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花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qū)厚福中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教育提出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凸顯出主體地位,并且要求教師根據(jù)新課改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保證學生能夠成為高素質人才進入到社會中?;诤诵乃仞B(yǎng)之上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緩,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們掌握英語知識的具體情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最佳的教學目標。
在我國當前的初中英語教育工作中,一些教師過分注重學生的英語成績,只向學生傳授應試教育的知識,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通常采用講授法向學生灌輸知識。除此之外,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課堂使用中文教學較多,這對于語言教學是非常不利的,學生在學習中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模式,失去對知識的探索興趣,缺乏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英語課堂上變得毫無趣味性可言,導致課堂效率變得低下,嚴重影響了學生們語言能力的提升。
2.1 將小組合作形式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應該將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前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讓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幫助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讓性格活潑的同學帶動性格內斂的同學,保持每個小組的實力相差無幾。這樣一來,就不會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去玩其他的,他們可以利用剩下的時間去幫助進度相對比較慢的同學。
例如:在學生學習仁愛版英語教材的《Our School Life》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對話。對話內容借鑒課本內容,學生甲發(fā)出提問:“How do you go to school?”其余小組成員進行作答。或者采用“I like the school life here.”的話題讓學生之間展開討論。不會回答的學生可以在小組內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掌握其中的重難點。
在課文的閱讀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有感情的課文朗讀,并且對發(fā)音不準確的學生加以指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刻地消化和理解文章。
2.2 將導學案合理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眾所周知。導學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之一。仁愛版的初中英語教材是教師根據(jù)自身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其他教材的理解所編寫出來的。因此,在教師課前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必須需要做到對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對課本知識進行充分的拓展。例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的難度分為四個不同的等級,分別是A等級、B等級、C等級和D等級。其中A等級所代表的是基礎知識內容,需要學生在課前自主完成;B等級代表的是需要和舊知識串連起來理解的新知識;C等級屬于應用類知識,學生需要將知識完整地運用于習題當中,將習題有效地解決;D等級屬于拓展類知識,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是否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會明確課程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有大致的把握方向,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
2.3 利用情景教學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語言類相關知識是隨著當下的社會背景一直在不斷改變的。如果學生長期處于一種固定的學習模式當中,長期以往會對英語產生抵觸厭煩的心理。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利用情景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情景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例如:在學生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The birthday party》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大家想象自己生日聚會的場景,對生日聚會有哪些期待,讓學生在課堂上假設自己過生日的情景,試著用英文表達自己的出生年月,回答自己最喜歡的生日聚會場所是什么地方等等。學生在這樣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過程中,會逐漸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激發(fā)自己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背景下,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具備十分完整的可行性,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英語語言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實施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堅持與努力,一定能高效構建初中英語課堂,將教學方式得到更進一步的完善。因此,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一定要在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下進行授課,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量與學習能力,進而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