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讓學校成為人性最閃耀的地方、正能量最集聚的場所,是學校的價值所在。我校大力傳承海門中學“實施人性教育”的百年精髓,從師生的情境、情商、情感、思辨、思維、思想入手,積極踐行情思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了科學、規(guī)范、操作性較強的情思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和豐富情思德育、情思課堂、情思課程內涵,努力追求一種“情思碰撞,情思激蕩,情思相融”的教育樣態(tài),讓每位師生得到充分和諧發(fā)展,在拼搏和奮斗中體會情思教育的詩意,讓海門中學附屬學校(以下簡稱附校)真正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教師精神豐盈的家園。
附校人一直在思考“育什么樣的人”“怎樣育人”“教給學生什么”“怎么去教”,如何讓學生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優(yōu)秀的海中學子乃至各行各業(yè)的領軍人物?一流的學校管理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管理才能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師生,才能推動學校的和諧發(fā)展。
情思管理是指我校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特定含義,涉及師生精神、校園環(huán)境、健全制度、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多元化、制度化、優(yōu)質化,對學校發(fā)展具有價值引領、觀念整合、情感激勵、制度規(guī)范、行為矯正等作用。比如,我校制訂的《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教職工工作規(guī)范若干條例》《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學生十六條行為準則》《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積分制條例》等。再如,教師誓詞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每一位附校教師立足“規(guī)則意識,處世準則,立身原則”三大修煉宗旨,提升“智商、情商、魂商”三商指數(shù),只爭朝夕,不懈奮斗,旨在把學校打造為市內知名、省內有影響力的基礎教育的精英搖籃。
優(yōu)秀的管理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和統(tǒng)領,是辦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是學校辦學水平的充分展現(xiàn)。情思管理的實施,讓全體教師緊緊圍繞學校核心精神,形成學校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情思校園、魅力教師、陽光學生,激發(fā)和激勵每一名附校人奮發(fā)進取、自強不息。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就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情思德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是依托我?!扒樗冀逃钡谋尘爸鸩叫纬傻膭?chuàng)新育人理念。我校通過研究情思德育的內涵,探索當前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路徑與方法,讓德育既有“情趣”的表露,又有“思考”的火花;既有“情操”的錘煉,又有“思想”的體悟;既有“情懷”的展現(xiàn),又有“思辨”的光芒,真正把德育活動內化為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學生的靈魂深處。
情思德育特指我校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形成的特定含義,在涉及學生身體、智力、道德、審美、精神成長的各項活動中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情商、培育積極情感,并使其能運用思辨的方式提升自身思維,豐富思想世界。我校傳承“厚重、大氣、理性、卓越”的海中文化,用儀式、慶典共啟繽紛之窗,用文化、符號共塑班級之魂,用實踐、發(fā)展共享快樂之旅,用平臺、機遇共賞合作之美,用奮進、成長共著青春之色,用生命、綻放共赴心靈之約,讓情思在歡聲笑語中飄揚,彼此勉勵,共赴奮斗的時光。
滲透情思的學校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三大原則,即以情育人、寓理于情、知情思行,從而把“知情”與“思行”真正統(tǒng)一起來,使之科學化和持久化。情思德育的研究,有利于學生形成與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有利于打造“情思相融、靈魂高貴”的情思德育體系,有利于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環(huán)境,從而促進師生知、情、意、行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情思課堂是以海中先進的教育思想為引領,在學生習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情感啟動為先導,以培育學生思辨能力為目標,主要是培育學生的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即發(fā)展學生的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
情思課堂重在有情、貴在有思,情和思是情趣課堂的兩大基本特征。情思課堂應遵循情境創(chuàng)設的激勵性原則、情感體驗的共鳴性原則、思維訓練的靈活性原則、思想升華的實效性原則、情智生成的目標性原則。情思課堂基于情思、為了情思、高于情思,真正實現(xiàn)了課堂由“知識技能型教育”向“情思教育”轉變的美好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的枯燥、冷漠、無趣、知識化的現(xiàn)狀,最終實現(xiàn)學生情感層面上的“樂學”和理性層面上的“善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應時刻保持一顆活躍的情感因子,輻射出強有力的情感磁場,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發(fā)散思維,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課程的豐富決定著生命的豐富,課程的卓越?jīng)Q定著生命的卓越。海門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石鑫對我校的課程建設做出高瞻遠矚的擘畫,他說:“課程結構影響學生未來的智能結構,課程的實施水平影響學生未來的智能水平”。我校本著對“培養(yǎng)未來接班人”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對教育本質的獨到領悟,首創(chuàng)性地提出“情思課程”概念,探尋學校課程建設發(fā)展密碼;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情思課程”概念,著力架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情思課程體系,從課程哲學、課程機構、課程圖譜、課程實施入手,致力打造具有書院特色的校本課程。將課程“種”在校園里,將課程“種”在學生心靈里,讓學生發(fā)生“看得見的變化”,沉淀“帶得走的東西”。
學校秉承江蘇省海門中學高瞻遠矚、操作成熟的校本課程架構,通過廣泛發(fā)動、提高認識,充分調動全體教師課程研發(fā)的主動性、積極性,目前已研發(fā)、開設價值類、學術類、拓展類、技能類四大類34 項選修課程和社團課程,基本架構形成具有附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圖譜”,涉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體育、藝術等方面,個個源自學生自己的要求,門門面向學生精心研發(fā),項項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滿足了學生自主決定、自由選擇、自行參加的需求。學校還開設家長課堂、與先生面對面(與朋輩面對面)、社會實踐、名人訪談、微公益活動等非走班校本課程,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成長、自我發(fā)展的需要。
學校以“讓每一個孩子沿著適合的跑道陽光向上生長”為價值導向,遵循全體與個體、基礎與特長、自主與開放的原則,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了“面向全體、興趣導向、分層提升”為原則的“情思課程”運行體系,積極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具有書院特色的未來“有大愛、大德、大情懷”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路徑。我們既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又注重對學生科學探究的引導;既重視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又重視對學生健康體魄的鍛造;既強調對學生的技能拓展,又強調對學生的藝術熏陶。校本化的情思課程是以國家課程為指導,遵循學生的生源實際,關照學生的實際需要,突出學生的個性,彰顯了學校的特色。
我校情思教育的研究能充分發(fā)掘教師的潛能,在“新”“精”“?!薄皟?yōu)”上下足功夫,是提升質量、彰顯特色的最強增長極;能充分激勵學生在“愛學”“真學”“會學”“優(yōu)學”上盡顯風采,是張揚個性、提升素養(yǎng)的有力推手。
實干,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情思教育讓每位附校學生都更美好起來。
奮斗,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情思教育讓每位附校教師的價值都更出色地發(fā)揮出來。
做大、做強、做優(yōu)情思教育,我們一直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