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菊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北埝頭鄉(xiāng)泊東村小學 河北 保定 071400)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類已經步入到信息社會,人們探索問題的能力在未來的社會越來越受到注重,擁有一個人只有擁有探究能力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也隨之在這一過程產生了,可以說有了探究能力才會有創(chuàng)新,才會有發(fā)明,社會也才會不斷地進步。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課程標準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新的理念,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新時期下教育對教育工作者的熱切呼喚,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咏邮苤R,快樂享受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求知欲增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懂得探究,從而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下面筆者對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
身為語文教師要清楚的意識到要想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首先要通過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來營造自主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教學思想,在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外作業(yè)等方面多下功夫。小學生初入校園,對學習語文來說并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更不會在課前對之進行預習。課前沒預習導致他們在學習語文時過分依賴課堂老師的講解,而小學生對知識的吸引及理解能力有限,這樣一來課堂效率并不高。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學生并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認識不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那么教師因通過指導學生在課前對要學習的課文進行整體預習,理清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把不理解的詞語、成語、段落標記出來。然后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問答中來,使學生認識到原來課前預習如此有效,既可以快速回答老師問題又可以對知識輕松掌握,使學生產生對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有了這種意識之后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新組織猜謎、知識搶答及情景表演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擴展學生的思維。另外可在課后也布置一些家庭表演等拓展作業(yè),通過開放性的思維讓學生把課堂上語文的樂趣帶到生活中來,使學生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無形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效率也將顯著提高。
創(chuàng)新離不開探究,探究需要質疑。從問題解決的角度講,創(chuàng)新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尤以提出問題最為重要,不僅要使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而且要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因此,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必須首先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首先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常??吹接行┙處熡龅綄W生提出的問題很淺顯或價值不大時,往往采用這樣的語言方式來處理:“好,你先坐?!被蛘摺罢l來提一個比他提的更有價值的問題?”。雖然教師沒有直接指出學生所提的問題沒有水平,但冷淡的態(tài)度,變相的貶低已挫傷了學生質疑的熱情。在教學《琥珀》時,一個女同學站起來問:“老師,琥珀里面的蜘蛛和蒼蠅是活的嗎?”話音剛落,班級中一陣哄笑聲。面對這個被同學認為傻氣的孩子,我意識到應該在學生們的嘲笑中保護她的自尊心和質疑的積極性。我說道:“你的愿望真好,現(xiàn)在還希望它們活著,可是太可惜了,就在幾千年以前它們停止掙扎的那一瞬間,這兩個小生命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卑嗉壚锏淖h論聲小了下來,這名女同學也滿意地坐下了。這只是教學中一個小小的花絮,我知道,只有營造一個民主和諧、自由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敞開心扉。學生有了質疑的熱情,課堂上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是十分有利的,然而,有許多淺顯、價值不大的問題的確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偏離了教學重點,這又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此,教師要結合教學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也是培養(yǎng)探究能力所必須的。
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常常出現(xiàn)老師在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在臺下被動的聽。而且部分教師仍然本著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這明顯與新課程標準相違背。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未來的課程教學要以師生合作,全員互動的教學方式為主。這就要求教師在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培養(yǎng)優(yōu)秀心理不素質的前提下遵循科學性和導向性原則探索合作方式營造團結互助學習氣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合作,針對課堂內容對每個小組提出問題,并讓各小組成員都參與問題的回答中來,鼓勵學生發(fā)言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當遇到部分學生不敢發(fā)言或回答不上來時,該小組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替其解答,其次讓每組成員共同對該組答案進行討論與總結,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引下由全班同學作答。這樣一來營造團結互助的學習氣氛使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明白團結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再一個就是建立激勵性評價方式,比如在小組回答完問題之后要各小組成員進行自我評價及相互評價,評價完之后教師給每位主動發(fā)言的同學給予表揚或獎勵并樹立小組間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明白團體合作的結果與他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共享小組榮譽。學生在團結合作學習中獲得榮譽感大大促進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在合作中他們既可以大膽的做自己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