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梅 喻萌萌
高蛋白大豆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以先進的農業(yè)機械為載體,通過精選優(yōu)質高蛋白大豆品種,采取米豆綠色輪耕模式、適密勻播種植方式,配套測土配方精準施肥、適時早播、組合調控、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多項技術措施于一體,而集成的一項先進綜合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是我省北部黑河地區(qū)破解制約大豆持續(xù)提質、增產瓶頸首選技術。
一、米(麥)豆綠色輪作模式
長期單一種植大豆,種養(yǎng)失調、土壤養(yǎng)份偏耗,產量品質下降,建立適應我省北部區(qū)域的米(麥)豆綠色輪作模式意義重大。在第三積溫帶玉米連作區(qū)域恢復一茬大豆種植面積,建立起一年玉米、一年大豆輪作模式;在第四、五、六積溫帶大豆主產區(qū),引進優(yōu)質早熟玉米品種,與大豆合理輪作,建立起兩年大豆、一年玉米(或小麥)輪作模式,改重茬為輪作,構建起米-米-豆、米-豆-米-豆、米-豆-豆、米-豆-麥輪作模式,解決長期制約大豆生產的重迎茬問題,恢復和提升地力、改善重茬大豆不良的生育狀況,緩解病蟲的危害、實現(xiàn)土地的用養(yǎng)結合和大豆穩(wěn)定提質增效,推進農作制度向規(guī)?;?、規(guī)范化、可持續(xù)化方向發(fā)展。
二、精選優(yōu)質高蛋白優(yōu)良品種
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以食用大豆為發(fā)展方向,發(fā)揮北部產區(qū)優(yōu)勢,選用適宜當?shù)氐膬?yōu)質高蛋白大豆品種。我省第三積溫帶可選擇綏農76、墾豐22、東農48、東農60等品種,公頃保苗30-33萬株;第四積溫帶可選黑河43、金源55、賀豆1等品種,公頃保苗33-36萬株;第五積溫帶可選黑河45、圣豆43、昊疆2號等品種,公頃保苗36-38萬株;第六積溫帶可選華疆2、北豆43、、昊疆1號、黑河49、黑科56等品種,公頃保苗38-40萬株,實現(xiàn)優(yōu)質品種與適宜栽培密度的配套。
三、推廣多密并舉的高產田間種植模式
改變過去大行稀植的種植模式,克服常規(guī)壟作行距大、株距小、植株稀密不勻的弊病,使植株個體及群體較傳統(tǒng)壟作而言,在田間分布更加均勻合理,增加大豆單株的吸收能力和對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1、高臺擴壟
將常規(guī)65-70cm壟改為1.1m大壟,壟上種植三行或者四行,三行,平均行距22.5厘米;種植四行,小行距10-12cm,寬行距21-25厘米。壟平結合。
2、縮壟增行
將常規(guī)65-70cm壟距縮小至45cm,其平均行距由32.5-35cm縮小為22.5cm,雙行間小行距10-12cm。
通過高臺擴壟或縮壟增行,使植株個體及群體在田間分布得更加均勻合理,營造出合理的高光效、高密的群體增產結構,實現(xiàn)大豆高產栽培技術模式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
從大豆生長及產量情況看:110cm、45cm栽培的大豆群體內保苗株數(shù)、根瘤數(shù)量、產量水平均高于65cm壟三栽培,群體內增產顯著。其中110cm大壟較常規(guī)栽培平均畝增產16.7%,蛋白質含量提高1.2個百分點;45cm較常規(guī)田平均畝增產11.6%,蛋白質含量提高0.7個百分點。
四、確定最佳施肥組合及施肥方式
1、播前拌種接種
播種前選用3%-5%鉬酸銨溶液拌種。在臨近播種時用大豆根瘤菌拌種,拌后立即播種。
2、增施有機肥
利用畜禽糞便、玉米秸稈等原料堆制充分發(fā)酵腐熟、無害化的有機肥畝施2噸,結合整地一次施入。
3、合理施用化肥
微生物菌劑3公斤+配方肥減量10%。根據(jù)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養(yǎng)分的平衡狀況,測土配方施肥。中南部、西部(3積溫帶):14-24-11(N-P2O5-K2O)含量49%或相近配方,用量17-20公斤/畝;東部三江平原(3、4積溫帶):13-27-10(N-P2O5-K2O)含量50%或相近配方,用量15-18公斤/畝;北部(4-6積溫帶):12-26-10(N-P2O5-K2O)含量48%或相近配方,用量14-17公斤/畝。
4、施肥方式
底肥結合秋翻地,畝施腐熟好的優(yōu)質有機肥2噸;種肥在播種同時采用分層深施肥技術,第一層將化肥總施用量30-40%,施到種子側下方5cm-7cm處,第二層將化肥總用量60-70%深施到種下12cm-14cm處。
5、追肥
大豆盛花期用尿素0.3-0.5公斤+磷酸二氫鉀0.2公斤+硼肥0.02公斤葉面噴施,沒有用鉬酸銨拌種的可加入0.025公斤鉬酸銨,初花期噴施、結莢期加0.3公斤尿素在葉面噴施一次。
五、適時早播、提高播種質量
1、種子精選
播種前進行機械精選或人工粒選,剔除病斑粒、蟲蝕粒、破瓣粒和雜質,使種子凈度達到98%,純度達到98%,發(fā)芽率達到95%,質量達到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
2、最佳播期
選擇適宜的播期能夠使大豆充分利用水、光、氣、熱等氣候資源,是大豆穩(wěn)定蛋白含量的有效措施。當?shù)販胤€(wěn)定通過7-8℃時適時早播。第三、四積溫帶5月5日至5月10日,第五、六積溫帶5月10日-5月15日。播種要選用氣吸式播種機,精量播種、下種均勻、播深一致、覆土嚴,嚴把質量關。
六、精細管理
1、深松
當大豆拱土時,進行鏟前深松或趟一犁,疏松土壤、增溫散寒、蓄水保墑,促進大豆苗生長。
2、鏟趟
及時鏟趟,大豆生育期間做到兩鏟三趟,鏟趟傷苗率小于3%。
3、噴灌
土壤水分對大豆蛋白質含量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省是旱作農業(yè),十年九春旱,農業(yè)干旱缺水和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大豆產量和品質的主要障礙因子。為此,花莢期、鼓粒期遇旱應及時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ūGv,提高產量和品質。
4、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采用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并做到對癥適時適量用藥和科學輪換用藥,提高農藥利用率。
七、收獲
1、收獲時期
大豆葉片全部脫落,籽粒含水量降為18%以下,聯(lián)合收獲機收獲。
2、收獲質量
收割前必需對收割及運輸機具清掃干凈,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準,不丟枝、不炸莢,無泥沙,割后曬5天~7天,做到單收割、單拉運、單脫粒、單品種存放。
(作者單位:1.164100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qū)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2.161499黑龍江省嫩江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