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銅陵市郊區(qū)陳瑤湖中心學校 王子詠
小學階段的作文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講,都是一個難點,同時也是一項重點,在寫作中要求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更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討論。
小學作文是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這個階段的學生初步掌握了一些漢字、詞語和句式的一些用法,但是還不是很熟練,因此不能對其有過高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如果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從寫作意識和內容出發(fā),注重寫作中的創(chuàng)新,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小學作文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作文題目的命題,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基本要求就是能切中寫作的內容重點,并且在此基礎上能做到新穎、有趣,能吸引讀者,題目是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的,而不應該是簡單的抄襲。
現(xiàn)階段,學生作文模仿的痕跡比較嚴重,尤其是在學生尚不能自由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下,翻看小學作文,很多都是一些“公式化”的內容,這種現(xiàn)象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內容的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能寫出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和自己本身所產生的思想,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假”“大”“空”。
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生活閱歷方面的素材,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因此對素材創(chuàng)新無法做出過多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以生活為素材,這個“新”字并不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而是應從學生的角度來看。
表達的創(chuàng)新是語言運用方法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在表達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采取從學生新學的詞語、生活中接觸到的歇后語等方面入手。
開放的內容選擇是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進行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從作文的題目到內容、立意以及表達的方式都要給學生比較大的選擇空間,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各個方面創(chuàng)新火花的迸發(fā)。首先,在作文的題目方面,應當盡量避免全部封閉式的命題,例如“我愛讀書”“媽媽,我想對你說”等等,如果把題目改成“我愛××”“××,我想對你說”這種半封閉式題目將會對學生發(fā)揮空間的提升起到更好的效果。第二是作文的立意方面,教師不應該把學生的“思想正確”作為立意的標準,而應鼓勵學生寫出真實的感受和看法,使立意更具有開放性。在作文表達方式方面也是如此,應當給學生更多的表達選擇,鼓勵學生使用新學到的詞語和句式以及課堂教學中沒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表達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尤其是寫作的教學中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教育理論中“人本主義”的一種體現(xiàn)。小學階段的思維模式仍然在兒童時期,與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具有巨大的差異。小學階段的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角度比較幼稚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有很多時候令教師有啼笑皆非的感覺,如果教師不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來看待寫作,就無法理解學生對作文題目的認識,不能對學生的寫作做出正確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有時候不經意的口頭評價或者是分數(shù)評價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科學的評價標準是寫作教學中的要點內容??茖W的評價標準應當具備兩個方面,其一為優(yōu)劣標準,其二為作文評價的結構性細化。
(1)優(yōu)劣標準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看待問題的角度應當從教師轉換為學生一樣,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應當特別注意這一點。例如,在“××,我想對你說”這一篇作文中,很多學生選擇了“老師,我想對你說”“媽媽,我想對你說”等題目,而有的學生寫了“小花貓,我想對你說”的作文題目,教師在評價時對這篇作文打分非常低,這就是典型的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作文,認為人和小花貓有什么可說呢?卻忽視了學生對寵物的熱愛和重視,導致學生以后的寫作只愿意寫一些所謂的“正?!鳖}目。同時,在立意方面教師也會根據(jù)自身的邏輯去評價學生作文的優(yōu)劣,例如,在作文《愉快的假期》中,學生寫的結尾是“這個假期對我來說并不愉快,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假期”,被教師評判為“結尾重寫”。最后,學生寫成了“這個假期雖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通過這些挫折,我學習到了很多,這是一個愉快的假期”才算過關。教師的理由是修改前的結尾不扣題,更改后就合格了。這種評價標準很難鼓勵學生寫出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2)結構性細化
小學的作文包括題目選擇、立意、內容、表達方式等多個方面,教師評價往往是只給出分數(shù)或者以“A”“B”“C”的標準,究竟哪些地方優(yōu)秀,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大多沒有具體評價,細化的評價方式要求教師通過對作文的各項內容進行評價,使學生了解到哪些內容優(yōu)秀,哪些需要改進。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出發(fā),以科學評價為手段,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