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霞 丹陽市河道管理處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水利工程的發(fā)展也不應該忽視,應該擴充固定資產的規(guī)模,然而基層水利單位是一個公益和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單位,公益性固定資產使用和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的使用并沒有明確區(qū)別。解決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基層水利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完善管理體系,明確固定資產的真實性,使管理部門的工作更加高效,保證完全利用固定資產的價值。
設立一個基層水利單位要通過許多環(huán)節(jié),設置一些制度,但實際上并沒有從根本上完善它的體制,沒有健全基層水利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使固定資產的管理失去了控制。
構建一個固定資產管理框架需要包含許多工作,主要有:購置、驗收、保管、維護、處置等。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工作的進行過程中沒有出現手續(xù)辦理的環(huán)節(jié),看似是便利了這些環(huán)節(jié)的進行,實則使固定資產的管理更加復雜。因為不需要手續(xù),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而每一個人也不要因此承擔責任。在購置過程中,大多數單位并沒有通過政府統(tǒng)一采購的途徑去進行固定資產購置,而是單位自身去購買。這種購置做法往往沒有經過精確的預算,若購置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不好的結果,資產管理中的驗收、登記都有一定的要求,驗收制度并不符合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沒有按照驗收制度嚴格執(zhí)行會影響固定資產管理,而登記制度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對資產使用出入情況的了解。移交和監(jiān)管工作沒有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導致一定資產的損失。在維護系統(tǒng)體系的過程中,維護周期較長,維護的效果較低,不利于資產的長期性使用。固有資產的處理工作應該先上報有關部門,聽從指揮進行處置,經過所屬部門的分析之后,依照規(guī)定獲得審批手續(xù),然而,基層水利單位大多為自收自支的,因此,在管理過程中,也不會有辦理審批手續(xù)的環(huán)節(jié),無法擁有審批手續(xù),資產的處理可能會以出售、轉讓、銷毀的方式進行,這些工作都是需要單位辦理審批手續(xù),否則就無法正常的處理固定資產。
基層水利單位的各項工作正常開展,需要各個部門和機制互相配合。但是內部一些部門的工作并不好,一些事項的執(zhí)行也沒有受到控制,部門之間沒有做到良好的合作溝通,大多數部門不接受單位的統(tǒng)籌管理,往往只進行自身基礎工作,忽略了部門管理的重要性。一個部門沒有管理制度,沒有統(tǒng)籌規(guī)劃人員,必定會導致其工作混亂,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失去掌控。
財務行為的管理需要合適的規(guī)章制度去規(guī)范,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大部分水利單位會有自己的財務管理模式,但是他們的方法過于片面,無法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更無法應對在財務核算中出現的其他情況。對于不同類型的資產經營模式并沒有區(qū)分開,導致產權的分配不清晰,基層水利單位無法估計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嚴重影響了對資產使用的控制。核算不夠規(guī)范,賬本記錄模糊不清,產生了許多危害。第一,沒有驗收購置的固定資產,對一些支出沒有記錄賬單。第二,沒有記錄損壞和無用的資產,造成資產情況不實,資產的安全性及真實性較低。
為了加強對水利資產、水利資源的管理和考核,國家推行了河長制度加強對河湖流域的管理,推行庫長制度,加強對水庫層次的管理,確保全方位的進行領導、監(jiān)控和負責,提高水利資產的管理能力。作為水利基層單位,應當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自身出發(fā),通過對資產內控制度的完善提高固定資產管理能力。建立水利資產的管理體系、考核體系、監(jiān)督體系、淘汰機制是做好基層單位水利資產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核算實際資產旨在了解固定資產質量、分布及其所占比例的現狀。對于基層水利單位管理來說,核算實際固定資產既是其管理工作進行的前提,也是它的基礎工作。若要真正的了解固定資產的情況,首先,應該讓各部門在內部進行資產核算,無論固定資產是否在賬,無論固定資產的來源如何或是否已經投入使用,凡是屬于部門的固定資產,統(tǒng)一進行核算,并且記錄簽字上報。有關監(jiān)督人員也要根據部門上報的信息檢查固定資產情況是否真實,對于固定資產核算無誤的可以由直屬管理部門簽字,進行責任制管理,固定資產符合被使用的條件。其次,一些舊的固定資產的處理工作要服從管理安排,以捐贈、無償調入、盤盈等方式進行原有固定資產的處理。由于其他因素而無法辦理手續(xù)的固定資產,依然要登記入賬,而一些賬目真實性較低的應該重新檢查,查出固定資產的產權不清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
對于基層水利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首先應該健全固定資產的管理體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實行固有資產管理責任制?;鶎铀麊挝粦撘罁覈鲉挝粐匈Y產的管理模式,設立資產管理責任制,以單位為主體,單位領導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分配主要工作給部門領導,層層推進,每一層都有其主要的負責人。其次,嚴格實行產權的登記、保管以及損失賠償工作,單位要明確劃分生產經營和公益服務對固有資產的使用,區(qū)分各種資產的性質好分類要準確清晰,資產的管理人員要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一些固定資產管理者缺乏責任意識,對資產的使用情況沒有深入了解,單位要嚴肅處理這類人,避免造成資產損失。
實物性的固定資產在進行其購置、驗收、入賬、使用、報廢等工作時做到具體規(guī)范,如何做好這些工作有以下要求。第一,購置固定資產時要根據真實的情況,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盡量做到不浪費,減少不必要資金投入。服從政府的采購計劃,遵守政府的采購制度,先列出需要購買的固定資產,然后再進行購買。第二,加強資產制度管理,對購置的固定資產要有驗收環(huán)節(jié),使用是也要做好登記,第三,實行清查制度,定期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進行核查,最好在年終進行固定資產相關的賬單進行整體,分析固定資產信息得出利弊。第四,處置固定資產時,要先獲得審批手續(xù),并且在固定資產處置后,詳細記錄處置的賬單。對于一些無用的固定資產,首先要進行資產評估,然后再確定是否處置,無論是否處置,最后都要做好資產記錄,做到萬無一失,防止一時的忽視而造成資產的流失。
財務部門的管理工作也應該引起重視,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主要有財務部門、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作用是監(jiān)督固定資產,記錄資產信息,對賬目進行整理和檢查。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購置實物性的固定資產,并且對其進行分配和報廢處理。使用部門是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主體,它的工作是對固有資產進行保管,對固有資產的實物進行維修保養(yǎng)。最后一個管理部門主要是對固有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進行人員的調動和分配,以便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能夠順利進行,通過制度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培養(yǎng)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
首先清算固定資產,然后在此基礎上設立數據管理的信息庫。通過固定資產管理的軟件運行,在資產管理的平臺上對固定資產的來源、使用和處理進行信息化的管理,能夠實時檢測管理信息,提高資產管理有關信息的正確性和真實性,提高管理效率。
總之,要認真分析固定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認真考慮利弊,健全固定資產管理的體制。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時間較長鼓勵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為管理工作而努力,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科學有效地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提高基層水利單位的收益。不斷提升資產管理水平,保障水利資產的安全完整,實現水利資產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