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第七中學;.武威市第十四中學
合作學習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教育學家David Koonts提出,通常會將班級的學生按一定人數(shù)進行分組,然后小組合作,共同努力完成英語教師布置的任務,最終在完成以后會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形成一種“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形式。這種情況下就拋開了個人的成績而重視小組的榮譽,在小組合作英語學習中,每一位成員都是重要的,在小組合作中共同進步,不僅實現(xiàn)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英語對話,也實現(xiàn)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激發(fā)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快樂成長。
為了在英語教學中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1.小組劃分。教師在劃分小組的時候應當考慮性別比例和學習成績,盡量做到男女平均,另外在分組的時候盡量保證每一個小組里有一位英語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讓同學之間互相帶動進步,在組員人數(shù)上要做到合理,一般四人最為合理,前后兩排的學生作為一個小組,便于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讓學生之間討論交流。
2.角色分配。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小組合作交流時對他們進行一些角色分配,通過組內一些成員的監(jiān)督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組的學習效果。比如說,教師在布置討論人物的時候,會在組內選擇一名學生作為討論組的組長,讓這名同學督促大家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并做及時的總結記錄,這樣便于組內管理,不至于出現(xiàn)個別學生在討論時保持沉默。小組內部也可以訂一個自己的口號,組內進行角色分配,比如甲同學負責組內的協(xié)調工作,乙同學負責記錄,丙同學負責總結,丁同學負責匯報。當然每位成員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為了學生能更全面地發(fā)展,應當定期互換角色,比如以周為單位。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學好英語課上講授的內容,更容易形成一種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學習氣氛,為了小組的榮譽,組員之間會互相幫助搞好學習。
3.課堂的及時反饋。由于新課改后,教材的內容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英語中,通過對教材板塊的學習和討論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這樣對于部分英語知識能進行更有針對性地講解,從而能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1.在聽寫教學上的應用。以前傳統(tǒng)的聽寫教學方式往往采用教師讀,學生重復,由于學生數(shù)量多,教師對學生的接受情況也不了解,這樣很容易導致學生一開始英語發(fā)音就有錯誤,后面糾正就很困難,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會向學生示范發(fā)音,在學習單詞時,可以采用組內學習,由小組內英語發(fā)音較好的學生領讀,其他學生如果遇到不會的可以向他們請教或者尋求教師的幫助,通過這樣的方式自學以后,教師組織小組集體閱讀,確保每一位學生的英語發(fā)音沒問題之后,再在組內進行單詞的聽寫,聽寫結束后由組內成員互相批改,然后組長將組內錯誤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并再次強化記憶,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可以采用提問或搶答的方式,整個英語學習過程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減少壓力。
2.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將文章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出文章中的重難點,比如在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這個單元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預習,完成section A中1a部分的內容,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開展,第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展開對于單元標題的討論,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見解發(fā)表意見,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對于主題內容的討論,對一些英文句子的賞析,對一些單詞的學習與理解;第三,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對文章要表達的整體意思更加清晰,能理解這一部分內容的意思。通過小組學習討論,可以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發(fā)言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教師進行總結、點評,這樣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學會推理和判斷,在理解文章表達意思的基礎上也鍛煉了自己表達的能力。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策略,它不僅能提升英語課堂學習氛圍,還能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給學生提供更多地鍛煉機會,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