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龍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跳遠是一項在高速度完成跳躍的運動,其運動特點是高速度、高強度、大力量,所以在此特點上進行跳遠運動時會對運動員造成一定的運動損傷,但是只要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加強自我意識,在現代科技發(fā)展下科學的進行訓練,加強肌肉力量的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積極預防和合理安排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損傷的出現。
造成跳遠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包括:粗野或違反規(guī)則、場地設備有問題、自身身體素質不足、自身意識不足、專項訓練外其他運動時的不確定因素等,跳遠運動損傷原因主要是錯誤的技術動作、大腿肌肉拉傷、膝關節(jié)損傷、踝關節(jié)、腰背部損傷等,所以高校教師在訓練時應培養(yǎng)運動員的自身保護意識以及專門對易損傷的薄弱部位增強肌肉力量練習,其中錯誤的技術動作是初學者在跳遠運動造成損傷的重要原因,在從事跳遠運動時往往男運動員的受傷率高于女運動員,因男運動員在其本身的爆發(fā)力高于女運動員,當起跳時的強大的爆發(fā)力高于自身的肌肉力量時,自身肌肉力量不足以匹配爆發(fā)力時更容易造成損傷。
運動過程中造成的損傷,在任何體育活動和訓練時都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科學的有效的預防是任何從事體育活動時的一個重點,我國跳遠運動隨著老一輩人一步步摸索前進,以及借鑒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的經驗已經有了很大提高,而在成績提高的同時的重點就是減少了運動員的傷病,能夠更多的參與訓練比賽,所以預防運動員損傷是提高比賽成績的關鍵。
學生跳遠運動員損傷的原因主要是錯誤的技術動作,是損傷人數最多的,其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身體素質差,占損傷原因的次席,注意力不集中、思想上的不重視、疲勞、場地等原因也是造成損傷的一些原因。
造成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錯誤的技術動作,正確的運動技術必須符合項目運動規(guī)則的要求,符合人體力學的結構,在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中我們認識到運動是有其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錯誤的技術動作不僅使得比賽和訓練成績停滯還會因違反其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造成運動傷害,對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任何運動都有其技術動作特點,我們在遵循該運動項目特點的同時,依靠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掌握合理的、規(guī)范的和先進的技術動作,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通過攝像機、手機等工具輔助我們日常的教學訓練,教練員、運動員通過觀看錄像記錄運動員技術動作是否正確,通過技術分析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潛能不僅能避免運動過程中的傷害還能大幅度提高運動成績。
準備活動是體育活動中有意識、有目的的各種身體練習,目的是讓運動員的身體由安靜狀態(tài)向興奮狀態(tài)的過渡過程,使身體得到一定的活動,為逐步提高運動強度和做各種動作做準備,以預防傷害事故,適宜的準備活動就像汽車跑高速前往油箱里加滿油,讓運動員提前進入狀態(tài),在肌肉和關節(jié)充分熱身后能夠加強肌肉力量和關節(jié)的延展性,在接下來的訓練或比賽時能最大范圍的發(fā)揮其身體的主觀能動性。準備活動不充分會使身體的能量在沒有被喚醒的情況下倉促投入訓練或比賽,身體各機能還沒有做好準備,不僅不利于取得好的成績也容易造成肌肉和韌帶的損傷。
身體素質是衡量一個運動員運動水平高低的重要自身因素,它包括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機體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的前提,是教練員將采取何種訓練方法的首要因素,良好的身體素質有能夠更好的幫助運動員預防傷病,從而延長運動生涯,由于跳遠運動員主要是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發(fā)力為主,所以膝關節(jié)的柔韌性也與損傷的發(fā)生有著很大的關系,柔韌性好的,膝關節(jié)延展能力就強,而柔韌性較差時,延展能力弱,易于引起損傷,實踐表明,跳遠運動的力量素質對膝關節(jié)損傷和踝關節(jié)損傷有著重要的作用,股四頭肌力量強其承受的范圍就越大,其他部位的負荷就小,膝關節(jié)周周的肌肉更加能夠穩(wěn)定,就不容易造成膝關節(jié)的傷害,要在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充分體現下肢的抗阻力訓練,加強快速奔跑的能力,充分發(fā)展腿部力量。
跳躍運動是速度力量性項目,在高速度大力量的基礎上完成助跑、騰空和落地動作,這就要求運動員時刻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能麻痹大意,因為在身體在最高速時完成起跳所帶來力量的沖擊力非常大,一時的疏忽極容易加大受傷的概率,所以運動員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品格排除一切干擾,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
引起損傷的原因還有就是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視,忽略可能帶來的危險性,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治療,從而引起損傷的發(fā)生。對于運動員來說,運動訓練出現損傷是不可避免,運動員應當正確面對,出現傷病時及時跟隊醫(yī)溝通,不隱瞞傷病,不帶傷勉強參加訓練和比賽,以免增加傷病的程度,而作為教練員也應該了解運動員身體狀況,根據其身體狀況合理的安排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心理措施,運動員也應當加強運動損傷預防和治療知識,從主觀上增加自我預防和自我保護意識,認識準備活動的重要性,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做到不輕視、不勉強、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在訓練計劃中教師應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過去我國講究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即指訓練過程中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堅持大運動量訓練,這一原則早期一直是我國的重要訓練體系,也為我國的體育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近些年隨著科技水平與認識水平的提升,我們更加科學的安排訓練,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新時代的運動特點及規(guī)律,但是還存在少數教練員在制定計劃時不能科學的對待,沒有從實際出發(fā),一味的從難、從嚴,大運動量訓練,造成一些運動員在大強度高壓力的背景下訓練,從而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賠上了運動生涯,合理科學的安排能夠使運動員身體機能和競技能力的提高,由此說明運動負荷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成績,而且還會造成損傷,影響運動水平的發(fā)揮,科學地控制訓練負荷是保證訓練成功的重要因素,對提高運動水平、預防運動損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跳遠運動損傷大部分都是由于運動量安排不合理過度疲勞技術動作錯誤引起的,訓練時運動員要逐步適應訓練,訓練強度應逐漸增加,隨著訓練條件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逐漸改變增加訓練要求,通過加強預防損傷的措施能夠有效地減少跳遠運動員損傷的發(fā)生率,正確地認識和安排運動訓練負荷對于預防跳遠運動員運動損傷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和運動員還要重視負荷后的康復,康復訓練不只是運動損傷出現時的康復,更重要的是訓練后的肌肉放松,運動員高度調動身體潛能,在比賽中常常會創(chuàng)造佳績,但是,人體的競技能力明顯表現出周期性的特點,而不會永遠處于競技高峰,由于比賽后,身體、心理都出現了明顯的疲勞,運動能力下降,人的保護性機制參與到訓練過程中,身體拒絕繼續(xù)參加高強度運動,即需要休息和恢復,以消除身體和心理疲勞,我們常用的是冰敷,肌肉按摩,就是為緩解訓練比賽時給肌肉和身體各部位得到緩解和放松的,避免第二天訓練時還帶有肌肉疲勞狀態(tài)的出現從而造成損傷。
在運動員進行訓練或比賽前要保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和伸展練習,在教學和訓練時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注意各部位肌肉的充分活動和耐受力,充分的熱身活動不僅可以積極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興奮度還能增加肌肉的爆發(fā)力,使其更早的進入比賽或訓練狀態(tài),經常檢查下肢外側韌帶和腳結構的功能,正確的技術,尤其是在起跳動作時,是預防損傷的至關重要的措施。
高校運動員處于身體發(fā)育狀態(tài)逐漸成熟的階段,各方面也達到一定穩(wěn)定階段,肌肉力量也逐漸達到專業(yè)訓練強度,所有在訓練中應注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正確掌握跳遠運動的技術動作和規(guī)范,避免造成結構不合理造成的損傷,加強易受傷部位的訓練,跳遠教學與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的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腰部,根據教學和訓練中加強關節(jié)及肌肉的力量保護,和韌帶柔韌的訓練,使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得到相應的提高,更應該注重運動員的訓練比賽自我保護意識,以免造成熱身不充足和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損傷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