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燕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中心 河北 蔚縣 075700)
河北黑山大峽谷地處太行山深處,位于平山縣營里鄉(xiāng)西北部,冀晉兩省交界處,與山西五臺縣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3′~113°37′,北緯38°32′~38°34′。區(qū)內集“野、幽、靜、奇、秀”為一體,被稱為世外桃源,文化底蘊深厚、環(huán)境清幽、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區(qū)內谷深峽幽,峰奇林密,人文景觀眾多,環(huán)境優(yōu)美,山地氣候十分顯著,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保護價值。
2.1 自然資源分類。根據(jù)風景資源分類標準,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資源分為2 大類、8 中類、19 小類,共計40 處景點,如表1。包含山景、奇峰、峽谷、河流瀑布、湖池、泉井、植物群落等自然景觀類型;風景建筑、服務建筑、宗教建筑、工程構筑物、遺址遺跡、摩崖題刻、石窟、節(jié)假慶典、民族民俗等人文景觀類型。
表1 自然資源分類
2.1.1 山景。綿延相依的山脈是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的景觀構成骨架,其間各種峭峰聳立、怪石嶙峋。
2.1.2 水景。川流不息、蜿蜒曲折的水景可謂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的景觀構成血液,為景區(qū)增添了無限靈氣,與山景一起構成如畫的勝境。
2.1.3 植物景。區(qū)內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異,是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美麗且必不可少的外衣。
2.1.4 人文景觀??缭讲煌瑫r間段的豐富人文景觀,與黑山大峽谷自然風光交融一體。
2.2 景點級別劃分。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內40處主要景點包括福圣寺、穆柯寨、獼猴桃林、四跌飛流,玉女峰、通天瀑、大牌樓、飛瀑谷、紅樺林、明長城、天河瀑、源泉、古藤林、柴托尖、觀景臺、晉軍地堡群、佛光普照、將軍墓、將軍湖、山門(谷關)、序曲流弦、鴻門巖、六迭瀑、虎嘯龍吟、氧吧、棧道、石幔瀑。依據(jù)風景資源評價指標層次標準參評,做出景點級別劃分,如表2:一級景點4 處;二級景點8 處;三級景點15 處;四級景點13 處,分別為云雨亭、三岔口、夫妻樹、天窗、獨木成林、千里眼神、神蜥出山、藏兵洞、清涼峽、黃龍瀑、紅石瀑、壽山、天窗。
表2 景點級別
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的景觀資源類型豐富,數(shù)量多,涵蓋范圍廣,而且具有較高的價值。
3.1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美學價值。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的地質、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經過千百萬年的雕琢而形成。它們或具體、或抽象,本身就是一件件不加裝飾的天然雕塑,給人以無窮的想象,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好奇感,具有較高的美學品位。
3.1.1 峽谷深長,幽險兼具。峽谷幽深,谷底狹窄,谷中溪水潺潺,水清見底。峽谷兩廂花崗巖崖壁陡立且變化多端,崖壁巉巖突兀,奇形怪狀,長石石英巖脈鑲嵌其間,如形似物,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且崖壁及各支溝中林木繁茂,一片翠綠,見林不見石。滾落谷底的巨石造型各異,或獨石成景或阻水成瀑。
3.1.2 清澈靈透的溪流、潭池景觀。由于溝谷縱比降較大,溪中水流急,如遇巖檻石坎或巨石阻擋,即成跌水,跌水下為潭池,形成了溪流、跌水、潭池成串的水體景觀組合。山泉從海拔1400 m 處涌出,奔崖跌谷,流長10 余里,形成無數(shù)個龍?zhí)讹w瀑,十分壯觀。
3.2 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黑山大峽谷省級森林公園具備典型的海底山脈隆起所形成的峽谷地形,其峽谷和巖石,以其獨特的形態(tài)、豐富的紋理、復雜的形成機制等引起了許多科學工作者的興趣,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以及高校師生等前來進行科學考察。此外,黑山大峽谷保存較為完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和森林群落,特別是數(shù)片保持較好的次生林,也引起了游人的興趣和注意。隨著生態(tài)旅游的開展,黑山大峽谷必將成為科學考察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