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麗
摘要:伴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新媒體平臺也大量涌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fā)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新聞信息傳播速度也逐漸加快,這就對新聞采編人員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勝任融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編工作,采編人員就必須注重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本文筆者就對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能力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能力
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融媒體在信息傳播速度上要快得多、傳播范圍也要廣泛得多。在融媒體這一全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工作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需要應對多方面的挑戰(zhàn),只有對融媒體的內涵、特征以及應用方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與能力,才能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求,實現新聞采編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
(一)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要在掌握新聞事件的相關信息后再確定采用何種采編形式,通常來說,根據信息整合結果,新聞采編人員可選擇面對面交流的形式,也可采用事件跟蹤報道的形式。隨著各種新媒體的誕生及其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fā)展,新聞采編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新聞采編人員可借助移動設備對新聞素材進行實時拍攝和記錄,并結合素材的內容特點決定采用哪種采編形式。
(二)內容越來越豐富
在傳統媒體傳播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規(guī)范性、專業(yè)性較強,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標準的采編工作流程開展工作,而在融媒體時代到來以后,新聞采編工作流程逐漸被簡化,采編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內容的復雜性也明顯增強?,F代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普及,使得諸多新媒體憑借互聯網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接收新聞信息的方式,大量信息充斥著整個媒體傳播環(huán)境,這些信息數量龐大、內容繁雜,這就給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新聞采編人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挖掘能力、信息鑒別能力,才能在短時間內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為廣大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服務。
(三)采編主體增多
在傳統媒體時代,負責新聞采編工作的人員大都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質與能力,且在上崗前都經過了系統性的新聞采編培訓。而在融媒體背景下,大量新媒體的出現使新聞采編主體得到進一步擴展,新聞采編工作可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諸多網絡媒體、自媒體平臺都參與到了新聞采編中,與新聞記者共同開展采編工作。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一些新媒體平臺的專業(yè)性偏低,相關工作人員并沒有嚴格按照規(guī)范章程開展采編工作,這就導致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受到嚴重影響,新聞信息質量難以保證,很多受眾并不相信這些平臺的信息。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一)采編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
新聞傳媒行業(yè)本身具備官方性、權威性等特點,它是聯系黨和基層群眾的重要紐帶,黨中央的相關政策與方針都需要通過新聞傳遞給廣大基層民眾,因此,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這樣才能確保新聞節(jié)目內容的真實性與客觀性,使上級政策指令得到有效傳達。首先,新聞采編人員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完善的思政專業(yè)知識儲備,能對國家與黨中央的政策方針形成正確的理解,這樣才能實現對新聞輿論的正確引導。其次,新聞采編人員應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宗旨,做到兼顧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通過新聞采編報道工作,促進國家政黨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新聞價值及其影響力。
(二)采編人員應具備較強的策劃能力
要更好地應對融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采編人員就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策劃能力,并學會準確把握時機、主動出擊。良好的策劃能力可確保新聞信息素材的完整性,使新聞信息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而準確把握時機、主動出擊則能以更快的速度獲取第一手新聞信息,從而確保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者收集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只有樹立主動出擊意識、具備良好的策劃能力,才能及時捕獲最新鮮的信息素材,并通過主動跟進采訪,優(yōu)先獲得最原始的新聞資料,之后再對這些新聞素材進行篩選、分類和整理,最終形成完整詳盡的大綱進行播報,使新聞對大眾的吸引力得到有效增強。
(三)采編人員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
融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信息量大、信息內容冗雜,各種各樣、真真假假的信息相互交織在一起,而新聞采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要在短時間內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出真實且最具價值的信息,減少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就要求采編人員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對新聞信息的來源及其真?zhèn)芜M行準確判定,并結合新聞節(jié)目編輯和策劃的要求,將最具價值的信息有效整理和組織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新聞節(jié)目。
(四)采編人員應具備熟練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
作為一名融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意識到當今時代新聞行業(yè)發(fā)展的特征和趨勢,了解多媒體的優(yōu)勢,并通過自學或參加專業(yè)培訓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在實際開展采編工作的時候,應改變傳統觀念,積極運用各類現代化先進技術,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實現對輿論方向的正確引導。
(五)采編人員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
新聞采編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只有掌握了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才知道怎樣收集新聞信息素材以及哪種類型的信息素材才是大眾真正關注的。同時,也只有在專業(yè)知識的支持下才能使新聞節(jié)目的內容更具真實性、客觀性和完整性。此外,創(chuàng)新能力對新聞采編人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具備良好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聞采編人員能不斷突破自我,對新聞采編技術手段、剪輯加工方式等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并能主動從多角度、深層次去探尋新聞素材背后所隱藏的故事,使新聞信息更加真實、完整地展現在大眾眼前。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責任意識
當前,我國很多新聞采編人員對待自身的工作都比較敷衍,缺乏基本的工作責任感,在實際開展新聞采編工作的時候喜歡嘩眾取寵,過于關注新聞內容是否能吸引受眾的眼光,而對信息是否真實可靠不太注重,有些采編人員甚至直接略過了信息審核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就致使新聞信息所隱藏的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被忽略,這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以及整個社會的和諧健康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不具備新聞敏感性
隨著媒體融合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新聞采編工作所面臨的的信息量也顯著增多,這就給采編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工作壓力,如果采編人員不具備新聞敏感性,則極可能致使新聞采編工作走向單一化、低效化,這對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從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并不具備新聞敏感性,對當今時代受眾的信息需求、社會主流發(fā)展趨勢等了解很少,無法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和分析新聞內容,這就導致新聞采編工作存在明顯的盲目性,無法準確把握和突出新聞亮點,最終呈現的新聞內容也十分無趣,很難得到受眾的認可和喜愛。
(三)創(chuàng)新能力偏低
新聞采編人員是新聞行業(yè)發(fā)展的人才保障,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應全面掌握新聞采編的要領,并站在特殊的角度,找到新的信息切入點,對新聞的結構、內涵等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新聞采編人員只有站在別人從未考慮過的角度進行新聞素材的分析與內容的提煉,才能形成獨家報道,進一步彰顯出新聞的價值。然而,現階段許多新聞采編人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都比較低,不具備創(chuàng)意策劃實踐經驗,這些采編人員往往無法對新聞主題、形式與內容等進行全方位考量,最終致使新聞采編質量大打折扣。
四、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堅守職業(yè)道德底線,增強工作責任感
隨著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新聞信息的數量越來越龐大,且各種信息混合在一起,很難辨別信息的真?zhèn)危@就給新聞采編人員進行工作帶來了困難。所以,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增強自身的耐心和責任感,嚴格堅守職業(yè)道德底線,以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對待自身的工作,不管信息的來源如何,都必須對其進行嚴格審查,盡最大努力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在對新聞事件進行編輯組織的時候,應站在整體的層面對事件的起因、發(fā)展和結果進行分析,最大限度還原事件背后的真相,在發(fā)表自身意見或見解的時候必須始終以構建和諧社會作為方向引領,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避免造成不良的社會輿論,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穩(wěn)定發(fā)展。
(二)加強對媒體資源的整合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傳統媒體在受眾群體上相對來說更加忠實、穩(wěn)定,新聞報道的真實度與可靠性也要高一些,且整個采編流程更具專業(yè)性與科學性。而新媒體的優(yōu)勢則主要在于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高,新聞報道內容也比較豐富,有效滿足了不同受眾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同時,新媒體憑借其良好的互動性,大大增強了受眾的情感體驗。盡管近些年我國新媒體的發(fā)展十分迅速,但這并不代表傳統媒體會走向衰亡。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傳統媒體都有著新媒體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yōu)勢,將二者有效整合起來,以便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的需要。具體而言,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新聞采編人員應積極利用線上工作渠道,依托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進行新聞信息的獲取與整合;第二,新聞采編人員應積極加入到采編平臺的建設中,打造新聞采編一體化服務體系;第三,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流程開展采編工作,不能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故意省略某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只有做到上述幾點,才能使媒體資源整合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三)完善綜合業(yè)務素質、提高專業(yè)技能
融媒體時代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共存的時代,不同媒介形式的融合發(fā)展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業(yè)務素質、提高專業(yè)技能水平,這樣才能有效改善新聞采編工作質量。新聞采編人員要實現對業(yè)務素質與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必須找到不同的切入點,凸顯出采編工作的專業(yè)性。首先,新聞采編人員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主動了解有關新聞采編的新知識,拓展自身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形成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其次,新聞采編人員要注重對各種現代化技術的運用,結合當今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在節(jié)目包裝與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引入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
(四)加大對新聞采編工作的創(chuàng)新力度
要使新聞節(jié)目吸引到更多的受眾,新聞采編人員就必須積極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站在全新的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分析,帶領廣大受眾深度挖掘新聞信息、理解新聞的內涵。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應意識到傳統采編工作模式在融媒體時代的弊端,積極運用自身所具備的采編專業(yè)知識與新媒體操作技能對新聞采編工作模式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應加強與新聞事件相關者以及受眾的溝通,準確把握廣大人民群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以此作為新聞采編工作創(chuàng)新的基本立足點,使受眾對新聞節(jié)目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結語:
總之,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加強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體來說,新時代的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較強的策劃能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與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目前我國大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在上述能力上都還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新聞采編人員應意識到這一點,并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強化自身的薄弱之處,實現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沈澤峰.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和技巧[J].記者觀察,2020,(11):33.
[2]李青青.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思考[J].記者搖籃,2019,(6):122-123.
[3]白焱.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應具備的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20,3(6):138-139.
[4]王詩雨.淺談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新要求[J].電視技術,2020,44(1):40-41,56.
[5]葉宗錦.媒體融合背景下記者采編能力創(chuàng)新及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1):109-110.
[6]謝利江.融媒體視域下如何提升記者采編能力[J].中國報業(yè),2020,(6):98-99.
[7]朱琳.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聞傳播,2019,(14):202-203.
[8]龔建新.媒介融合時代采編工作新特點及工作措施[J].今傳媒(學術版),2018,26(1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