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正明
(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中學 青海 西寧 810000)
田徑運動是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基礎的體育教學內容,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極高,并且簡單自然,非常實和新一代的高中生進行學習。當時在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田徑運用的教學效率并不高,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現狀,對學生進行分析,以及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找到問題所在,根據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喜歡田徑運動。
1.1 教學結構單一。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下,高中體育也有了新的發(fā)展。單絲很多高中體育教師對待田徑的教學還是采取最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因此高中的田徑教學一直收到很嚴重的限制。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在體育課堂上,學生一直不停的進行鍛煉,在課下前十分鐘左右會進行簡單的自由活動,這樣的課程十分枯燥。并且在田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只是重復跑、跳等方面的訓練,對學生毫無吸引力。長此以往,學生對于田徑運動就產生的厭煩的心理。還有一部分女生,本身的體育運動就較少,在體育課堂上一時間進行大量的運動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因此對于田徑運動就產生的畏難情緒。
1.2 學生認識不到位。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對于田徑運動并不了解,大多數的高中生都認為田徑運動就是簡單的跑步。由于學生的認識不到位,學生的心理對田徑運動就沒有良好的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對田徑運動進行深入了解。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本身就會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文化課的學習過程中,對于體育課的態(tài)度本身就不積極,甚至一些學生認為體育課的加入就是在浪費時間。并且在學生的印象中由于田徑僅僅是跑步,于是學生對于田徑活動,更加沒有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首先進行及時的端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全部內容,使學生對天津運動產生興趣,并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加入到田徑運動當中。
2.1 改革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內容。田徑體育運動,并不僅僅是跑步,還包含了一下內容: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跑、馬拉松、400米跨欄跑、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鐵餅、鏈球、標槍、0公里競走、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總共男生24項,女生22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所有田徑項目的教學,而不僅僅是圍繞跑步進行開展。例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專項教學,根據學生對于不同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不同體質,為學生選擇最合適的田徑運動項目,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學生的學校效率,并且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學習興趣。
2.2 轉變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訓練法和灌輸法兩種教學方法,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覺課程十分枯燥,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更加是和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授課。在課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分別負責一個不同的田徑項目。教師在進行完教學后,給予學生一定的練習時間,在下課前,讓全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田徑比拼。在高中階段學生的競爭精神十分突出,因此利用小組之間的比拼,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經歷進行學習,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并且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2.3 加強體育教學監(jiān)管制度。在高中階段,大多數的教師會更加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很多教師會對體育課進行占用。因此,體育課的課時在高中階段經常受到擠壓。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體育教師無法對整體的田徑教學過程,進行嚴格把控。因此學校要對體育課進行嚴格的監(jiān)管。
例如,首先禁止其他學科占用體育課的現象發(fā)生,為全體教師明確體育課程以及田徑項目對學生的重要性。其次要求體育教師對田徑項目教學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確保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應該順應新課改的發(fā)展,不斷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全校師生對田徑運動的重視程度,同時體育教會也要拓展田徑運動的教學資源,使課程更加具有科學性和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參加田徑運動,從而確保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增強,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