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宏
(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治自縣六橋街道白馬小學 貴州 畢節(jié) 553100)
蘇霍姆林斯基說:“用圖片、聲音、表情等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薄罢Z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基于上述,筆者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重要的做法。
每一篇教學的課文,都盡量設計得有口語交際的訓練,同時也要有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比如上《禮物》這這一課,可以在后面暢所欲言中還設計《千里送鵝毛》的故事以加深學生對“禮物”的理解。設計這次口語交際不僅是教學的需要,更是學生將來生活的需要,現(xiàn)在讓孩子們學習“禮尚往來,真誠待人”很有必要。在本次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就要有這樣的教學目標:(1)通過本次口語交際,讓學生明白禮物不分貴賤,真心實意相送的都是好禮物。(2)結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對“禮物”的認識。(3)通過交際互動,增強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赫爾特說:“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間,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而不是把口語交際課變成少數(shù)人的舞臺。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課堂教學中的說話訓練,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2.1 借助課文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語文文本配有一幅幅富有詩情畫意的插圖,在教學前,讓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哪些人物等,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學生說話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用上學過的好詞好句,同時也適當?shù)亟探o學生一些好詞好句,誠然,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
2.2 借助課文話題,讓學生看情景互動。有位專家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毙W課本中的很多課文,就可以設計幾個連貫的情境。這樣,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也得到了培養(yǎng)。
2.3 借助具體實物,讓學生情景互動。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毙W生平時不留心觀察,真正到了讓他們去說時,他們也無法開口。沒有實物的展示,學生也不知從何說起。如在教學《中國美食》一課時,就可以介紹展示一些當?shù)孛朗?,讓學生觸物生情。
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然就會被學習氛圍點燃自我學習激情,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上《禮物》這個主題時,可以這樣來做:
3.1 復習引出主題“什么是好禮物”。教師:同學們我們從“禮物”單元學習中了解到了誰送給誰的哪些“禮物”?學生回答后師引導學生動情的朗誦詩歌《微笑》,是呀“一個微笑花費很少,回憶卻終生美好”你認為這些禮物中哪一件事最好的禮物呢?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3.2 出示賀卡,激發(fā)興趣。師示賀卡讓同學們猜一猜是誰送給老師的賀卡,之后老師介紹自己收到學生的賀卡雖然簡易,卻是最好的禮物。
口語交際本來就要鍛煉學生討論、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中注入討論、交流、合作等多種元素,讓學生動起來,學生自然就鍛煉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同樣以《禮物》這個主題為例,可以這樣設計:
教師先展示以下問題:
(1)小組成員逐一介紹自己帶來的禮物或者曾送給他人的禮物。
(2)評價誰的禮物最好,做好上講臺發(fā)言的準備溫馨提示。
(1)嘗試說一說自己收或送“禮物”的過程。
(2)注意說話時或聽他人介紹時要講文明、有禮貌。
師回到發(fā)言學生的位置上,和其他學生一起參與交際:
第一步:第一位學生發(fā)言完畢,讓學生評價 溫馨提示:
(1)你想補充什么,或有哪些好的建議可以與發(fā)言的同學交流。
(2)嘗試評價發(fā)言同學的語氣、語調、儀表、態(tài)度等,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議。
第二步:在學生和老師的互相評價和補充中逐漸完善交際的內容和態(tài)度,然后讓學生舉手發(fā)言,激勵人人參與。
第三步:師生共同體會收獲:
(1)動員學生學習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先在組內交流,在推選發(fā)言。
(2)師小結課堂,完成板書。什么是好禮物 禮物不分大小,輕重,貴賤 誠心誠意給人的祝福都是好禮物 注:發(fā)言時儀表要端莊、大方; 語言要文明、禮貌、得體有說服力。
(1)動員學生學習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先在組內交流,在推選發(fā)言。
(2)師小結課堂,完成板書。什么是好禮物 禮物不分大小,輕重,貴賤 誠心誠意給人的祝福都是好禮物 注:發(fā)言時儀表要端莊、大方; 語言要文明、禮貌、得體有說服力。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很多。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教師去多觀察、多實踐、多研究,真正讓小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舞動起來、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