”“怎樣玩”,玩得更自主,更有趣。教師通過制定明確的活動目標,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內容,幫助幼兒在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鍛煉動作、體能,豐富生活經驗,有效地提高自主性戶外活動的質量。
此外,我們還根據不同的游戲需求,運用照片加圖示給予幼兒直觀的認識,如:合作性混齡游戲《玩轉端午之找荷包》中,迷宮設計較有難度,路線圖以及分年齡段找不同顏色的荷包,兩項游戲任務在混齡活動中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因此在積累開展后的經驗基礎上,加入了照片圖示,給予幼兒多方面的支持,使自主性在混齡游戲活動得到豐富。
(三)運用標識,加強幼兒自主游戲的探究意識。
隨著戶外混齡游戲探究的步步提高,游戲的運用難度也大大增加??紤]幼兒游戲自主探究意識,我們嘗試在游戲場地中設定大、中、小幼兒游戲的不同標識,在掌握游戲規(guī)則的同時探究玩法,達成混齡合作提高的目標。在“賽龍舟”的游戲中,標識清楚地用大、中、小三個不同的小人表示,引導幼兒在活動開始時就自主、準確地尋找到符合自己年齡的游戲起點及路線,完成在游戲中不同年齡層次技能上的達標。如:《小小野戰(zhàn)隊》游戲中小腳印、箭頭的運用,更是加強了幼兒游戲自主性,懸浮走超過腳印標識的加分,堅持到最后為勝利,一目了然,為幼兒自主參與混齡游戲提供更好的輔助。
(四)提供多樣化材料,發(fā)展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游戲的材料過于單一時,幼兒的游戲創(chuàng)造力就會受到限制。本次場地布置還借助于一些輔助性材料,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如:合作性主題游戲《玩轉端午之掛荷包》中,教師提供多元材料,到達終點后,結伴幼兒商量用哪些物品做墊腳材料,達成“掛荷包”的游戲目標。充分發(fā)展幼兒自主選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次的游戲選擇、布置、玩法、規(guī)則、材料都體現了以幼兒為本。全園性的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活動,不僅為孩子提供了社會交往的一個大舞臺,更體現了幼兒才是學習的主體,更是活動的主人。我們將繼續(xù)探索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幼兒的自主性策略,使其不斷豐富、完善,促進以幼兒為主體的個性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