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學校 王 培
有效活力課堂,顧名思義,就是學生活力四射地學并學有所得的課堂,是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注重學生主體的感受。因為有活力,學生才樂學、好學;因為有效,學生才能在課堂中學有所得。
在很多的課堂當中,似乎有效和活力不能兼得。有的課堂確實有效,學生確實學有所得,但這種學習多是被動的、疲憊狀態(tài)的學習,久而久之,終將導致厭學。當然,這樣的學習對于應試沒什么問題,但卻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更別說從中受益,即無法做到學中用,用中成。有的課堂確實活力四射,熱熱鬧鬧一堂課,有的學生愉快地參與活動,并有所得,但大部分孩子卻是趁著活動在開心地玩耍,并沒有學到東西,這樣的課堂難以做到有序,而無序必將是低效的,因為沒有規(guī)范的組織,無法適時地指導、提煉和總結。
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特點,我們的課堂需要有序的活動,這樣才能達到有效,這樣的課堂才能做到樂中學、學中用、用中成。本文將偏重在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進行一些探討。
我們在課程設計的時候,首先就要研讀教材、參考資料等,而這些可以統(tǒng)稱為素材。其實素材還可以包括課堂活動中生成的資源,但這一部分是無法預設的,只有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靈活運用。
對于教材、參考資料,我們要做到認真研讀,努力挖掘其中的趣味因子和新鮮元素,比如精彩的插圖,有趣的標題,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有趣情節(jié)等。
對于課堂中生成的資源,我們也要靈活地捕捉,并能切合課堂當下的知識點加以利用。學生對這種來源于當時當?shù)氐恼n堂資源非常感興趣。比如在講到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園地四當中的“提示語”這一知識點時,正講到提示語在中間時,突然有個孩子打了個噴嚏,此時,似乎打斷了我上課,但是我借此說道:“阿嚏,xx同學打了個噴嚏,說道,我今天感冒了。”并把這個句子板書在黑板上,隨機引導:這就是一句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了,尤其打噴嚏的孩子聽得特別認真。我再次解釋道:提示語在中間并不是隨隨便便的,是有一定用意的,表明這個人說話中間的停頓。我相信之后的練習、考試或者寫作中的對話描寫時,學生的腦海中都會浮現(xiàn)這個情節(jié),從而給出正確的答案。
當發(fā)現(xiàn)研讀教材找不到興趣因子和新鮮元素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及豐富的課外資源來吸引學生,如引入實物、圖片、視頻、游戲等。
在課程實施中,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各種活動,不同的年齡階段,組織不同類型的活動。
對有一點點叛逆的三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對于“挑戰(zhàn)、競爭”這樣的詞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在這個階段,我比較喜歡設計挑戰(zhàn)速度和反應之類的活動,尤其在生字學習和鞏固的環(huán)節(jié),用這一類挑戰(zhàn)活動能夠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成就感。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很討孩子們喜歡,每次玩過后,那些走神的、游離課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不參與課堂的孩子,都會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每個孩子都是愛表演、愛展示的,只要給他們平臺,他們就能以十二分的興趣積極參與進來。課程實施中,我們在課堂上除了引入課本劇表演以外,還可以模擬一些比較熱門的綜藝節(jié)目,也可以設置導游、記者之類的角色扮演。除了學生演以外,還可以是老師或其他人參與進來。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充分準備,并利用現(xiàn)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盡可能地還原場景,營造氛圍。
比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名字的由來》,當講到名人名字里的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就可設置導游的角色扮演。如介紹名人李白名字里的故事,可以先出示李白故居圖以及一段有關李白名字由來的文字,接著讓孩子們設計一段導游詞,最后扮演導游說出這一段導游詞。這樣的口語交際課必將是活力而有效的,孩子們的體驗也是愉悅的,真正達到樂中學。
又如部編版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這篇課文,有一段寫翠鳥捕魚的情景,引導孩子們得出:作者是通過細致觀察,才能將這瞬息間的動作描繪得這么細致傳神的。之后問孩子們:你們能做到這么細致地觀察嗎?孩子們此時都會說能,于是我說“玩?zhèn)€小游戲,考考你們的觀察能力”,此時孩子們興致高漲。首先,我表演了一連串的動作,接著,讓孩子們說說我剛做了哪些動作,然后,讓孩子們把這些動作串成一段生動的話寫出來,最后,比一比誰寫得更細致傳神,誰的觀察能力最強。這樣結合文段學習適時設計的小練筆既不覺得枯燥,又緊密聯(lián)系了知識點,達到學以致用,即學中用。
當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時,可能往往比較難以掌控,這個時候可以引入小組競爭機制,運用得當,能夠比較有效地掌控課堂。
課堂上所有的活動都以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課堂上所有的行為都納入小組評比。在開展活動時,比一比哪一組表現(xiàn)得更精彩,比一比哪一組觀眾最文明;在討論時,比一比哪一組更積極,更踴躍;在聽課的時候,比一比哪一組更認真、更安靜;在提問的時候、比一比哪組發(fā)言更積極,回答更精彩;在讀課文的時候,比一比哪一組更響亮、更整齊、更有感情。評比以積分的形式呈現(xiàn),每周積分最多的組給予適時的獎勵。我們應盡量使小組評比規(guī)范化,評比機制更加成熟完善,使其發(fā)揮更大的效用。
有效又有活力的課堂,一直是很多老師追求的課堂狀態(tài)。前面提到的幾點嘗試興許能有些幫助。課堂關乎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學生學情,甚至包括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涵蓋的內(nèi)容特別多,其研究和探索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