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周艷麗
摘 ?要:親子活動是拉近家長與小朋友的距離、提升小朋友的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讓小朋友有一個更加和諧、更加科學的成長環(huán)境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當前的親自活動中,活動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現狀還是存在的。本文就以當前的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如何通過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提升整體幼兒園教學成效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家長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品德影響,才能成為孩子生活與學習中的導師,才能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而在學前教育階段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的方式就是“耳濡目染”“身教言傳”。家長要抓緊每一次親子活動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從而讓孩子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體魄。
一、當前幼兒園親子活動開展現狀分析
1.家長與學校對親子活動的教育成果關注度低。雖然很多幼兒園在親自教育活動中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家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但是在教育中,活動的理論性還是相對較強,對親子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缺乏正確科學的分析。很多的學校都是以活動的方式為主,活動的內容與活動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眼球,但是對親自活動的整體活動成效如何,并沒有十分科學的認識。親子活動僅僅成為一種簡單的互動模式,并沒有發(fā)揮其巨大的教育價值。
2.親自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很多幼兒園在親子活動的創(chuàng)設與發(fā)展過程中,對創(chuàng)新性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隨著當前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的進一步加快,親子活動的同質化也逐漸顯現出來。很多學校就是在其他地區(qū)親子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訓練或者娛樂,而對其中蘊含的教育價值、道德要求、文化要求、體能提升需求等方面的認識不足,理論支撐較少。大部分活動成為教師反復利用經驗的“二次活動”,親子活動內容不全面,缺乏一定的指導教育效果。
3.親子活動中主體意識錯位。在親子活動中,小朋友與家長是主體,教師是主要策劃者,其根本目的是從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交流習慣、創(chuàng)新交流方式、拉近家長與小朋友的距離。但是在當前生活壓力較大、學習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很多學校的親子活動成為家長“展示自我”的主戰(zhàn)場。有些家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現自己的“主人翁”氣勢,以絕對的年齡優(yōu)勢“命令、要求”小朋友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活動。小朋友在這一過程中的正向激勵較少。甚至有的會因為家長公共場合的批評、對比,導致心理負擔重,活動中的主體意識錯位。
二、如何提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有效性
1.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幼兒主體參與度。親子活動作為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主要表現形式由很多種,但是最根本的還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通過游戲、溝通、交流放松心情,同時通過活動模式體會相互配合、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活動過程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以幼兒的親子活動中自我地位的凸顯為主要內容,將幼兒與親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作為活動的主要內容,讓孩子在學習之余感受自己的價值。教師在活動之前要與家長做充分的溝通,要求家長在活動的過程中將幼兒的表現與家長的表現綜合起來進行評價,切實讓小朋友感受到與家長協作過程中自己的重要作用。
2.創(chuàng)新親子活動內容,提升活動成效。當前的幼兒園親子活動中,主要活動方式包括室內活動、室外活動。室內活動主要是以手工課的模式展開的,室外活動一般是趣味運動的模式。雖然整體的活動形式有限,但是在活動內容上創(chuàng)新之處有很多。教師在親子活動設計與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從小朋友的學習需求角度出發(fā)進行活動內容的設計。比如當前的小朋友室外活動量不足,教師在設計親子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從室外活動與日常鍛煉的角度出發(fā)設計活動,比如簡單的跳繩與跑步結合、跳圈圈或者傳統(tǒng)的“跳房子”游戲等。不能僅僅從網絡上照搬親子活動內容,而要從小朋友的發(fā)展現狀與發(fā)展需求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切實提升親子活動的適用價值。
3.提高家長參與意識,激勵家長主動參與。父母是幼兒成長階段的主要監(jiān)護人,也是孩子從小的學習對象與榜樣,家長對社會活動、學?;顒拥膮⑴c度、參與態(tài)度,影響著小朋友對學?;顒拥膮⑴c態(tài)度與活動成效。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家長的參與意識,比如提前向家長發(fā)送微信通知讓家長做好準備,提升親子活動的“儀式感”。讓學生家長也重視親子活動、親子溝通對孩子的重要意義,將活動流程、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活動重點、其中蘊含的教育意義以及要達到的對小朋友的教育成效、長效機制等作為“活動文件”提前下發(fā)給家長群體,激勵家長主動參與。教師還要將親子活動參與結果與日常的學生教育結合起來,讓“家長參與”成為親子活動的加分項。
結束語: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幼兒學階段的親子活動又是推動小朋友與家長之間的活動默契、提升活動教育成效的關鍵所在。通過多種方式的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重點創(chuàng)新提升親子活動中的家長、學生活動參與能力,通過家校共育的模式共同推進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科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婉婷.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
[2]林琳.提高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的實踐探究[J]幼兒教育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