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鳳媛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3)
上消化道出血和肝硬化都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而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的衰退,門靜脈高壓也逐漸減退,因此極易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若不及時接受治療,患者會出現(xiàn)缺血休克,甚至導致死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1]。本研究探討對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奧曲肽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7例。研究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5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0.36±14.18)歲;出血量500~1500 mL,平均出血量(896.68±256.84)mL;病程12~24個月,平均病程(19.64±2.15)個月。對照組患者中女性16例,男性11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62.08±14.99)歲;出血量500~1500 mL,平均出血量(908.64±2.64)mL;病程12~24個月,平均病程(20.27±2.35)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出血量、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經(jīng)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院的倫理委員會也批準了本次試驗。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大便的潛血試驗結果為陽性,并配合本次研究[2]。排除標準:存在藥物過敏史,肝腎等器官嚴重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嚴重精神性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3]。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包括: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基礎抗感染、輸血補血等治療。
1.3.1 研究組 在此基礎上使用奧曲肽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4]。靜脈滴注奧曲肽(北京百奧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9),最適劑量為每日0.2~0.3 mg,最大劑量≤每日1.5 mg,可用0.9%氯化鈉溶液或葡萄糖溶液稀釋,若生長激素濃度未下降、臨床癥狀未改善,則應考慮停藥??诜蚓植抗嘧⒛福ㄉ虾iL城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31022822),用0.9%氯化鈉溶液或溫開水(≤37 ℃)溶解成每毫升10~100單位的溶液,也可根據(jù)出血部位及程度增減濃度、次數(shù)。
1.3.2 對照組 在此基礎上使用奧曲肽治療。靜脈滴注奧曲肽(北京百奧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9),最適劑量為每日0.2~0.3 mg,最大劑量≤每日1.5 mg,可用0.9%氯化鈉溶液或葡萄糖溶液稀釋,若生長激素濃度未下降、臨床癥狀未改善,則應考慮停藥。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5]:顯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大便的潛血試驗結果為陰性,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其他臨床指標也恢復正常;改善:患者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大便的潛血試驗結果為陰性,血常規(guī)得到改善,其他臨床指標也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未改變甚至加重,大便的潛血試驗結果為陽性,血常規(guī)未恢復,其他臨床指標也未改變甚至加重。
1.4.2 治療后肝功能指標 包括天冬氨酸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酞轉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清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DBiL)。
1.4.3 臨床指標 包括住院時間、輸血量、止血時間,出血停止判定標準為:胃管無出血的現(xiàn)象,黑便癥狀基本消失,大便的潛血試驗結果為陰性;
1.4.4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包括過敏、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部脹氣[6]。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肝功能指標、住院時間、輸血量、止血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AST、ALT、ALP、GGT、TBiL、DBiL水平低于對照組,TP、ALB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7.43±2.11)d、輸血量(284.65±68.39)mL、止血時間(26.57±5.86)h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1.58±3.86)d、(374.26±70.68)mL、(37.94±8.04)h(t=4.9020、4.7344、5.9384,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發(fā)生過敏2例(7.41%)、惡心嘔吐1例(3.70%)、頭痛頭暈1例(3.70%)、腹部脹氣0例,總不良反應4例(14.81%);對照組患者發(fā)生過敏3例(11.11%)、惡心嘔吐4例(14.81%)、頭痛頭暈3例(11.11%)、腹部脹氣1例(3.70%),總不良反應11例(40.74%)。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5231,P<0.05)。
肝硬化主要是由于慢性肝部疾病引起的彌漫性肝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門靜脈高壓、肝功能障礙等[7]。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一種并發(fā)癥,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疼痛、嘔吐、黑便等,主要發(fā)病原因為大量酗酒、不規(guī)律飲食、不健康飲食、濫用非甾體類藥物等。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引起肝功能障礙、出血性休克等,甚至會引發(fā)死亡,因此對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及時實施治療。
本次研究中,使用奧曲肽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住院時間、止血時間較短,輸血量較少,并且肝功能指標得到明顯改善。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天然抑素,屬于八肽環(huán)狀化合物,具有抑制生長激素、促甲狀腺素的作用,對胃酸、胃蛋白酶、胃泌素分泌過多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降低門脈壓力和胃部的運動[8]。凝血酶是一種具有抗凝和促凝作用的生物活性蛋白,主要作用于人體循環(huán)的凝血因子細胞。當凝血酶與其接觸時,會聚集并激活傷口組織中的血小板,加速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酶[9],使血液可以迅速形成固體凝塊,加速血液凝聚[10],可以有效地止血,改善出血癥狀,并且兩種藥物合用,還能起到協(xié)同作用,保護消化道黏膜,患者輸血量減少,住院時間縮短,不良反應少,痛苦減輕,康復速度較快。
綜上所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奧曲肽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以降低炎性反應,縮短止血時間,減少輸血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并且不良反應少,更為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