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力
(寧夏同心縣豫?;孛裰袑W 寧夏 同心 751300)
1.1 設計數學課堂方案,打好“有效提問”教學的基礎。古人云“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堂完整的數學課,需要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順序。如果課堂教學沒有相應完善的教學順序,那么教師的教學就不能按照明確的主題進行,進而導致學生沒有清晰的學習邏輯,很容易將知識記憶混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更加應該重視教學方案的設計,提前安排合理的教學流程,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流暢。一個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方案,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理解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例題,同時,在例題講解中設置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如此一來,學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提出新穎的解題方法,這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益處,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小組討論不能過多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督促學生高效快速的提出解決方案。
教師的教學活動一定要按照教案的教學流程,這樣即可以保證教師的教學有理有序,又可以幫助教師將知識點進行全面覆蓋不留遺漏。所以,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就進行教學內容的備課,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以及新時代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打造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方案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更加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1.2 增加數學課堂例題,豐富“有效提問”教學的內容。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時,往往只集中注意到自己“教”的過程,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學生“學”的過程。如果教師講授的內容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么這種教學實際上是不合理且無意義的。在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改變原有教學模式,利用新模式、新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芭d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應該利用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的獨特魅力,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跟隨教師的腳步,將數學基礎打牢。
教師通過向學生進行提問,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以便于他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提問,判斷自己是否對某個數學知識點已經全面掌握,學生在聽到教師的問題后,其腦海中便浮現(xiàn)該題目的解題思路,如果學生沒有及時思考出相應的解題思路,學生就可以及時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誤區(qū)或是思維盲點。
1.3 注重數學課堂方法,發(fā)揮“有效提問”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在課堂中,針對教學問題進行提問時,一定要保證問題不脫離實際學習內容,教師要做到熟悉書本的知識脈絡,然后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學習的條理,使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的課堂提問應該給予學生同等的尊重,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可表現(xiàn)輕視或嘲笑,因為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舉手發(fā)言,當學生的解題思路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要使用平緩的語氣幫助學生順利解答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遺漏的數學知識點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師對學生的言語以及肢體動作方面的肯定,比如“對,接著說下去”、“如果利用方程來解題,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呢”、點頭、鼓掌等等,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激勵的作用。
高中階段進行數學課堂探究性學習非常重要。因為,高中數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強。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空間進行獨立思考,并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教學模式,以便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以此,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學生領悟數學的魅力,最終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的目標。
綜上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數學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深入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從細節(jié)處入手,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數學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肩負起教學重任,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