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雅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绷暯娇倳浭种匾晫W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他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痹诩o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又指出:“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笨梢?,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永恒主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運用好儀式禮儀這一載體,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儀式禮儀是在特定場合舉行的、具有一定程序的、象征性的活動。儀式禮儀,可以有效拓寬愛國主義教育的途徑,使人們在參與儀式禮儀的過程中銘記歷史、產生共鳴,從而提升人們的愛國主義熱情。當前高校儀式禮儀的“形式主義”傾向、標語化現象比較突出,許多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味的儀式禮儀活動,都是匆匆開始,又草草結束,帶有表演性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當前高校運用儀式禮儀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fā),精心籌劃實施,適度改造創(chuàng)新。
前提,一般來說是指事物發(fā)生或發(fā)展的先決因素和基礎性條件。新時代運用儀式禮儀成功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是精心籌劃和實施儀式禮儀。新時代,各種新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層出不窮,從大學生的表現層面來看,收到的成效沒有完全達到教育目標,歸根到底是籌劃和實施環(huán)節(jié)沒有完全落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運用儀式禮儀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前,高校就應精心做好籌劃工作,并積極采取措施以保證規(guī)范實施,這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精心籌劃實施儀式禮儀可以使愛國主義教育有本可依、有跡可循,有利于筑牢愛國主義教育的根基,保證愛國主義教育的質量。因此,精心籌劃實施是新時代運用儀式禮儀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
高校思考和探索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需要結合新時代特征精心籌劃儀式禮儀,主要包括精心設計所運用的儀式禮儀和精心宣傳所運用的儀式禮儀兩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精心設計所運用的儀式禮儀。這個精心設計包含以下內容:制定儀式禮儀主題及目標、營造合適情境氛圍。
在制定主題目標方面,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組織者應在儀式設計之初,利用大數據搜索愛國主義教育資料,并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制定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下,高校應利用好儀式禮儀這一載體,結合“中國夢”這一主題,完善愛國主義教育目標。
在營造情境氛圍方面,高??梢苑庞畴娪啊⒓o錄片等影像方式,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通過儀式禮儀活動中燈光和音樂的配合,打造出更為真實和動人的情境,以適合的情境氛圍陶冶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新時代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需制定明確的主題和目標,這有利于筑牢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保障愛國主義教育的正確方向?!靶睦韺W研究表明,優(yōu)化儀式的場域設計,有利于提高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的傳播范圍和效果,有助于挖掘儀式時空的情感象征?!毙聲r代高校以儀式禮儀為文化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使高校學生在情與境的交融中更好地體悟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內涵,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體會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
第二,精心宣傳所運用的儀式禮儀。高校要運用好互聯(lián)網這一平臺,在愛國主義儀式禮儀活動開始前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宣傳,通過文字、音頻等方式介紹活動內容。在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活動總結,并刊登活動照片及視頻。高校也可以通過報紙、廣播、通知單等傳統(tǒng)形式進行宣傳。
精心宣傳所運用的儀式禮儀,有利于擴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影響范圍,有效提升大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的認知,使其惠及更多的大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宣傳,可以使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的信息在大學生廣泛使用的平臺上頻繁出現,從而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欲望,調動大學生群體參與積極性,提升他們的愛國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感。
高校應通過堅持正確思想引領、提升對儀式禮儀的認知程度兩個環(huán)節(jié),精心實施所運用的儀式禮儀。
第一,堅持正確思想引領,確保儀式禮儀實施過程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因此,組織者在運用儀式禮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遵循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本質原則。加強國史黨史的傳授,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思想原則不動搖。
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有了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正確思想引領,就可以增強儀式禮儀實施過程中的科學性,使愛國主義教育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不偏離根本方向,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提升對儀式禮儀的認知程度,確保儀式禮儀實施的有效性。這主要包括培養(yǎng)大學生對儀式禮儀的認知程度,提升組織者對儀式禮儀的認知及使用程度。
在大學生的認知方面,高校應加強對儀式禮儀內容的傳授,并與時俱進地開展愛國主義儀式禮儀活動,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感悟在實踐中運用。
在認知方面,組織者應該認識到,互聯(lián)網對于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來說,改變的是方式,而不是德育本身;必須首先理解“儀式禮儀”這一理念,并提高主動運用儀式禮儀的意識,將其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育。
提升對儀式禮儀的認知程度,可以使大學生將愛國主義儀式禮儀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學生及組織者對儀式禮儀認知上的盲目性、非理性、責任感缺失等情況,有利于增強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實施的有效性。
保障是指用保護、保證等手段,與起保證作用的事物構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支撐體系。新時代運用儀式禮儀成功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保障,是適度改造和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逐漸顯露出一些不適合時代發(fā)展的部分,這就要求高校要適度改造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儀式禮儀,保證其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及社會發(fā)展現狀。適度改造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能夠給予愛國主義教育穩(wěn)固的支撐,保證儀式禮儀與時俱進、常辦常新,保證愛國主義教育符合當代政治要求,有利于愛國主義教育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因此,適度改造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運用儀式禮儀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高校適度改造傳統(tǒng)儀式禮儀主要包括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tǒng)儀式禮儀、轉變傳授模式兩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tǒng)儀式禮儀。高校要充分利用并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和人心凝聚功能,結合新時代發(fā)展狀況對傳統(tǒng)儀式禮儀適度改造,巧妙地將當代社會弘揚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廣泛開展與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儀式禮儀活動,如舉辦核心價值觀宣講活動、歷史人物優(yōu)秀事跡再現活動、志愿活動簽字儀式等。
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tǒng)儀式禮儀中,可以使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形成價值及觀念上的共識,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也有利于大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青年。
第二,轉變傳授模式。根據新時代網絡傳播工具迅速發(fā)展的特點,組織者應從儀式禮儀單向灌輸模式為主轉向引導互動模式為主,在互動中組織者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掌控儀式禮儀的節(jié)奏。
轉變傳授模式,使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組織者的引導下完全投入,感受愛國主義精神;這使組織者和大學生有了更多的交流與溝通,既有利于鞏固大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又有利于在互動交流中提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新時代對儀式禮儀適度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利用互聯(lián)網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利用現代傳媒技術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利用互聯(lián)網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新時代高校在對儀式禮儀創(chuàng)新時,可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舉辦線上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活動,或刊登儀式禮儀理論普及和宣傳信息。高校在運用過程中,應權衡互聯(lián)網使用的利弊,既要重視儀式禮儀與互聯(lián)網的結合,又要加強對大學生正確使用互聯(lián)網參與儀式禮儀的教育和引導。
如今,我們身處互聯(lián)網時代,作為主要的受眾群體,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互聯(lián)網,高校借助并利用大學生廣泛使用的這一特點,對儀式禮儀進行創(chuàng)新,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增添新的活力。此舉措也使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打破時空界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組織者和參與者的互動,使大學生在組織者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提升愛國主義情懷。
第二,利用現代傳媒技術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高??梢岳矛F代傳媒轉播技術,抓住大型儀式禮儀活動的教育契機,組織學生集體觀看儀式禮儀直播;或在學生密集的地方,如食堂、圖書館大廳、廣場等地設立大屏幕以供觀看。
新時代,傳播方式日新月異,各類媒體平臺迅猛發(fā)展,這有利于學生快速便捷地接收愛國主義相關信息,達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此類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儀式禮儀的傳播途徑,增強了對儀式禮儀推廣的力度和深度,擴大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范圍。
第三,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高校實行增強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儀式禮儀相結合,開展符合新時代發(fā)展現狀的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活動。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適度創(chuàng)新儀式禮儀,能夠切實提高此類儀式禮儀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借助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工具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有利于激發(fā)大學生對儀式禮儀的興趣,提升大學生參與儀式禮儀的體驗感。同時,此舉措使儀式禮儀既體現出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又能夠促進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真正使儀式禮儀成為提升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文化載體。
新時代大學生身處的環(huán)境復雜多變,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已刻不容緩,高校要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堅持運用好儀式禮儀這一愛國主義教育載體,使愛國主義教育儀式禮儀促進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提升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