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海南海口 570203)
力量訓練是高爾夫運動中必須重點關注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否進行高效率的力量訓練,直接影響了高爾夫運動訓練的綜合效果。揮桿技術是高爾夫運動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在高爾夫球的球技方面占據重要位置,能夠直觀展現出高爾夫運動員的技術水準。力量素質也是運動員身體素質中的基礎性素質,揮桿技術也是加強運動員高爾夫運動技巧的必行之舉。特別是近年來,高爾夫球愛好者的數量持續(xù)增加,初學者和專業(yè)的運動員都需要著重關注揮桿技術力量訓練,在長期穩(wěn)定的訓練中體會發(fā)力點,養(yǎng)成揮桿習慣。
與其他大多數球類運動一樣,高爾夫球不僅是一項娛樂運動,其本身也有著嚴謹的技術原理。特別是揮桿技術,更是高爾夫運動中的核心動作,對運動員的技術和動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結合運動生物力學的知識來看,揮桿動作可以視為一種軸旋轉運動,其主要動作包括握桿、站姿球位、瞄準、起桿、上桿、頂點、下桿、釋放、擊球、送桿、前揮和收桿等。揮桿動作依靠運動員的關節(jié)力量,上桿時必須保持手臂和地面相互平行,在調整高球桿時,也要確保手腕和身體協(xié)調。此外,揮桿過程中,運動員的膝蓋應該處于放松彎曲的飽和狀態(tài),膝蓋之間維持一恰當的距離。釋放時,注意下桿桿頭和臀部高度的協(xié)調性。擊球時,首先,要使球桿桿頭和球的接觸點位于高爾夫球的后下方;其次,在球桿與球接觸時,要使肩膀位于下巴下方;最后,兩臂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此來保證揮桿弧度的流暢飽滿。
從力學的角度來看,高爾夫球的揮桿運動,可以分解為一個半旋轉和一個鞭打動作。任何人在半旋轉和旋轉過程中,通常是依靠肌力距和阻力矩的關系來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二者之間的關系共有三種表現形式,分別是:“肌力距大于阻力矩”“肌力距等于阻力矩”“肌力距小于阻力矩”。其中,“肌力距大于阻力矩”時,肌肉就會發(fā)揮克制作用,“肌力距等于阻力矩”時,就會產生祈禱性作用,“肌力距小于阻力矩”時,則會產生退讓性作用。因而,在高爾夫揮桿中,運動員也必須把控好肌肉運動,充分發(fā)揮肌肉的積極作用,提高揮桿的綜合質量。
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在訓練過程中,既要吸收其他運動的力量訓練技巧,也要關注高爾夫揮桿技術的特殊性,針對不同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對癥下藥的制定出專項力量訓練計劃。另外,在對“起桿—上桿到頂點”這個技術環(huán)節(jié)進行力量訓練時,就可以充分借鑒運動接剖學的動作分析法,找出這一都階段技術動作所涉及到的機體主要大肌肉群。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運動員機體脊椎的回旋肌群、盆帶肌前后肌群中的骼腰肌、臀大肌和上臂肌、前臂肌等重要肌群進行專項訓練。再如,高爾夫揮桿專項力量訓練時,要重視上桿和下桿順勢動作環(huán)節(jié)前,人體重心左右轉移和重心高度保持不變的特點,在機體向右后擺轉動時依靠右腿膝關節(jié)這一支撐點,加強膝關節(jié)的力量訓練。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其關鍵點在于,要根據現實情況,將高爾夫揮桿技術的相關動作分解成細小的動作群,再結合運動員自身的訓練需求,運用運動學原理開展專項化的力量訓練。
高爾夫揮桿運動的力量訓練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不僅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頗高的要求,也對教練員本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帶來了挑戰(zhàn)。影響高爾夫揮桿運動力量訓練效果的因素頗多,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疏漏都會牽引出嚴峻的訓練問題,造成不必要的風險。正因如此,本文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構建出健全的力量訓練體系。首先,深度考察各個運動員的訓練狀態(tài),綜合考慮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進度等因素,制定出詳細的訓練方案。其次,無論是對于學校來說,還是對專業(yè)的培訓機構而言,要想從根本上保證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的效果,都需要組織高組織的訓練隊伍,邀請擁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教練員參與訓練,幫助運動員及時辨識出自身在力量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尋找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調整。再次,定期開展“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效果測試”活動,通過專項測試來了解各個運動員在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中的數據指標,找出薄弱點,并進行強化練習,以此來全面提高力量訓練的效果。根據測試的結果,對于表現不佳的運動員,應該安排專項訓練,而對于表現較好的運動員,也可以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鼓勵其設定更高的目標,并為之努力。最后,值得強調的是,力量訓練體系并非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教練員在大量實踐中吸取經驗,從其他運動的力量訓練中尋找創(chuàng)新點,不斷改善力量訓練體系。長此以往,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力量訓練將取得顯著進展。
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力量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運動員在不斷地練習中形成肌肉記憶,找到揮桿平面,并且保持揮桿的穩(wěn)定性。因而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保持充分的耐心和恒心。一方面,運動員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好力量訓練的整體規(guī)劃,督促自己嚴格按照訓練進度開展訓練,同時在訓練中發(fā)現自身的問題,加以調整。另一方面,教練員也要發(fā)揮引導和管理作用,運用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督促運動員按時完成力量訓練任務。此外,在揮桿專項力量訓練中,要根據揮桿技術不同訓練階段的任務要求,將揮桿專項力量訓練內容“由易到難”的搭配,使得運動員緊跟訓練節(jié)奏,提高力量訓練的效率。值得重視的是,這種由簡到難的訓練方法,充分發(fā)揮運動素質轉移的原理機制,在幫助遠動員進行全面、協(xié)調、高效的力量訓練的同時,也能增強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的技術化,提高訓練的水平。
本文通過對高爾夫揮桿技術力量訓練的分析,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力量訓練的幾點策略,即開展專項化力量訓練、構建健全的力量訓練體系以及堅持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根據各個運動員的訓練需求,有規(guī)劃地擬訂力量訓練計劃,并進行靈活的優(yōu)化。運動員自身也要樹立嚴格的自審意識,積極參與各項力量訓練項目。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力量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對教練員、運動員,乃至相關的器械設備、規(guī)章計劃都提出了嚴謹的要求,能否完成高效率、高質量的力量訓練,也影響了高爾夫運動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