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慧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如是說。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大地星辰,城市里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都有美的存在?!白孕熊噷懮笔?至7歲年齡段“生活之美”主題下的一節(jié)課,通過這節(jié)課讓幼兒從尋常所見的事物入手,用繪畫表現(xiàn)出藝術美感。同時,幼兒通過觀察自行車各個部件的細節(jié),了解自行車的組成結構,以及物體之間前后遮擋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需要準備的繪畫工具有:油性雙頭記號筆、48色馬克筆、白色卡紙。課前老師還需要準備一些不同造型自行車的彩色照片,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教室內放置真實的自行車,便于幼兒近距離觀察。
課程開始時可以提出問題,讓幼兒回憶自己平時出門會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引出課題。然后請幼兒說說自己見過的自行車有哪些類型,如兒童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等,對比它們的外形找一找各種自行車之間的區(qū)別,想一想為什么這樣設計。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自行車照片,仔細觀察并說說這輛自行車由哪些部件組成,如車架、車輪、車座、車把手、剎車等。引導幼兒先從大的結構部件開始觀察,再觀察各個細小部件的形狀、大小、顏色、花紋等特征。待幼兒描述完,老師再作出補充,鼓勵幼兒繼續(xù)深入觀察細節(jié)。
教師拿出兩輛有遮擋關系的自行車照片,向幼兒提問“其中一輛自行車沒有被我們完全看到,為什么呢?”引導幼兒想象空間的前后關系,明確哪個在前,哪個在后。讓幼兒思考討論互相重疊、遮擋的兩輛自行車該如何表現(xiàn)?被遮擋住的自行車怎么畫?教師通過多次舉例展示兩個物體在空間中的前后遮擋關系,讓幼兒概括出近大遠小的規(guī)律,鼓勵幼兒畫出遮擋和被遮擋的物體。
在正式寫生創(chuàng)作之前,先讓幼兒在草稿紙上練習一張速寫,然后說說自己畫畫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大部分幼兒畫了一部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紙不夠畫了,這個時候老師可以給幼兒們講解繪畫構圖知識。在下筆之前需要根據(jù)畫紙的大小想一想自行車畫多大,畫在紙的什么位置更好看,讓幼兒有構圖的意識,為后面寫生做好基礎準備。
解決了前后遮擋關系和構圖的問題后我們就可以正式開始寫生了。在寫生過程中,還可以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圖案來裝飾自行車,鼓勵幼兒的個性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