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瓊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旺茂鎮(zhèn)旺茂農場小學 廣西 博白 537618)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提高小學語文素養(yǎng)有很大的好處。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句表達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閱讀理解。閱讀是一項自由性的行為,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才能突出閱讀的魅力,讓學生能夠深入其中。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合適的開放性閱讀環(huán)境,促進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感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1.1 擁有較強的學習自主能力。開放式閱讀的特點是將主動權、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開放式閱讀中,其教學內容為探究、了解、理解、解析、歸類、溝通和反思,這些過程將由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學習完成,開放式閱讀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位置,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都是極為重視的,這也是為了促進我國教學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1.2 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是在小學生已學習的知識和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之上,加以發(fā)揮想象力,重新構建合適的閱讀模式,體現(xiàn)閱讀的再次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對以往閱讀模式的分析,探究新的適合的閱讀方式。采用開放式閱讀教學方法,通過對學生創(chuàng)造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意識,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1]。
1.3 資源共享。開放式閱讀在課堂資料、課外資料等等需要做到對教師、學生以及相關人員開放,學生有感興趣的文章和想要了解的材料,都可以自主去查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雖是中心,但是教師的輔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開放式閱讀中的作用是給學生指導正確的學習方向,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或者不能解答的問題,那么教師便需要對學生進行輔助,并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需要指導學生找到更高效的辦法,使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記憶。隨著開放式閱讀模式的推進,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也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使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越發(fā)顯著。
1.4 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協(xié)作。雖然在學習中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但并不代表學生只能獨立學習。開放式閱讀不是單單一個人便可完成的,語文閱讀學習中,提倡同學之間能夠共同合作,解決閱讀過程的疑難問題。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不會比團體的力量強。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相溝通,互相交流閱讀的感悟,充實教學的內容[2]。學生在分組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精神,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點,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僅能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提高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意識。
2.1 學生為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閱讀是一項個性化較高的教學,在開放式閱讀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閱讀教學時,需要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教師在對課文分析以及內容含義解析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一起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主動思考。所以,在開放式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給出充分的留白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挖掘出課文中的隱藏含義,擁有屬于自己的閱讀空間,在閱讀中思考并且能夠提出疑問。同時,還可以搭建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平臺,讓學生投入其中,為學生營造出舒適、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主觀意識的目的,提高開放式閱讀的效率。
2.2 輕松舒適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并不會了解學生的喜好和興趣,在布置閱讀作業(yè)時也只會選擇一些片面的童話故事等,讓學生的閱讀面非常的狹小,無法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滿足不了學生的喜好。而現(xiàn)在的開放式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其中,每位學生都能相互分享閱讀后的感悟,對學生閱讀理解與記憶力都是非常有利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適當?shù)囊龑欠浅1匾摹=處熢谥v課時,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分組交流,然后說出自己的體會,再與教師之間進行分析,教師做到及時與學生溝通,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另外,教師需要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為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發(fā)揮每位學生的長處,挖潛其潛能。
2.3 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激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開放式閱讀即是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優(yōu)化學習方式,使課本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將小故事,課文內容這些運用多媒體的模式幫助學生,使學生能夠加深閱讀的印象。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下課時間豐富學生的閱讀量,看一些課文書籍,如《傲慢與偏見》、《三國演義》、《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等,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此外,也可以適當?shù)囊胍恍﹦钪?、生動的故事,如《老人與?!分小安贿^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相關的小視頻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師在旁進行解說,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興趣,隨之讓學生進入開放式閱讀的空間,進行主動有趣的閱讀[3]。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分享一些感興趣的文章,對學生提高閱讀興趣以及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極其有益的,還能在一定的程度豐富學生的閱讀量。
2.4 結合生活實際,連接理論與實踐。在進行閱讀時,不能只讓學生了解書本上的內容,也需要適當?shù)拈_闊學生的眼界,看看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將閱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課本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4]。例如:《慈母情深》可以看出母親對孩子的感情是多么的濃烈,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母親對自己的感情,感受作者的情緒變化,學生讀完之后的情緒變化。開放式閱讀能夠讓學生在課堂課外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使學生身臨其境,將學生帶入角色中體會到親情的偉大,母親的無私奉獻。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的實行下,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閱讀,需要做到打破傳統(tǒng),建造青春富有趣味性的語文教學課堂,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強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積極參與學習討論,聯(lián)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增加動手實踐的機會,才能使教學氛圍充滿朝氣,學生才能文思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