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振國
延邊日報社 吉林延吉 133000
經濟新聞在指導人民群眾日常經濟生活、引領經濟建設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新聞可以傳遞經濟信息,監(jiān)督經濟行為,也可以傳播經濟知識,指導經濟生活,是人們經濟生活的百科全書,新聞記者在采寫中要注重事實,不斷優(yōu)化采寫技巧,提高新聞可讀性,弘揚經濟新聞的社會價值[1-3]。
經濟新聞是對人民生活生產建設、國民經濟發(fā)生的有價值的事件進行報道,經濟新聞具有實用價值,直接為現代經濟生活服務。在現代生活中,產品的經營者、生產者、經濟領域的決策者、商品的消費者都將經濟新聞看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來源,同時經濟新聞的政策性比較強,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經濟是國家的命脈,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強盛,會決定人民生活水平。在經濟新聞采寫中,需要對國家經濟、黨的政策進行闡釋、宣傳,讓人們更好的將其貫徹落實。經濟新聞的專業(yè)性比較強,有些專業(yè)知識特別深奧,比如股市、外貿、金融等等,因此,新聞記者在采寫經濟新聞時必須要加強學習,逐漸成為內行、專家,這樣才能分析得更到位,報道得更加準確,解說得更加深刻。
從廣義上來看,經濟新聞包含財經新聞、政經新聞、產經新聞、社經新聞,這些類型大多源于產業(yè)企業(yè)、資本市場、社會消費、政治事務領域,以經濟學視角剖析問題,進行有效配置,并及時予以報道。
財經新聞比較關注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財經新聞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其中包含掛牌上市、詢價發(fā)行階段、承銷商、科創(chuàng)板等等專業(yè)術語。其次,財經新聞信息量特別豐富,同時堅持客觀性原則,體現其權威性。財經新聞堅持獨立、獨到的理念,傾聽各方聲音,擁有大量信息源,對問題進行辯證分析,兼顧正反利弊,整體考量問題。從現象到本質,逐步推進,挖掘深藏于背后的真相,采用組合編輯方式,實現信息互補,多視角觀察事件真相?;蚝唵?、或復雜的財經報道都會將投資者作為核心受眾,為特定受眾提供引領與服務,促進資本運營增值,為投資者提供信息量大、技術性強的金融投資市場[4]。
產經新聞的報道比較關注區(qū)域經濟與產業(yè)鏈,產業(yè)鏈的發(fā)展能夠帶動區(qū)域經濟整合,實現最優(yōu)的資源配置。產經新聞一般會對這類新聞進行深入解讀,注重產業(yè)之間的關聯,在采寫產經新聞時,要擁有開闊的視野,關心更大范圍的區(qū)域經濟與產業(yè)布局。開展地區(qū)性配置與分布,重塑區(qū)域發(fā)展過程,比如,海南日報于2019 年5 月19 日刊發(fā)的《海陸空高新技術產業(yè)唱主角》,深入報道了5月18 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建設項目簽約活動,記者對簽約與開工的118個項目進行梳理,指出該項目的特征在于海陸空立體格局;在海洋方面,重點關注海洋產業(yè)、深海科技、現代服務;而在陸地方面,將視角集中于集科研銷售、生產成果轉化、科技交流等等專業(yè)服務為一身的 “南繁硅谷”;在航空方面,包括智能化職教平臺、國際影城、影視貿易服務、航天影視動漫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意制作中心等等,由海陸空陳述事件布局,是該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同時也體現了海南未來發(fā)展的新方向[5]。
政經新聞反映了經濟與政治的互動關系,通過政治眼光觀察經濟現象,尋找經濟現象背后的政治動因。同時用經濟眼光剖析政治事件,了解政治事件背后的經濟問題。經濟眼光與政治眼光是政經新聞的常用觀察角度,比如,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9 年6 月29日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舉行會晤,探討中美經貿摩擦、中美關系發(fā)展根本問題,為兩國關系下一步發(fā)展確定方向,并共同確立以穩(wěn)定、合作、協(xié)調為基調,推進中美關系的發(fā)展。以政治眼光來看,中美貿易戰(zhàn)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如果侵犯了中國主權,則要維護本國核心利益,而以經濟眼光來看,中美是世界兩大經濟體,中美關系走向緩和能夠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在政經新聞的采寫中,要將復雜的事件簡單化,以簡明方式表達出來,由多個端口輸出,使財經新聞更有深度,并且要寫出獨家新聞品質。
社經新聞包括經濟相關的社會新聞以及消費市場新聞,隨著社會體制、經濟體制的變化,人們的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因此,要充分分析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購買力,關注具有主導性、示范性、集中性的消費熱點,使經濟增長與消費需求實現良性循環(huán)。在采寫社經新聞時,要更加接地氣,在其中融入趣味性,使其更加生動。創(chuàng)新敘述方式,提高可讀性,從深層次發(fā)掘動因,加強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6-7]。
綜上所述,在經濟新聞的采寫中,要處理好新聞語言與經濟名詞之間的關系,善于運用經濟術語,將其轉化為便于受眾接受的新聞語言,通過打比方、講故事等方式軟化術語,增強可讀性。觀點陳述要客觀中立,避免主觀臆斷,更加符合新聞專業(yè)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