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順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城關第二小學 河南新縣 465550
問題解決能力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層理解,學生基于自身認知經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經歷抽象、操作、推理、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展開分析,并使學生能在不斷優(yōu)化和整合自身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數學本質規(guī)律的內在邏輯關系。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學習過程的自由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在自主與合作中,展開觀察、發(fā)現(xiàn)、質疑、提問、分析,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逐步實現(xiàn)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全面發(fā)展。
基于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獨特觀點。同時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建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能相互啟發(fā)、相互影響,突破思維的局限性,逐漸突破問題的難點。由于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實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學生自主探討交流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進行適當的點撥,多為學生提供質疑和表達見解的機會,讓學生在討論、質疑、分析、歸納問題時,感受到解答問題的快樂。
在數學教學領域,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解題方法,它是將數字、圖形結合起來,通過可視工具展現(xiàn)具體事物中的空間形式、數量關系,更易于促使學生自主建構關系等式,使其能夠準確確定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利用可視化教學工具引導學生自主作圖,使其直觀再現(xiàn)數形關系,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就如在 “長度單位” 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通過介紹測量物體長度的相關工具、分析長度單位的換算規(guī)律等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全面分析了本課知識,而為了訓練小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筆者就主動為學生演示了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應用技巧,通過繪制不同長度的線段來代替具體的實物長度,且會按照一定比例縮放,在線段上標注具體長度數據與長度單位,由此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接著,筆者就設計了一些需要轉換長度單位、比較物體長短的應用題,希望學生能夠主動利用可視化工具來展現(xiàn)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其及時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果不其然,大多數小學生都可通過可視化工具正確解題,積累有效解題經驗。
想要在小學數學的問題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習題練習的講解方式,從以往的重結果變成重過程。不論是習題數量的一味增加還是習題質量的參差不齊,都是教師這種重結果論、分數論的思想的體現(xiàn),教師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什么樣的習題練習才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真正的成長。因此,在新課改之后,教師在改革時就要從習題的講解方面入手,在講解時不要直接給出學生答案或者具體的解題過程,而是要引導學生根據題干所給出的信息判斷需要用到哪一部分的知識,又該如何將這些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這樣一來,學生在長期的習題練習中也就會逐漸養(yǎng)成對問題多思考、多分析的習慣,對于自身所學的知識也會進行詳細的研究和運用,其自身的思維能力也就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長足的提升。
比如,在 “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 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在講解習題時有意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 “2.65+3.1-0.684” 這一習題的講解中,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分析一下能夠從題干中獲得哪些信息。通過題干,學生首先可以認識到這需要運用到小數的加減法的知識,其次根據所給出的三個數字判斷出結果應該精確到小數點后三位。而在解答過程中,為了方便計算,學生應該將其轉化為 “2.650+3.100-0.684” 這樣的形式,然后再通過列豎式的方法按照順序進行計算。通過對這一題的分析,學生也就不會僅僅只是了解這一道題了,而是掌握了這一類型的習題的大致計算思路,對于一些需要注意的點也有了了解,其思維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課下實踐任務,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此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時、分、秒這節(jié)數學知識的時候,當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了時間單位以及鐘表的時刻,并且掌握了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之后,我為學生布置這樣的一個課下實踐任務,放學到家之后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表格來記錄自己每個時刻所做的事情,當做好記錄之后,看一看自己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用了多久,然后根據表格來分析一下看看可以改進哪種行為。最終利用這樣的課下實踐活動,鍛煉了學生利用時間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課下實踐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培養(yǎng)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高效率的教學。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明白影響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的因素,然后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施以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