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安 李文耀 管 偉
(池州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安徽 池州 247100)
生產企業(yè)產品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生產過程中要狠抓產品質量關,要嚴格控制產品的工藝質量?;诖耍瑹Y磚產品在制定其工藝質量控制目標之前,重點要做好其產品的定位。只有在明確產品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夠制定產品工藝質量的控制標準,才能夠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保證產品的工藝質量。
燒結磚的原料組成主要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氧化鈣、氧化鎂等。要想有效控制燒結磚產品的工藝質量,科學合理的調整這些原料組成是關鍵。具體來說,這些原料配比應該控制在以下標準:燒結磚原料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硅,當它的配比大于70%時,原料則表現(xiàn)出很差的塑性,產品成型就比較困難,生產過程中次品較多,而且成品強度也會大大降低。根據(jù)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它的配比含量最適宜在60%左右;三氧化二鋁在燒結磚的原料中所占比例也比較大。當它比重過低時,產品的機械強度將明顯降低。表現(xiàn)出不抗折,易斷。而比重過高時,又會提高燒結溫度,這無疑增加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它在燒結磚原料中的比例應該保持在20%左右;三氧化二鋁在燒結磚的原料中起著著色作用,原料中所含太高時會使磚的顏色過深,影響磚的觀感,同時也能夠顯著的降低產品的耐火度。太低則反之。因此,它的最適宜比例是6%左右;氧化鈣在原料配比中一般表現(xiàn)為石灰石形式,它的含量如果過高會帶來磚制品的燒結困難,同時也成為了在磚制品燒結過程中的有害物質,導致磚制品爆裂、松解,因此它的比例不能超過10%;氧化鎂自然存在于燒結磚的原料中,它能夠使磚制品在應用過程中剝層、分化,明顯降低磚制品的強度,因此它的含量越少越好,科學的控制標準是不得超過3%;還有一些其他礦物質的配比也有嚴格的要求,如長石能夠降低磚制品的抗凍性能,它的含量不得超過10%。蒙脫石粘性高,可以使磚制品的伸縮性增大,從而導致磚制品的裂紋,因此它在原材料中的配比應當越少越好。
在燒結磚的原料組成控制中,對于這些原料的粒徑也有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說,我們把粒徑小0.05mm的粉料叫做塑性顆粒料,把粒徑在0.05mm到0.1mm之間的料稱做填充顆粒料,而那些粒徑超過1mm小于2mm的料,我們稱之為粗顆粒料。在磚制品的制作燒結過程中,這些顆粒料合理的比率應該是:塑性顆粒料占40%左右,填充顆粒料占50%左右,粗顆粒料不得高于20%。
磚制品在成型過程中,它的孔型越復雜,它的孔壁就越薄,它的孔洞率也就越高,那么在制作成型時需要的原料塑性指數(shù)也就越高。因此磚制品的原料塑性應該隨著它的孔洞率而做出適當?shù)恼{整。在一般的生產過程中,其塑性指數(shù)調整在8到14之間。
結合國家的生產標準,燒結磚產品的成型品不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扭曲、彎折、變形、缺角等,更不能有明顯的斷裂痕。根據(jù)這些磚制品的應用方向,孔型排列濕坯厚度一般應該控制在十毫米以上,出現(xiàn)以上缺陷或者厚度不能達到這一標準都不能夠進入下一段工序,以避免機械損耗和減少干燥燒結耗能。并且能夠進一步保證產品質量,做到控制措施前置。
磚制品成型濕坯進行干燥以后就成為磚制品干坯,此時將根據(jù)國家建筑行業(yè)要求的燒結磚質量標準,結合磚坯的高溫收縮率,對這些磚制品的干坯進行初步分撿。對存在尺寸偏差、干燥過程中裂痕、生產過程中損毀、干燥過程中變形的干坯作為不合格產品而予以剔除,以減少燒結這些不合格產品的能耗。同時,這些不合格產品還可以回收利用,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磚制品燒結完成后,要將尺寸出現(xiàn)較大改變、外觀明顯不符合要求、不成熟的磚、過火的磚等進行分類碼放,予以明確的場地區(qū)別和碼垛標識。嚴格控制這些不合格產品,有利用價值的分級處理,沒有利用價值的將作為廢品處理,嚴禁將這些不合格產品混入合格產品中出場,以避免對企業(yè)造成負面影響,為拓展市場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綠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建筑行業(yè)逐漸向節(jié)能、降耗、綠色方面發(fā)展,燒結磚產品的市場在逐漸萎縮。這樣的企業(yè)要想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除了積極應用新技術改變生產工藝,更符合國家的環(huán)保要求之外,提高產品的工藝質量是這些企業(yè)生存的最重要舉措。這就需要這些企業(yè)堅持國家行業(yè)標準,采取積極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證燒結磚產品的工藝質量,以實現(xiàn)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