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地處黃河幾字灣之內(nèi),土地遼闊,肥腴,地靈人杰。如今所居住地人大部分是明清時期“走西口”上來討生活的陜北人和本地蒙古族。蒙漢文化和生活習(xí)慣在鄂爾多斯經(jīng)過多年的融合,形成了當?shù)鬲毺仫嬍澄幕?/p>
其中頓羊肉和酸燴菜極具代表性。
燉羊肉
羊肉是蒙餐的主菜。羊肉的做法有燉、烤、涮和清蒸。
鄂爾多斯區(qū)別于其它地區(qū)肉羊的特點是:以當年山羊(本地人稱未結(jié)婚的山嵑子)為上品,一般都在三四十斤。
本地人最喜歡的是手把肉和燉羊肉。
手把肉的做法是將羊肉剝皮,從骨縫解開,不讓骨髓流出,燉出的羊肉比較清淡。燉羊肉的做法是將羊肉分成拳頭大小的塊。在草原上燉手肉只放一些沙蔥、姜片和粗鹽。整只羊在土灶上燉滿滿的一大鐵鍋,最好是用當?shù)氐乃?,要在冷水中放肉,用沙柳或干柴將羊肉徹底煮沸煮透后,才能蓋鍋蓋兒,否則,肉色會發(fā)紅。
在蓋鍋前,舀一碗未下油的肉湯加碎肉品嘗,那是另一種美味。
約兩個小時后,羊肉燉得滿屋飄香,這時,要嚴格控制剩余的湯汁。有喜歡吃留一些湯汁的“耍水羊肉”,也有喜吃不留湯汁的“崩干羊肉”。出鍋時撒上蔥末,吃的時候,沾著蒜泥,那可是少有的人間美味。
達到一定級別的“鄂爾多斯美食家”,可以從口感上區(qū)分出羊肉來自哪些鄉(xiāng)鎮(zhèn),也因此打造出許多鄂爾多斯羊肉品牌。有東勝“布日都梁”手指羊,伊金霍洛“蘇泊汗”山羊,杭錦“特拉溝”山嵑子,達拉特“呼斯梁的”山地羊,準格爾“暖水”山羊,“阿爾巴斯”肉山羊,不可不說吃得講究、品得精細。
據(jù)說,因達拉特為黃河灘地,羊肉水分較大;準格爾富含礦質(zhì)水,羊肉里有微量礦物質(zhì),肉色發(fā)暗;伊金霍洛、杭錦、烏審、鄂托克有廣闊的原始牧場和半干旱戈壁草原,到處是沙蔥、地椒、田梗等中藥材,羊在平時的放養(yǎng)中就用中藥材入了味,羊肉精瘦緊致,有獨特的中草藥味道。
“膻”本是羊肉的一大特點,讓很多的外地人對羊肉望而卻步,而不膻恰恰是鄂爾多斯羊肉的一大特點。
改革開放初期,來到鄂爾多斯發(fā)展的江浙人是不吃羊肉的。幾年前,再次見到了已扎根鄂爾多斯的江南客,吃羊肉的量已不輸本地人。
近幾年,交通有了極大改善,常駐鄂爾多斯做生意的南方朋友春節(jié)前開車回家時,要在后備箱拉一只鄂爾多斯本地羊,帶一桶本地水、一捆本地蔥和姜?;氐郊亦l(xiāng)后,按照鄂爾多斯的羊肉燉法,有條件的,在屋外搭起野炊,招呼一大家子人吃一頓原汁原味的鄂爾多斯大鍋燉羊肉,讓家人還未到鄂爾多斯,就提前感受了一把鄂爾多斯美食的粗獷與豪邁。
“烤全羊”是鄂爾多斯人重大喜慶的一道主打菜,由于需要專用灶具和大場地,小型宴會無法推廣?!案裳蛉狻崩锩姘洃浀奈兜馈d萄蛉夂涂狙蛉獯S著物流的通暢已遍布全國,有時出門久了,外地的朋友會用涮羊肉和烤羊肉串招待我們,但因調(diào)料過重,也吃不出個好賴。
這篇小文章被我周圍的幾位“美食家”看到后,肯定會對我嗤之以鼻。因為我招待客人,需要他們給我引薦地道燉羊肉的飯店。請人在家里吃燉羊肉,還得請他們當主廚,因此,對于他們的態(tài)度我還是很服氣的。
燴酸菜
那一種撲鼻而來的芬芳,悠然地撩撥著你的味蕾,讓你欲罷不能。我說的便是燴酸菜,中國北方漢族地區(qū)的一道家常菜。
大白菜是貧民菜,由于在冬季無法大量儲存,先人們采用腌制的方法,整個冬天,用它來支撐一個貧民家庭的基本生活。
在物質(zhì)匱乏年代,燴酸菜是一個家庭經(jīng)濟實惠的天天見面菜,讓很多人安全度過了那些困難的年代,為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三十多年前,單位秋天都要給職工抓秋菜,除了蘿卜、蔥、蒜外,土豆和大白菜的量是最大的,一個三口之家最多能腌上千斤白菜。
說來奇怪,那么多年里,天天水煮土豆燴酸菜,愣是沒吃膩。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燴酸菜已不是日常的主打菜,但時常不吃還有些想。
現(xiàn)在的燴酸菜已與以前的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了。
從前燴酸菜的做法是:先用清水將切成塊的土豆煮熟,然后放入用開水綽過切成條的酸菜。半個小時后,將放入“哈啦”油和蔥花的銅勺在炭火上烤得冒了煙,快速熗入燴菜中,然后,將土豆和酸菜用勺子採成泥狀。
那時候,最懷念的燴酸菜便是殺豬菜。殺豬菜和“打谷糕”是北方農(nóng)民多年形成的慶祝豐收的一種儀式。
進入小雪節(jié)氣,北方地區(qū)的農(nóng)家開始殺豬。殺豬的人家要用槽頭肉請鄰居和親戚來吃一頓,條件好的,殺豬時能請好幾桌,就像辦了一件小型事務(wù)。對一年也吃不到一頓油水菜的人來說,那頓殺豬菜吃的那叫一個過癮,以至于三十多年后,很多人吃出了高血脂,每到殺豬時節(jié),還念念不忘那一頓殺豬菜。
那種殺豬菜已成為上一代人的歷史記憶,如今的燴酸菜經(jīng)過精工細做,已成為鄂爾多斯的一道特色美味。
酸菜、土豆與豬肉是一種絕配。現(xiàn)在的殺豬菜還保持著原有的味道,但燴菜時用的是豬排和五花肉,還保持著原有的做法,燴成滿滿的一大鍋,讓大家吃的過癮,吃得解饞。
隨著年齡增大,耳邊經(jīng)常成到要低脂飲食、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食物的念叨,但一聽見吃殺豬菜,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兒時形成的飲食習(xí)慣和美味記憶,像一只無形的手糾扯著我的胃,不是說改就能改變了的。
鄂爾多斯是蒙漢交融的大舞臺,陜北漢人和本地的蒙古族在這里互相包容、互相借鑒、互通有無。燉羊肉和燴酸菜同時成為鄂爾多斯宴席中兩道極具特色的主打菜,從一個角度形象地詮釋了這種結(jié)合的完美性。像鄂爾多斯音樂、舞蹈和浩如煙海的其他藝術(shù)一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鄂爾多斯文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