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波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廣東 廣州 510080)
筆者剛參加工作不久,授課課堂中發(fā)生了這難忘的一幕:預備鈴響后,初二(6)班體委正在整理隊伍,天色突變,烏云密布,天色暗沉,操場上掀起一陣大風,引起了隊伍的騷動。只見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鞍察o!”當體育教師慣用的訓斥聲音一落,大家頓時鴉雀無聲。此時,一名男生的怪異舉動映入眼簾:眼睛情不自禁反復往斜上方翻,注意力無法集中?!皞€別同學還在往哪看?”這名學生似乎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不理不睬,仍然機械式地重復著同樣的動作?!暗诙抛笃鸬诙€同學,有什么東西讓你看得這么津津有味的?……”話音剛落,學生們哄堂大笑起來。“批評他,居然還有那么多的同學在笑!不許笑!”一頓訓斥后,隊伍中的說笑聲戛然而止。此時,一個學生舉手示意,眼里充滿急切的神情,迫不及待地解釋道:“老師,剛才您說的那位同學患有斜視!”接著學生們紛紛附和。“老師,他確實是斜視,原諒他吧?!北慌u的學生,悶悶不樂的樣子,一臉無辜,看來確實有眼疾。筆者深感內疚,并向學生表達了歉意。
課后,筆者與之談心,再次表明歉意,但其對教師誠懇的致歉并不太領情。隨后的幾節(jié)課上,這名學生參與練習不積極,不愿互動、合作,情緒低落。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最敏感的角落,這個角落就是自尊心和自卑心”。該生“最敏感的角落”受到傷害,陰影難消,在所難免。為了彌補傷害,筆者主動查閱中國知網(wǎng)的相關文獻,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得知斜視與大腦融合機能的控制有關,表現(xiàn)為內向偏執(zhí)、心理緊張,需緩解集合中樞的緊張性。而集合中樞的張力大小是與體質密切相關,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有助于改善斜視癥狀,甚至痊愈。顯而易見,此病與體育運動的交集有二個關聯(lián)點:一是增強體質;二是增添快樂。筆者利用課余時間,多次跟這名學生拉家常,并談及與此病的相關知識,讓其領會到教師的關愛;還特意為他制定了體育家庭作業(yè),鼓勵其在家堅持鍛煉,強身健體,并主動與家長溝通鍛煉情況。
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增強體質,也能幫助學生獲得樂趣。筆者在此后的幾節(jié)課里,有意把他編到游戲比賽中相對容易獲勝的組,促使其同隊友多一些感受勝利的喜悅,獲得樂趣。由于斜視的原因,該生存在直線跑步障礙,往往不愿意堅持跑步,時常請假逃避。由于體育運動能產生多巴胺使人興奮、快樂,筆者特意安排班長引領他進行中長跑,讓其體驗酣暢淋漓的感受。在籃球三步上籃教學中,他雖認真嘗試投籃,可屢投不中,原因在于三步上籃的節(jié)奏較快,且球打板后總是往左偏離了。“放慢步伐,穩(wěn)住重心,出手靠右。”他按照教師為他特定的三上籃口訣執(zhí)行,果然命中,那一刻歡呼雀躍,一種前所未有的獲得感油然而生,正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睘榱诉M一步讓其增加自信,積極參與互動,筆者有時告知其下一節(jié)課要提問的內容,然后借上課不斷給他創(chuàng)造回答問題的機會,并給與及時的表揚,無形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化解了隔閡。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育人潤無聲,聲聲皆有愛!筆者對該生的關愛,讓他倍感欣慰,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積極參與練習當中?!瓣P懷送樂”之事,在筆者的教學生涯落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促使自己對體育教學有了新的思考。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回顧和審視,總結經(jīng)驗教訓,或整理歸納心得,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反思的意義在于“前車覆,后車戒。”“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師?!庇兄诟倪M教學方式、方法和育人技巧;同時,對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可形成具有推廣價值的理念、模式、理論。教學反思的途徑主要有反思教學過程、內容、方式、方法、育人、效果、評價。基于體育與健康學科而言,反思教學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流程、教學銜接方面;反思教學內容是否與學生的學情匹配;反思教學方式是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較為先進教學方式,或與之互為組合的教學方式;反思教學方法是否運用合理,是否與教學內容匹配;反思教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培育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反思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何改進更能提升教學質量等。
通過上述對教學反思的理解,對照本次案例的教學失誤,筆者主要從教學方法和育人技巧兩個方面進行反思。教學方法采取了經(jīng)驗主義的武斷做法,成為教學失誤的導火索。假如筆者先上前小聲詢問該生,較大程度上就可避免不愉快的事發(fā)生。育人技巧的短板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知識儲備不豐富。體育與健康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融合體育、健康、生理、心理、營養(yǎng)、衛(wèi)生保健、社會、環(huán)境、道德與法治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教書育人,先應自己有一桶水,才有足夠分給學生一碗水。顯然,筆者的相關醫(yī)學常識儲備不夠,對育人過程缺乏有力支撐。(2)教學用語差講究。教學語言缺乏藝術性,“咆哮”“訓斥”言語存在教學課堂中。學生本來對這類語言充滿反感,如還傷害對方自尊,刺傷學生的心靈,致使學生不樂是不言而喻的事。(3)教學把控欠機智。案例中的該生被批評時,引來了學生哄堂大笑,如果此時轉變“畫風”,提醒大家不要嘲笑該生取樂,讓大家的關注點從該生發(fā)生轉移,會適當減輕對其的傷害。當有學生善意提示時,更有機會化解尷尬的局面。
總之,在體育教學的備課要預設課堂教學將要出現(xiàn)的問題和應對辦法,當問題出現(xiàn)時,要慎言慎行、權衡利弊,多溝通,會相對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此事讓筆者吸取教訓,深受啟發(fā),在一定程度上對今后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課堂中基于“樂”的思考,成為備課首要考慮的要素。
盡管歷年來學校體育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但仍然難以逆轉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30多年來總體持續(xù)下降的趨勢。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一線體育課堂教學出現(xiàn)許多不盡人意的現(xiàn)象,導致了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走了不少彎路。如,在“說教課”“咆哮課”“訓斥課”的體育課堂中,學生會對教師的批評言語產生反感情緒,憋屈無趣;在“形式課”“展示課”“評比課”的體育課堂中,學生在事先安排好的教學程序下,按部就班地練習,束縛了學生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能力,像是囚在籠子的鳥,毫無樂趣;在“體質課”“中考課”“單一技術課”的體育課堂中,學生重復進行相對固定項目的練習,沒有新鮮感、好奇感,枯燥無味;在“安全課”“三無(無出汗、無戰(zhàn)術、無比賽)課”的體育課堂中,失去了運動激情,無精打采;在“碎片化課”“放羊課”的體育課堂中,學生較難系統(tǒng)掌握相應項目的運動技能,處于無序之中,無所適從。
上述各類型體育課堂中,讓學生不易獲得樂趣,導致“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不喜歡體育課”,教師應從中吸取教訓,改善課堂氛圍,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由此,筆者帶著嘗試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愿,初創(chuàng)了“樂練賽”體育教學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設計層面上立足“獲得樂趣、掌握學練、享受比賽”三個基點;在操作層面上圍繞“學習樂趣的熱度、運動技能的梯度、運動負荷的尺度、體育品德的高度”四個維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該理念中,“樂趣”是基礎,源于身心結合;“學練”是核心,注重體技錘煉,“比賽”是升華,促進實踐運用。因此,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獲得“樂趣”,是教師設計體育課首先考慮的要素。體育課堂上因“樂”的缺失,導致學生“練”得不夠,“賽”得無彩?;凇皹贰钡睦斫?,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通過語言、肢體、練習形式、比賽、媒體等方法和形式,助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