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徐麗華,冀瑞俊,于凱,楊紅娜,顏應琳,高素穎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全球性健康問題,是致死、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AIS患者常出現(xiàn)各種相關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康復和預后[1]。卒中相關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卒中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2],不僅會延長卒中患者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支出,也是卒中患者死亡及預后不良的原因之一[3-4]。目前,對SAP的預測工具有一定研究,但預測量表預測效果尚未完全明確。急性缺血性卒中相關肺炎評分(Acute Ischemic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AIS-APS)是基于中國國家卒中登記研發(fā)的SAP預測量表[5],本研究驗證該量表對SAP預測效果,并對比目前國際常用的ISAN[prestroke independence(mRS),sex,age,NIHSS]、A2DS2(age,atrial fibrillation,dysphagia,sex,stroke severity)、Kwon等評分量表對SAP的預測效果,為臨床早期發(fā)現(xiàn)SAP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從任丘康濟新圖醫(yī)院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干預、二級預防相關登記研究數(shù)據(jù)庫中連續(xù)選取2014年1月20日-2016年8月31日住院治療的所有符合數(shù)據(jù)庫納入標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數(shù)據(jù)庫的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臨床診斷為急性缺血性卒中;③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距入院日期≤7 d。排除標準:①出血性卒中;②非腦血管病事件。
數(shù)據(jù)庫登記患者人口學特征、個人史、既往史、家族史、既往用藥、入院查體、入院診斷、住院期間輔助檢查、住院期間血管事件及并發(fā)癥、住院期間治療、最終診斷、出院時情況等信息?;颊叩娜丝趯W特征、個人史、既往史、家族史、既往用藥均為主管醫(yī)師接診患者時面對面采集,入院查體、入院診斷、住院期間輔助檢查、住院期間血管事件及并發(fā)癥、住院期間治療、最終診斷、出院時情況為根據(jù)住院期間實際診療記錄采集,住院期間醫(yī)療質(zhì)量控制由經(jīng)過系統(tǒng)培訓過卒中單元的主治醫(yī)師、副主任醫(yī)師在臨床工作中進行質(zhì)控,患者出院時由主管醫(yī)師依據(jù)診療記錄等將信息填寫在任丘康濟新圖醫(yī)院制訂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干預、二級預防相關登記研究病例報告表》中。本研究中SAP定義為患者在住院期間新出現(xiàn)的肺炎。
1.2 研究相關量表
1.2.1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關肺炎評分 AISAPS量表包括11項指標,分別為年齡(≤59歲為0分,60~69歲為2分,70~79歲為5分,≥80歲為7分)、心房顫動(有為1分)、充血性心力衰竭(有為3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為3分)、吸煙(有為1分)、mRS評分(≥3分為2分)、吞咽困難(有為3分)、入院時NIHSS評分(0~4分為0分,5~9分為2分,10~14分為5分,≥15分為8分)、GCS評分(15~13分為0分,9~12分為0分,3~8分為3分)、牛津郡社區(qū)卒中項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腔隙性腦梗死為0分,部分前循環(huán)梗死為0分,完全前循環(huán)梗死為2分,后循環(huán)梗死為2分)及血糖(≤11.0 mmol/L為0分,≥11.0 mmol/L為2分),總分0~35分,分值越高,發(fā)生SAP的危險就越大[5]。
1.2.2 Kwon評分 Kwon評分是由韓國學者Kwon等[6]提出并制訂的卒中后肺炎預測評分量表,該量表包括5項指標,分別為NIHSS評分(≥11分為1分),年齡(≥65歲為1分),性別(男性為1分),機械通氣(有為1分),吞咽障礙(有為1分),總分為0~5分。
1.2.3 A2DS2評分 A2DS2評分是由Hoffmann等[7]基于德國15 335例卒中病例制訂的預測卒中后肺炎風險的臨床量表。包括5項指標,分別為年齡(>75歲為1分),心房顫動(有為1分),吞咽困難(有為2分),性別(男性為1分),NIHSS得分(0~4分為0分,5~15分為3分,>16分為5分),總分0~10分。
1.2.4 ISAN評分 ISAN評分是由Smith等[8]研究制訂的卒中后肺炎預測量表,包括4項指標,分別為年齡(<60歲為0分,60~69歲為3分,70~79歲為4分,80~89歲為6分,≥90歲為8分),性別(男性為1分),NIHSS評分(0~4分為0分,5~15分為4分,16~20分為8分,≥21分為10分),mRS評分(≥2分為2分),總分0~21分。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呈偏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利用Medcalc軟件進行ROC曲線分析預測量表對SAP的預測作用,同時分別按年齡、病情嚴重程度(NIHSS評分)、有無吞咽困難、住院天數(shù)進行分層,分別計算相應的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和95%CI,計算靈敏度、特異度和Youden指數(shù),理論上AUC取值在0.5~1.0,值越大預測能力越強。
2.1 基線資料 最終入組符合入排標準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104例,年齡22~98歲,中位年齡為65(57~73)歲,男1927例(62.1%),其中SAP患者100例(3.2%),非SAP患者3004例(96.8%)。與非SAP患者相比,SAP患者年齡、心房顫動史、冠心病史、卒中/TIA史、充血性心力衰竭、存在吞咽困難、NIHSS評分、住院天數(shù)等較高,吸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者較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2.2 各量表預測卒中相關性肺炎的預測價值依據(jù)AIS-APS、ISAN、A2DS2、Kwon等評分量表分別計算各量表分值,應用ROC曲線分析各量表對SAP的預測作用,結果顯示AIS-APS的AUC為0.737(95%CI0.721~0.753),敏感度0.800,特異度0.611,Youden指數(shù)0.411,最佳界值為5分。與其他評分量表相比,AIS-APS量表AUC、靈敏度最高,特異度(0.611)低于ISAN評分特異度(0.759)(表2)。
2.3 AIS-APS量表在不同人群分層中的預測價值 分別按年齡、NIHSS評分、有無吞咽困難、住院天數(shù)等方面分層進行AIS-APS評分的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歲的AUC為0.707(95%CI0.687~0.726),敏感度0.867,特異度0.467;NIHSS評分≤3分的AUC為0.788(95%CI0.770~0.806),敏感度0.833,特異度0.657;有吞咽困難者AUC為0.821(0.765~0.863),敏感度0.800,特異度0.765;住院天數(shù)3~7 d的AUC為0.786(95%CI0.765~0.805),敏感度0.880,特異度0.639(表3)。
感染是卒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其中肺部感染發(fā)生比例最高[9]。目前研究顯示SAP發(fā)生率為5%~30%,AIS-APS量表是2013年由冀瑞俊等[5]根據(jù)中國國家卒中登記數(shù)據(jù)研發(fā),其研究人群中推導組SAP發(fā)生率為11.4%,內(nèi)部人群驗證組SAP發(fā)生率為11.3%,本研究中研究對象SAP發(fā)生率為3.2%,考慮可能與本院收治患者多為輕型卒中有關。本研究顯示AIS-APS的AUC為0.737(95%CI0.721~0.753),敏感度為0.800,特異度為0.611,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SAP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杜慶霞等[10]研究表明AIS-APS評分法是一種操作性強、能對SAP發(fā)生風險進行分層評價的工具,對SAP的預測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快速地篩選出SAP高?;颊?。本研究結果顯示AIS-APS量表的預測效果優(yōu)于其他量表,考慮與該表含有更多的與SAP相關的危險因素有關。本研究按病情嚴重程度分層分析顯示NIHSS評分≤3分的AUC為0.788(95%CI0.770~0.806),高于整體人群,提示AIS-APS量表對輕型卒中患者預測性更佳,可為臨床輕型卒中提供較好的肺炎篩查工具。按有無吞咽困難分層分析顯示有吞咽困難者預測能力更佳(AUC=0.821),住院天數(shù)分層顯示住院3~7 d患者AUC(0.786)較其他住院天數(shù)者佳。
表1 入組患者的基線信息
表2 各評分量表預測缺血性卒中患者肺炎的ROC曲線分析
表3 AIS-APS預測不同分層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肺炎的ROC曲線分析
Helmy等[11]在亞歷山大大學醫(yī)學院7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較AIS-APS、A2DS2和急性缺血性卒中預防性抗生素治療(Preventive ANtibacterial THERap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PANTHERIS)等3個評分量表的預測能力,結果顯示A2DS2量表預測效果最好(AUC=0.790),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考慮可能與人種差異及納入標準的不同有關。本研究顯示AIS-APS評分對SAP的預測價值AUC(0.737)最大,預測能力最好,AIS-APS量表的敏感性(0.800)最高,但特異性(0.611)低于ISAN評分量表(0.759),表明該量表更適用于篩選患肺炎的卒中患者,同時AIS-APS評分的Youden指數(shù)最大,表明其預測患病風險與不患病風險的總能力最強,與單曄等[12]研究結果相一致。
本研究不足之處:研究在單中心進行,且AIS-APS量表僅與目前國際上存在的3個肺炎預測量表進行對比分析,不夠全面,要想得到更準確的結果需進行大范圍、多中心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AIS-APS量表對于卒中相關性肺炎的預測有一定價值,可對指導臨床早期篩查卒中相關性肺炎起到積極作用。本研究分層分析顯示該量表對于輕型卒中患者、吞咽困難患者、住院3~7 d患者的預測價值更好,結合既往研究結論提示實際工作中可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選用合適的SAP預測量表用于指導臨床工作。
【點睛】AIS-APS量表對于卒中相關性肺炎的預測有一定價值,對指導臨床早期篩查卒中相關性肺炎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