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正貴, 熊茂榮, 何孝磊, 劉大學, 楊勝輝, 吳光斌
(黔南州煙草公司 平塘縣分公司, 貴州 平塘 558300)
優(yōu)質上部煙葉能提高卷煙香味,是卷煙“上水平”的重要保障[1]。在密集烘烤條件下,上部煙烤后易出現(xiàn)煙葉含青比例高、結構緊密等問題[2],導致工業(yè)可用性降低[3]。為此,研究人員對密集烘烤工藝不斷進行改進,如通過調整風機功率[4]、改進干濕球溫度參數[5-6]、延長變黃期時間[7-8]及在變黃期間歇性關閉循環(huán)風機[9]等方式,以促進上部葉變黃,降低烤后含青煙比例,提高煙葉質量。黔南煙區(qū)烤煙上部葉成熟期(8月)易遭遇干旱少雨,導致其易烤青、烘烤工藝可用性不高,部分煙區(qū)采取間歇性關閉循環(huán)風機和調高主變黃溫度點等措施進行烘烤,但鮮有將主要變黃溫度點參數設置為干濕球同溫的研究報道。鑒于此,以K326為試驗材料,結合高溫少雨天氣下成熟上部煙葉含水量較低的特點,從改進變黃期關鍵點參數方面切入,采用對比試驗,研究變黃階段常規(guī)烘烤和保濕烘烤2種烘烤工藝對黔南煙區(qū)上部煙葉烤后質量的影響,以期為提高煙葉質量,實現(xiàn)烤煙產業(yè)提質增效提供參考。
1.1.1 烤煙 試驗品種為K326,以上部葉(自下而上第16~20葉位)為試驗材料,在田間選擇成熟、能代表整體生長水平的上部葉掛牌標記。
1.1.2 烤房 烤房為氣流下降式密集烤房,3層2路,規(guī)格為2.7 m×8.0 m×3.5 m,裝煙360竿。
1.1.3 儀器設備 烤煙多參數實時監(jiān)測儀,中國計量學院生產;AAIII連續(xù)自動分析儀,德國Bran+Luebbe公司。
1.2.1 試驗設計 試驗設2個處理:CK為常規(guī)烘烤,T為保濕變黃烘烤,3次重復。煙葉狀態(tài)變化以觀察烤房第2層為主。
1) 常規(guī)烘烤(CK)。起火后,干/濕球設置為35℃/34℃,以1℃/h的速度升溫至35℃,穩(wěn)溫至葉尖發(fā)軟;以1℃/h的速度升溫至38℃,干/濕球設置為38℃/36℃,穩(wěn)溫使大部分葉片發(fā)軟、達7~8成黃;干球以1℃/2 h的速度升溫至40℃,濕球為38℃,穩(wěn)溫使大部分煙葉主脈發(fā)軟,達8~9成黃,干球以1℃/2 h升至42℃,濕球保持38℃,穩(wěn)溫使煙葉完全變黃塌架;定色前期干球以1℃/3 h升溫至45℃,濕球以1℃/3 h降至37℃,穩(wěn)溫使煙葉呈勾尖卷邊;以1℃/2 h升溫至48℃,濕球以1℃/2 h升溫至38℃,干濕球設置為48℃/38℃,穩(wěn)溫使煙葉呈小卷筒;以1℃/h的速度升溫至54℃(濕球38.5℃),穩(wěn)溫使煙葉呈大卷筒。干筋階段烘烤操作同上。
2) 保濕變黃烘烤(T)。起火后,干/濕球設置為36℃/36℃,以1℃/h的速度升溫至36℃,穩(wěn)溫至葉尖發(fā)軟;以1℃/h的速度升溫至38℃,干/濕球設置為38℃/38℃,穩(wěn)溫使大部分葉片發(fā)軟,達7~8成黃;干球以1℃/2 h的速度升溫至40℃,濕球為38℃,穩(wěn)溫使大部分煙葉主脈發(fā)軟,達8~9成黃,干球以1℃/2 h升至42℃,濕球以1℃/2 h降至37℃,穩(wěn)溫使煙葉完全變黃塌架;定色前期干球以1℃/3 h升溫至45℃,濕球以1℃/3 h降至36℃,穩(wěn)溫使煙葉呈勾尖卷邊;以1℃/2 h升溫至48℃,濕球以1℃/2 h升溫至37℃,干濕球設置為48/37℃,穩(wěn)溫使煙葉呈小卷筒;以1℃/h的速度升溫至54℃(濕球38℃),穩(wěn)溫使煙葉呈大卷筒。升溫至58℃(濕球39℃),穩(wěn)溫至主脈收縮;升溫至62℃(濕球40℃),待主脈變紫后升溫至68℃(濕球42℃),烘烤至干筋干片。
1.2.2 指標測定
1) 相對濕度。溫濕度變化用烤煙多參數實時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溫度分辨率均為0.1℃,相對濕度的分辨率為0.1%。檢測探頭安置在烤房中部離隔熱墻2 m、4 m及6 m的位置,分別在烤房底臺、中臺和頂臺距葉尖10 cm處及頂臺距葉柄10 cm處進行測量。
2) 相對含水量。煙葉含水量參照韓富根[10]的方法,起火后,每隔12 h取樣2份,每個處理取5片煙葉,每片平均分為3等份,去掉葉尖1/3和葉柄1/3,留葉中間1/3區(qū)域,置于105℃殺青20 min,60℃烘至恒重,用于煙葉含水量測定。
相對含水量=(鮮重-干重)/鮮重×100%
3) 分級及外觀質量鑒定。每個處理取B2F樣品2 kg,由貴州中煙技術中心專家組根據GB 2635-92標準進行分組、定級,外觀質量參考王彥亭等[11-12]的方法進行評分。
4) 常規(guī)化學成分。選取等級為B2F的烤后煙葉,送貴州中煙技術中心進行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檢測,采用連續(xù)流動法,用AAIII連續(xù)自動分析儀依據相關標準進行測量。其中,依據(參考)YC/T 159-2002測量水溶性糖,YC/T 216-2007測量淀粉,YC/T 468-2013測量煙堿,YC/T 161-2002測量總氮,YC/T 162-2011測量氯,YC/T 217-2007測定鉀。
5) 感官質量。選取等級為B2F的烤后煙葉,在YC/T 138-1998的基礎上,由貴州中煙技術中心組織5名專家進行單料煙感官質量評價。評分指標及分值:香氣質10分,香氣量10分,吃味12分,雜氣10分,刺激性10分,勁頭8分,燃燒性9分,灰色6分,總分共75分。
采用Excel 2007對試驗數據進行基礎整理,采用SPSS 17.0進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P≤0.05),用Sigmaplot 10.0作圖。
由圖1可知,不同烘烤方式烤房內相對濕度整體均呈先升后降趨勢,其中,T處理烤房內相對濕度降低呈先慢后快趨勢,而對照(CK)則呈緩慢降低趨勢。在烘烤6~42 h時T處理烤房內相對濕度保持在較高水平,為90.08%~96.70%,較CK顯著增高,2018年增幅為5.22%~12.10%,2019年增幅為5.67%~11.28%;烘烤54 h時T處理烤房內相對濕度較CK低;定色期(烘烤66 h后)T處理相對濕度較CK低,2018年烤后84 h顯著降低11.62%,2019年烤后78 h和84 h時分別顯著降低7.69%和11.59%。表明,不同烘烤工藝對變黃期烤房內相對濕度變化有明顯影響。
由圖2可知,T處理的煙葉含水量下降呈先慢后快趨勢,變黃前期(6 ~48 h)煙葉含水量較高,對照(CK)則呈緩慢下降趨勢。其中,T處理2018年烘烤24 h、30 h及36 h時較CK分別顯著提高3.51%、3.25%和3.96%,2019年烘烤24 h、30 h、36 h及42 h時較CK分別顯著提高3.41%、6.04%、6.36%和6.61%;變黃后期及定色前期T處理較CK低,其中,2018年烘烤60 h時較CK顯著降低9.36%,2019年烘烤60 h和66 h時較CK分別顯著降低8.69%和11.09%。表明,不同烘烤工藝對變黃期煙葉含水量變化有明顯影響。
由表1可知,與CK相比,T處理的黃煙率較CK顯著增加,2018年和2019年T處理黃煙率分別為93.15%和92.19%,分別較同年CK提高7.21百分點和5.03百分點;橘色煙率2019年T處理為87.22%,較CK顯著提高5.88百分點;含青煙和僵硬煙率T處理較同年CK顯著降低,2018年降幅分別為3.23百分點和3.47百分點,2019年降幅分別為4.97百分點和4.81百分點;上等煙比例T處理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57.52%和53.64%,較同年CK分別提高7.43%和10.10%,但不顯著;中等煙比例2018年較CK增加,2019年較CK下降,但均不顯著;均價2018年和2019年T處理分別為22.59元/kg和22.51元/kg,分別較同年CK提高0.37元/kg和0.13元/kg,但差異不顯著。說明保濕烘烤工藝能優(yōu)化煙葉等級結構,提高均價。
表1 2018年和2019年不同烘烤方式烤后煙葉的品質及均價
由表2可知,與CK相比,T處理烤后煙葉顏色得分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7.58分和8.44,分增幅分別為5.13%和6.03%;2年成熟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葉片結構得分2018年較CK降低,2019年較CK提高,但均不顯著;身份得分2018年顯著提高6.68%;油分得分2018年顯著提高7.13%;色度得分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分別提高為7.62分和8.06分,較同年CK分別提高5.10%和5.08%;加權得分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7.73分和8.04分,較同年CK分別提高3.48%和3.61%。說明,變黃期保濕烘烤工藝能改善煙葉外觀質量。
表2 2018年和2019年不同烘烤方式烤后煙葉的外觀質量指標評分
由表3可知,與CK相比,T處理烤后煙葉淀粉含量顯著降低,2018年和2019年降幅分別為12.55%和12.42%;總糖含量顯著增加,2018年和2019年增幅別為11.74%和7.95%;2年的還原糖、總氮含量和氮堿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煙堿和氯離子(Cl-)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但均不顯著;糖堿比顯著增加,2018年和2019年增幅分別為12.42%和9.22%;鉀離子(K+)含量2019年顯著增加6.56%。
表3 2018年和2019年不同烘烤方式烤后煙葉的化學成分含量
由表4可知,與CK相比,T處理烤后煙葉類胡蘿卜素類、西柏烷類及新植二烯含量顯著提高,2018年分別為73.11 μg/g、36.51 μg/g和742.38 μg/g,較同年CK分別提高21.00%、23.18%、32.39%;2019年分別為84.36 μg/g、43.65 μg/g和781.09 μg/g,較同年CK分別提高分別為12.00%、37.87%、24.91%;美拉德反應產物類含量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2018年為36.25 μg/g,較同年CK顯著提高34.21%;苯丙氨酸類含量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異不顯著;致香物質總量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904.52 μg/g和963.05 μg/g,較同年CK分別提高分別為30.53%和23.05%。說明,變黃期保濕烘烤工藝能促進致香物質的形成轉化。
表4 2018年和2019年不同烘烤方式烤后煙葉致香物質的含量
由表5可知,與CK相比,T處理烤后煙葉香氣質和香氣量得分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增幅分別為5.76%和4.00%及2.75%和1.97%;吃味、刺激性及勁頭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不顯著,燃燒性和灰色得分2年均相同;雜氣得分2018年顯著提高6.37%;總得分顯著提高,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62.5分和62.91分,較同年CK分別提高2.30%和1.21%。說明,保濕烘烤工藝能改善烤后上部葉的感官質量。
表5 2018年和2019年不同烘烤方式烤后煙葉的感官質量指標評分
烤煙高溫少雨條件下成熟的上部葉不易變黃,烘烤過程中葉綠素降解不充分會導致煙葉烤青,變黃前期提高烤房內相對濕度可以促進上部煙變黃,提高烤后煙葉質量[9,13]。王松峰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變黃前期高濕處理(93%)能提高烤后黃煙率和上等煙比例,降低含青煙比例。研究結果表明,變黃前期(36℃和38℃穩(wěn)溫點)烘烤參數設置為干濕球同溫,在高濕條件下變黃能降低上部煙烤后含青煙比例,提高烤后黃煙率,改善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赡茉颍阂皇潜窈婵臼沟脽熑~水分散失減少,煙葉含水量較高,細胞生理代謝旺盛,葉綠素降解加快,促進煙葉變黃[15],降低烤后青煙率;二是定色期煙葉失水較快,煙葉含水量較低,PPO活性較小,抑制酶促棕色化反應,減慢煙葉褐變進程[16],改善烤后煙葉外觀質量。
變黃前期較高煙葉含水量有利于內含物質轉化[15],大部分色素的降解及致香物質前體形成均在該階段發(fā)生[17]。研究表明,與常規(guī)烘烤相比,保濕烘烤在變黃前期煙葉含水量較高,物質轉化充分,烤后致香物質含量顯著增加,香氣質提升,香氣量較足,感官評吸質量較好??赡茉颍阂皇巧氐慕到獗壤撸纬纱罅恐孪阄镔|前體,有利于后期致香物質形成[16];二是煙葉表面腺毛分泌物損失較小,烤后西柏烷類產物含量較高,香氣好[18];三是較高含水量條件下煙葉膜脂過氧化水平較低[14],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較高[19],細胞活動時間延長,有助于烘烤過程中煙葉內部有機物質的充分轉化和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14]。
烤煙中淀粉降解不完全會嚴重影響煙葉香氣和吃味。烤后煙葉淀粉含量受相對濕度影響,變黃前期較高相對濕度(93%)處理能提高煙葉淀粉酶活性[14],降低烤后煙葉淀粉含量[20],提高總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烘烤相比,保濕烘烤處理烤后煙葉淀粉含量顯著降低,總糖顯著增高,糖堿比值提高,有利于增加甜感,煙葉吃味較好,與馬嘯[21]的研究結果一致。
危阜斌等[22]研究表明,中溫保濕變黃有利于淀粉轉化。朱偉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較高相對濕度下變黃烤后煙葉質量較好。趙高坤等[24]研究顯示,變黃期相對濕度80%(干球溫度38℃)烤后煙葉效果較好。王松峰等[14,25]研究顯示,低溫低濕變黃(干球溫度38℃,相對濕度75%~81%);或低溫中濕(干球溫度38℃,相對濕度80%~85%)變黃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較好[26],內在化學成分含量適宜,比例協(xié)調,感官評吸結果較好。研究結果表明,中溫保濕(干球溫度38℃,相對濕度90.08%~96.70%)變黃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較好,內在化學成分較為協(xié)調,感官評吸得分較高。與王松峰等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是煙葉部位不同導致的差異。
高溫干旱條件下采烤的上部葉采用“保濕變黃、階梯式排濕,低濕快速定色”的烘烤措施,較好地緩解了上部葉變黃不充分、烤后含青比例高的問題。然而,保濕變黃增香的內在生理變化未能闡明,作用機理尚需進一步研究。同時,保濕烘烤后煙葉淀粉含量仍偏高,糖堿比值雖然顯著提高,但未實現(xiàn)≥8的目標,還需要采用其他手段進行解決。
研究針對黔南地區(qū)上部葉成熟期常遇高溫少雨天氣的情況,采用保濕變黃烘烤工藝,可減少烤房內水分外排,烤房內相對濕度和煙葉相對含水量能保持在較高水平,使得煙葉充分變黃,降低烤后含青煙比例,促進煙葉內含物質轉化,改善烤后上部葉外觀質量及內在品質,增加烤煙種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